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5)
- 2023(5140)
- 2022(4090)
- 2021(4357)
- 2020(3264)
- 2019(7526)
- 2018(7432)
- 2017(11415)
- 2016(7718)
- 2015(8715)
- 2014(8966)
- 2013(7856)
- 2012(7167)
- 2011(6667)
- 2010(7110)
- 2009(6218)
- 2008(5977)
- 2007(5314)
- 2006(4964)
- 2005(4726)
- 学科
- 教育(19948)
- 济(16052)
- 经济(16026)
- 管理(13916)
- 中国(12431)
- 业(11129)
- 学(10812)
- 理论(9794)
- 教学(8803)
- 企(8229)
- 企业(8229)
- 农(6652)
- 发(5016)
- 学法(4899)
- 教学法(4899)
- 方法(4771)
- 农业(4755)
- 财(4618)
- 发展(4416)
- 研究(4298)
- 展(4293)
- 学理(4189)
- 学理论(4189)
- 思想(4177)
- 政治(4060)
- 技术(3993)
- 经济学(3794)
- 制(3758)
- 革(3677)
- 业经(3670)
- 机构
- 大学(97574)
- 学院(91975)
- 研究(37135)
- 教育(29507)
- 管理(25443)
- 范(24956)
- 师范(24767)
- 京(24016)
- 济(23817)
- 经济(22676)
- 科学(22489)
- 中国(21796)
- 理学(20749)
- 师范大学(20611)
- 理学院(20316)
- 管理学(19578)
- 管理学院(19379)
- 所(18175)
- 江(16977)
- 技术(16707)
- 北京(16481)
- 研究所(16445)
- 中心(16081)
- 职业(16023)
- 院(13931)
- 州(13489)
- 农(12645)
- 财(12188)
- 业大(11840)
- 教育学(11277)
- 基金
- 项目(56290)
- 研究(49719)
- 科学(44462)
- 基金(35182)
- 教育(32861)
- 家(30084)
- 国家(29627)
- 社会(26461)
- 社会科(24526)
- 社会科学(24525)
- 科学基金(24084)
- 编号(23973)
- 省(23680)
- 成果(23317)
- 划(22739)
- 课题(20628)
- 年(18209)
- 基金项目(16967)
- 规划(14956)
- 重点(14759)
- 资助(14130)
- 项目编号(14095)
- 自然(13830)
- 部(13644)
- 性(13485)
- 自然科(13427)
- 自然科学(13423)
- 自然科学基金(13168)
- 发(12956)
- 度(12925)
共检索到159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宝安
学困干预尤其是在学校层面实施学困干预需要配套的实施系统,多元干预突破学困温情教育计划下的实践操作系统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本文对组成该计划实践操作系统的操作模式、课程结构和训练设备三个核心部分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介。
关键词:
学习困难 温情教育计划 实践操作系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官群
中国三亿中小学生中约有5000万学生受到学习困难影响。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突破学困研究刻不容缓。本文系统介绍多元干预突破学困MILD(温情)教育计划的脑科学基础以及该计划的神经心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铭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行业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便要求各高校突破理论教学桎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但目前师资薄弱、教材单一、实训方式过于传统、考核与评价不够科学以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困境存在,制约了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为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各高校还需提升师资水平,邀请行业专家参编教材,创新实训方式,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完善实践教学,满足行业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校 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官群 姚茹 刘计敏
本文介绍了"温情教育"多元干预模式,并以国家专利产品"易学灵"乐学训练人机对话系统为训练载体,以行动研究法对河北省邢台市陶行知中学初一27名数学和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干预训练和辅导,取得了初步成效。结果证明:(1)"温情教育"多元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2)国家专利产品"易学灵"乐学训练人机对话系统能够有效矫治学困;(3)情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积极心理辅导、课业学法指南等多元课程发挥了相得益彰的综合效应;(4)学困干预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优化学困生干预实践;(5)尽管被试总体进步明显,最好的被试进步名次达到99名,但也有个别被试表现不理想,原因有待深究...
