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8)
2023(16749)
2022(14390)
2021(13490)
2020(11193)
2019(25354)
2018(25085)
2017(48412)
2016(26269)
2015(28930)
2014(28757)
2013(27986)
2012(25350)
2011(22777)
2010(22621)
2009(21247)
2008(20541)
2007(17947)
2006(15596)
2005(13820)
作者
(73570)
(61158)
(60851)
(57939)
(38966)
(29347)
(27629)
(23745)
(23104)
(21820)
(20727)
(20562)
(19405)
(19177)
(18991)
(18754)
(18389)
(18078)
(17526)
(17350)
(15031)
(14974)
(14647)
(13949)
(13638)
(13630)
(13458)
(13448)
(12321)
(11961)
学科
(97992)
经济(97844)
管理(80657)
(74883)
(64532)
企业(64532)
方法(44750)
数学(38283)
数学方法(37807)
(30463)
(25850)
中国(25771)
业经(23215)
(22934)
(21828)
(20066)
财务(19991)
财务管理(19955)
企业财务(19025)
地方(17825)
(17696)
贸易(17688)
理论(17515)
(17213)
农业(16964)
(16643)
银行(16600)
技术(16150)
(16097)
金融(16093)
机构
大学(366634)
学院(364690)
管理(143819)
(142807)
经济(139686)
理学(124940)
理学院(123555)
管理学(121393)
管理学院(120719)
研究(119501)
中国(88208)
(76346)
科学(73347)
(69986)
(59084)
(56192)
财经(55799)
中心(53893)
研究所(53745)
业大(53483)
(52353)
(50726)
(47798)
北京(47693)
师范(47329)
农业(44081)
(43856)
经济学(43326)
(42576)
财经大学(41760)
基金
项目(252060)
科学(198771)
研究(184996)
基金(183702)
(159864)
国家(158555)
科学基金(136660)
社会(117066)
社会科(110901)
社会科学(110876)
(97615)
基金项目(97310)
自然(88856)
自然科(86773)
自然科学(86752)
教育(85534)
自然科学基金(85188)
(82428)
编号(75449)
资助(74726)
成果(61503)
重点(56247)
(55758)
(52864)
(52488)
课题(51540)
创新(49234)
(48901)
教育部(48327)
科研(48166)
期刊
(156053)
经济(156053)
研究(107331)
中国(67777)
学报(58328)
(54857)
管理(53223)
科学(52982)
(51150)
大学(44453)
学学(41951)
教育(41760)
农业(35147)
(31655)
金融(31655)
技术(30075)
财经(27437)
业经(25845)
经济研究(25182)
(23431)
问题(19917)
(17627)
图书(17515)
(17495)
理论(17273)
科技(17267)
技术经济(16464)
现代(16196)
实践(15760)
(15760)
共检索到526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勇  任颖  
制度场域的多元性和新企业的新小弱性共同影响着创业者的决策,面对不同的投资者,如何向他们展示合法性以获取新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财务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确定创业者面对不同投资者时构建的合法性机制的基础上,基于制度逻辑视角提出不同投资者所遵循的制度逻辑以及其依据的合法性标准,并构建了一个框架,尝试从新企业的角度解释面对不同制度逻辑支配的投资者应如何获取合法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谢蕊  
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着二元性,即可以同时促进和抑制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因此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嵌入式代理理论认为行为者能够对社会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从而改变其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制度安排。为解决在多重制度影响下企业如何通过制度来解决技术创新合法性的困境,从微观制度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组织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市场逻辑、专业逻辑、合作逻辑、社区逻辑、管制机构逻辑和家族逻辑,发现其分别对企业技术创新合法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和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多重制度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唐茂林  王淑贤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学界一直是分歧多于应有的共识,主要原因是基于效率视角的经济理性分析主导着话语权,却过于注重技术环境和效率机制,而忽视了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制度理性分析,忽视了制度环境和合法性机制。为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逻辑,文章首先反思经济理性,并从新视角——合法性视角突出制度理性,指出制度理性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逻辑的起点。接着,按"制度环境—制度压力—企业行为"逻辑,着重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合法性机制模型,其核心观点是制度环境对企业产生制度压力,通过规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导致企业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及其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丛贞  张晶  
