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31)
- 2023(19979)
- 2022(16822)
- 2021(15687)
- 2020(13259)
- 2019(30388)
- 2018(30067)
- 2017(58186)
- 2016(31465)
- 2015(35400)
- 2014(35082)
- 2013(34435)
- 2012(31256)
- 2011(27821)
- 2010(27924)
- 2009(25969)
- 2008(25600)
- 2007(22872)
- 2006(20177)
- 2005(18071)
- 学科
- 济(127047)
- 经济(126874)
- 业(111747)
- 管理(106981)
- 企(99480)
- 企业(99480)
- 方法(59425)
- 数学(49033)
- 数学方法(48217)
- 财(40055)
- 农(37632)
- 业经(36603)
- 中国(32112)
- 制(28173)
- 务(27327)
- 财务(27228)
- 财务管理(27182)
- 技术(26070)
- 农业(25913)
- 企业财务(25790)
- 理论(24813)
- 学(23374)
- 地方(22418)
- 和(22186)
- 贸(21119)
- 贸易(21104)
- 划(20942)
- 易(20509)
- 体(20263)
- 策(19605)
- 机构
- 学院(445783)
- 大学(443249)
- 管理(181239)
- 济(177891)
- 经济(174064)
- 理学(156580)
- 理学院(154939)
- 管理学(152049)
- 管理学院(151214)
- 研究(139461)
- 中国(107556)
- 京(93854)
- 财(86777)
- 科学(84961)
- 农(70035)
- 所(68386)
- 财经(68375)
- 江(66809)
- 业大(64812)
- 中心(64584)
- 经(62189)
- 研究所(61592)
- 北京(58884)
- 范(55711)
- 师范(55180)
- 农业(54545)
- 州(53399)
- 经济学(53144)
- 院(50894)
- 财经大学(50717)
- 基金
- 项目(299376)
- 科学(237520)
- 研究(221416)
- 基金(218003)
- 家(188475)
- 国家(186865)
- 科学基金(163070)
- 社会(139960)
- 社会科(132716)
- 社会科学(132682)
- 省(117639)
- 基金项目(114822)
- 自然(105944)
- 自然科(103569)
- 自然科学(103547)
- 教育(102926)
- 自然科学基金(101722)
- 划(97742)
- 编号(90738)
- 资助(89939)
- 成果(72725)
- 重点(66348)
- 部(66134)
- 创(65094)
- 发(62846)
- 课题(62126)
- 创新(60230)
- 国家社会(57502)
- 制(57447)
- 教育部(57394)
- 期刊
- 济(197114)
- 经济(197114)
- 研究(130602)
- 中国(87521)
- 管理(72264)
- 财(70454)
- 学报(65156)
- 农(64171)
- 科学(61750)
- 大学(51227)
- 教育(51179)
- 学学(48325)
- 农业(44353)
- 技术(44336)
- 融(37691)
- 金融(37691)
- 业经(33946)
- 财经(33691)
- 经济研究(30650)
- 经(28899)
- 业(25389)
- 问题(25235)
- 技术经济(24218)
- 科技(21932)
- 现代(20778)
- 统计(20557)
- 财会(20545)
- 版(20526)
- 理论(20293)
- 图书(20212)
共检索到65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金生 王晓云
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以及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揭示了企业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楠 孙可远
利用2014—2016年879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针对企业多种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突破传统资源观和学习观,验证企业吸收能力在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及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国际化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其中海外人才促进效果最强,海外出口次之,海外研发最弱。2.企业吸收能力在部分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3.研发投入在不同国际化行为与吸收能力间均存在调节作用,效果不同。
关键词:
国际化行为 创新绩效 吸收能力 研发投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永平 张浩淼 毛雁征
本文基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05家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成员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技术创新绩效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竞争优势也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另外,企业的吸收能力还能通过竞争优势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发挥间接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建民 王红燕
以企业的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205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下,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与纵向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斜向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在吸收能力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下,横向与纵向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加强;斜向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由U型关系转化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涛 黄兰兰 周正
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150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条件下,外部创新源的六个子分类即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外部创新源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中介变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峰
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组织现象,是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指标,很多学者用该理论解释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文献,说明了吸收能力的基本内涵和模型。其次在企业网络的视角下,探讨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第三,总结了两个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随着外部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增强,不能继续把知识作为一个已知的常量,要区分不同的知识属性是否对企业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戚桂杰 张越 郭林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理论模型,对国内外86项独立实证研究、23807个独立样本进行了Meta检验,考察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0.466),且潜在吸收能力通过现实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呈现情境差异,企业所处行业类型、国家创新环境、技术转化环境和创新绩效衡量方式等因素调节二者间关系,但影响效果不尽相同。这表明,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会受到时间、空间、行业特征及绩效评价标准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会 陈园园 高素英
产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探究服务化转型对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2002—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并对技术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同时结合我国服务化发展特征展开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产生“U”型影响,我国当前整体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尚处于“U”型曲线下降区;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可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间接对创新绩效发挥作用;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的驱动效果更显著。研究为有效推进服务化转型进程、扩展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窦红宾 王正斌
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网络强度、网络稳定性、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网络的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吸收能力在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应重视外部网络结构,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网络结构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刘荣芳
基于209份地方产业集群企业问卷数据,实证分析了集群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集群网络结构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规模、中心度和强度正向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2)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3)集群网络结构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但在集群网络结构的各项指标中,除网络规模外,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强度并不直接影响创新,而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创新绩效;(4)在集群网络结构、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绩效三者关系中,潜在和现实吸收能力是发挥网络结构优势、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侠 吕国庆 贾磊
本文以上海农业企业为调查对象,在分析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考察农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外部技术及引进技术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为正,技术吸收能力高的企业会比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创新,创造更高的绩效。采用新技术对企业的增收效果越明显,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力度就越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苏敏艳 郑慧凌 王紫红 高山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并购成为企业快速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对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尚未达成一致认识。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和Tobit经济计量模型,对国内医药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并购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吸收能力对并购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技术并购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通过技术并购提升创新绩效时,需要注重吸收能力的提高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商业模式构建对新创电商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本地网络联系和全球网络联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广东企业的实证分析
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权力的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相互匹配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技术引进方式、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
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仿真研究
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与双元情境的调节作用
研发方式组合与吸收能力的匹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吸收能力视角下企业生态创新绩效提升的实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