关键词:
温情教育 易学灵 学困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红梅 张之发 庞再良
本研究尝试探索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的实施与应用。主要做法:通过贯穿全程的评量分析把握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通过IEP的拟定整合发展性课程和环境生态课程。在IEP实施中重点探讨了家校社区互动的主题教学实施模式。实践效果显示,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学习参与水平及个体弱势能力明显提高。
关键词:
中重度智障儿童 个别化教育计划 实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澜
"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中国发展已有十余载,作为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一种企业服务模式,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就必须经历"本土化"的进程。本文从中国文化、国民人格、制度差异等多个视角深入分析了"员工帮助计划"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遭遇的困境,提出要突破困境,必须从多个维度对EAP计划进行变革使其"本土化":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在企业中推行EAP;采取内置、外设并举的复合服务模式,依托非正式组织开展项目;强化"员工帮助计划"的预防功能,构筑企业"职业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提升EAP咨询人员的专业化水准,加强人才储备。
关键词:
员工帮助计划 本土化 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卫
"双高计划"是我国重点高职院校建设政策新的样态,兼具国际性和本土化,其基本特点是以特色为建设目标、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建设基础、以改革为建设动力和以动态调整为管理手段。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必须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然而,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却以体制变革为前提。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问题集中表现在尚未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民办高职发展步履维艰,"体系封闭"与"权责模糊"并立,"总量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为了"双高计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可采取的策略是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大力发展民办高职、正确处理政校关系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体制 困境 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连福鑫 陈淑君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制订与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初衷、过程及成效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对三名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收集了该校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教案及校刊文本等实物资料。对资料编码分析后发现:内外因共同推动该校推行个别化教育计划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改变了该校的教学观念、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合作;但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个别化教育计划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与教学存在脱节,也无法确认学生是否获得较大进步;监管缺失、部分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及个别化教育计划本身的性质可能是影响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
个别化教育计划 教育质量 特殊教育学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帅 张云洲 吴成东
作为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性支撑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正在快速进入国内外机器人专业的课堂,并成为核心课程之一。鉴于ROS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该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ROS相关课程的现状,按照层次化的架构构建了ROS实践体系和实践课程内容,依托科研项目和专业实验系统搭建了不同功能的实践平台,并建立了ROS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监控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伟华 董黎 林菲 刘真
为提高操作系统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包括:以成果反向设计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模式,以学习结果评价课程教学质量,以PDCA循环机制实施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教师领导者在教师领导实践中面临领导意识困惑、领导能力困难、领导权力困顿、组织环境困处以及人际关系困扰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领导力的发挥,影响了教师领导的效果。本文指出,应通过开展教师领导教育、建设合作学校文化、建立扁平组织结构、改变校长领导方式、加强教师自我领导,使教师领导者走出实践困境。
关键词:
教师领导 教师领导者 实践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广泛而强大的渗透力,造成课改举措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改革偏差等实践困境。文章指出,课改的成功实施需要一种理性文化精神。然而,文化转型中的理性启蒙却非常困难,需要从推广教学变革的行动研究、区分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学研究管理、建立新的教学奖惩制度等方面进行破解。
关键词:
新课改 实践困境 理性启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全守杰 唐金良
经济转型的迫切希望,社会多方利益诉求的整合以及职业教育为民众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是香港地区职业教育多元共治的实施背景。香港以职学计划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导,推行基于政府、产业界、职业教育机构和学员四方共治的治理实践,即政府的统筹引导、产业界的深度介入、职业教育机构的关系建构、学员的双重身份参与。其在功能上为中低收入者子女的社会流动提供新的平台,提升了政府形象,增强了与产业界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政府的财政支持有限、学员的受益面受限等效力不足问题。内地可借鉴其经验,激活民众需求并增强参与意愿,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地推进职业教育机构集团化,使产业界深度参与建构"职学"融通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文凤 徐小容 赵福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产业是重点。针对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教育社会"引力不足"、职教办学"疏农去农"、职教主体"单一碎片"、职业教育"前后割裂"等问题,以机制设计理论、协同理论为支撑,立足"跨场域+亲农"理念,抓住"职教联姻+校企合作"两个关键,设计"双培一带"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策驱动""人才促动""专业带动""产业推动"以及"村民主动",激活乡村振兴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要素,形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良性发展格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中,一个教育学研究共同体长期自觉探究的产物。近三十年来,该学派以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为己任,通过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学科元研究等四个重要方面的持续深化与交互生成式的研究,经历了孕育、初创、发展、成形至通化五个阶段,在不断推进的、多维多层的回归与突破中,逐渐生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派存在形态和独特品质,就教育学与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