随着地位提升和角色转变,东道国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的逆向知识转移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而现有文献未能从制度落差视角展开分析,也缺乏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考察。鉴于此,在将制度落差分为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的基础上,依据合法性和效率两种逻辑,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影响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模型及系统流图。由此,依据方程设计,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检验,并调整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数值进行灵敏度检验。结果表明,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对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分别遵循合法性和效率逻辑;制度顺差不利于合法性导向型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逆向知识转移;制度逆差有利于效率导向型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逆向知识转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程茂军  徐聪  
投资者在信息披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身份经历了由“债权人”向“股东”再到“投资者”的演变过程,作为权利主体享有的法律保护程度逐渐提高。“债权人”受合同法框架下反欺诈原则的规制,公司并无向其披露信息的正当性基础;“股东”由于被视为“剩余索取权人”和董事信义义务的类推适用,公司必须向其披露有限信息;作为证券法视野下的“投资者”,基于信义义务和法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率理论,公司负有向其全面披露有效信息的法定义务。因此,立足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信息披露制度必然是以投资者为导向,而不是以利益相关者更不是以监管者为导向的。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制度呈现出监管导向过度和投资者导向不足的双重特征,应当在新修订的《证券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叶林  
证券法无论采用发行核准制抑或注册制,都以保护投资者为立法宗旨。不同于核准制下的父爱主义保护元素,注册制表达的是“卖者尽责”下的“买者自负”理念,提高了资本形成效率,弱化了前端行政审核。全面实行注册制下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逻辑发生转变,需要根据证券发行市场化的特点,结合证券发行、交易和责任的逻辑关系,重新梳理投资者保护的制度体系,明确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发展方向:在前端,应当以证券发行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发行人在信息披露中的第一责任人地位,避免证券监管机关过度介入证券发行,督促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切实履行“看门人”职责;在中端,应当引入“证券市场透明度”目标,形成“身份透明”“交易前透明”和“交易后透明”的交易机制,夯实证券市场公平交易的基础;在后端,则应完善证券执法结构,提升证券执法效率,提升民事救济措施的有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靖   尚嘉珉  
基于制度逻辑与多中心性理论融合的视角,理清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组织结构和运作逻辑,呈现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合法性的内在规定与外在表达。市域产教联合体因政府行为的“边界不清”,制度供给的“差强人意”存在规制合法性困境;因组织行径的“离经叛道”,中间组织的“作用缺失”存在规范合法性困境;因“新生者劣势”存在文化—认知合法性困境。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在多重制度逻辑交互的穹顶规则下获取组织合法性,受多元制度要素作用的制度压力而显现组织合法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段丙华  
先行赔付证券投资者,与先行赔付消费者和劳动者等主体存在相似的法律逻辑。在证券法上构造先行赔付制度具有弱者保护、降低私权救济成本、提高效率和引导构建市场信用等正当性,同时也是证券市场风险防范市场化法治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先行赔付的模式上,宜同时运用行政性基金保障模式和自律性管理模式。在制度的具体构造上应科学认定和划分基本损害赔偿关系中的内部责任,妥善平衡投资者保护与市场风险自负理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段丙华  
先行赔付证券投资者,与先行赔付消费者和劳动者等主体存在相似的法律逻辑。在证券法上构造先行赔付制度具有弱者保护、降低私权救济成本、提高效率和引导构建市场信用等正当性,同时也是证券市场风险防范市场化法治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先行赔付的模式上,宜同时运用行政性基金保障模式和自律性管理模式。在制度的具体构造上应科学认定和划分基本损害赔偿关系中的内部责任,妥善平衡投资者保护与市场风险自负理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阮少凯   张俊胡杰  
随着近年来证券发行注册制、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制度等改革的推进,预计未来证券欺诈救济案件数量和求偿金额将显著增长。考虑到上市公司偿付能力的分化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投资者可能面临救济不足的局面。为此,有必要构建符合中国证券市场运行实际和治理需要的投资者赔偿基金制度。我国证券投资者赔偿基金的制度建构应遵循下列逻辑:一是充分保障投资者权益;二是防范证券市场相关主体的道德风险;三是节省司法资源,弥补司法救济的不足。在资金来源方面,可考虑在创设基础配置方案的前提下,因时制宜地制定多元资金筹集方案,并根据资金偿付的优先顺序,设立统筹账户和个案账户;在赔付范围方面,在证券虚假陈述类案件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将证券投资者赔偿基金赔付范围扩大至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类案件;在赔付标准方面,对不同类别投资者的赔付数额进行限制,以防止道德风险;在设置模式方面,可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独立法人组织形式,同时赋予投资者赔偿基金一定的监管职能,促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投资者保护之中。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何新月   韩少杰  
平台治理背景下,具有模块化架构和网络效应特性的平台企业相较于传统企业在制度压力的战略响应机理上究竟有何差异,已有研究对此缺乏深入剖析。本文选取阿里巴巴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方法,搭建了合法性和效率的整合性分析框架,探索了平台生态情境下平台企业的战略响应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与传统企业的战略响应不同,平台企业通过合法性与效率的情境平衡进行战略响应。第二,在平台生态情境下,制度压力因平台特性产生平台生态系统跨层次的效率损失,并随着效率损失的水平强弱对制度压力呈补偿效应和杠杆效应。第三,平台企业通过综合评估制度压力水平和效率损失水平进行战略决策,选择适宜的合法性与效率的策略组合,形成双元协同、秩序适应、双重防御、创新迁移4种战略。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整合视角提炼出有别于传统组织情境的平台战略响应内在机理。这既是对传统企业战略响应文献关于平台特性关注不足的补充与深化,也是在平台经济时代对制度压力下平台战略响应理论规律挖掘的新尝试和新探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正银  吴晓娟  
合法性是平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现有研究并未对平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如何获取各类合法性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滴滴出行的合法性获取演化过程,探析平台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制度压力约束下如何获取发展所需的不同类型合法性资源。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合法性资源的类型不同,初创期需要认知合法性、震荡期需要规范合法性和稳定期需要规制合法性;制度压力是主导合法性获取与选择的决定因素,平台型企业依托"嵌入制度-顺从制度-构建制度"的路径动态获取各类合法性资源,逐步实现合法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铁波  钟槟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合法性视角讨论了企业阻止进入战略的有效性,构建了一个制度特征、在位者影响力与阻止进入战略有效性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组织场域的制度化程度与行业内构建合法性壁垒行为的数量、强度呈倒U型的关系;在位者影响力与合法性壁垒构建行为数量、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合法性壁垒构建行为的数量、强度与阻止进入战略的有效性呈正相关的关系,后两种关系受到新进入者影响力的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丹红  王德发  杨元  
本文基于新制度理论中的多元制度逻辑的视角,提出一个解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现象的分析框架。重点探讨影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逻辑的多元性、互动关系和场域的动态制度演绎所塑造的制度复杂性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策略反应的作用机理,剖析多元制度逻辑构建的制度约束体系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象的制度根源。文章认为,中国CSR报告的制度体系呈现出的多元制度逻辑分立共存、互动影响、动态演绎的制度复杂性,是中国CSR报告现象的本质因素。面临制度复杂性,为维持场域内的制度合法性和关键资源,企业针对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形和多元制度逻辑的要求,采取适时性CSR报告策略和相应报告实践行为,以实现企业结构与实践上与制度复杂性的配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运周  尤树洋  
传统的新制度理论提出的组织场域同构化观点日益受到组织理论学者们的质疑。制度逻辑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多元性概念对制度约束下的组织异质性行为进行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因而已成为制度理论学者近来极为关注的前沿问题。本文从制度逻辑和制度多元性概念的内涵界定、制度多元性塑造组织异质性行为、制度逻辑作为制度创业前因以及组织场域制度逻辑演变过程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述评。最后,本文剖析了已有文献仍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