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1)
2023(7072)
2022(6081)
2021(5506)
2020(4675)
2019(10647)
2018(10805)
2017(19621)
2016(11141)
2015(12700)
2014(13149)
2013(12520)
2012(11596)
2011(10362)
2010(10661)
2009(9964)
2008(10111)
2007(9339)
2006(8268)
2005(7771)
作者
(33026)
(27450)
(27292)
(26139)
(17444)
(13154)
(12489)
(10614)
(10482)
(10164)
(9382)
(9308)
(9142)
(8879)
(8793)
(8418)
(8320)
(8130)
(8071)
(7901)
(6996)
(6823)
(6670)
(6401)
(6374)
(6254)
(6075)
(6069)
(5576)
(5462)
学科
(38173)
经济(38093)
管理(37943)
(32123)
(28397)
企业(28397)
方法(15996)
(14472)
(13880)
数学(13015)
数学方法(12656)
(10558)
(10458)
中国(10423)
业经(9819)
(9453)
(9291)
财务(9254)
财务管理(9217)
企业财务(8705)
理论(8322)
(7897)
银行(7873)
体制(7844)
(7443)
(7059)
金融(7054)
(7050)
(6945)
技术(6775)
机构
学院(159537)
大学(158548)
(59145)
经济(57580)
管理(57250)
研究(52400)
理学(47973)
理学院(47390)
管理学(46297)
管理学院(46004)
中国(41614)
(34492)
科学(33033)
(32880)
(27175)
(26788)
(26109)
中心(24841)
财经(24729)
研究所(23977)
业大(23472)
(22058)
北京(21946)
(21120)
(20378)
农业(20150)
师范(20141)
(19438)
(19053)
技术(18786)
基金
项目(100891)
科学(78182)
研究(73665)
基金(71611)
(62863)
国家(62348)
科学基金(52966)
社会(44965)
社会科(42455)
社会科学(42446)
(39977)
基金项目(36938)
教育(35084)
自然(34723)
自然科(33882)
自然科学(33870)
(33547)
自然科学基金(33237)
编号(30665)
资助(30090)
成果(26262)
重点(23402)
(23159)
课题(22206)
(21884)
(20763)
(20656)
创新(19526)
(19369)
科研(19317)
期刊
(71159)
经济(71159)
研究(48756)
中国(37271)
(28719)
学报(26921)
(24366)
管理(23587)
科学(23148)
教育(21587)
大学(20750)
学学(19446)
农业(15731)
(15436)
金融(15436)
技术(15427)
财经(12529)
业经(11436)
(10716)
经济研究(10533)
问题(8818)
(8734)
财会(8666)
统计(8409)
理论(8241)
图书(8104)
(8095)
会计(7589)
实践(7546)
(7546)
共检索到252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卞新民  冯金侠  
针对90年代种植制度变革的新特点,分析了间套作、复种及复种指数的意义,讨论了区别间套作的共生期标准、作物标准熟期与熟数系数以及面积系数等概念,提出了多样化的多元多熟种植条件下复种指数的计算规则和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继权  黄元宁  黄福建  高正宝  
根据1997、1998两年实验区和调查资料,对皖中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中稳粮增收新种植方式的产量、经济与可持续因素,以及预留带套种的机械使用、墒间设计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示范应用意见和栽培技术要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兴明  曾庆曦  汪运滨  陈启德  刘志明  
本定位评价进一步阐明了本区稻田作物布局至今仍以一季中稻为主的生态经济依据。肯定了稻田一熟改两熟能显著提高生产力,提出近期稻田改制仍应以两熟为主,改进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同时表明本区的温光资源条件,基本能满足一年三熟正常生育的要求,但提高三熟产量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克春  刘丹  
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关于药品管理和核算的规定,药品视同库存物资进行管理,实行进价核算方式,药品核算的内容、方法、手段都将产生诸多新的变化。文章联系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对药品销售成本结转实务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提高管理实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钱友山  文化  
市场经济与种植制度钱友山,文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100081)1农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分析据国家统计资料:199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4275.8万吨,全国人口为117171万人,人均占有粮食377.8公斤。从同年全国畜产品推算,年需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田  曲辉辉  杨晓光  张晓煜  李茂松  
【目的】研究自然降水对四川省农业生态区作物需水的满足程度及其保证指数,为各区域充分合理利用降水资源,选择防旱避灾种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气温、海拔、干燥度、地形地势、地理位置等特点,将四川农业生态区划分为8个不同类型区,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订正各区域主要作物及其主要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初始生长期作物系数(Kcini)、生育中期作物系数(Kcmid)和成熟期作物系数(Kcend)),计算并比较各区域代表性站点的常见种植模式、主要作物、作物主要生育阶段自然降水对作物需水的满足度及其保证指数,选出各区域防旱避灾最优种植模式。【结果】①各种作物的Kcmi...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婷婷  刘闯  
中国珠江三角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皆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增长,在耕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多熟种植制度在解决粮食问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时间序列的MODIS-NDVI数据对五大三角洲地区的熟制进行了遥感反演,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为250m的16天合成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能够准确地定量反演出农业熟制的时空格局;五大三角洲地区作物种植以多熟制为主,NDVI峰值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2月、4月~6月、8月~10月,这种时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延年  
研究了北京地区小麦和玉米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设计了气候情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小麦玉米一年二熟种植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小麦和玉米生产有利,玉米产量的提高大于小麦,降水减少首先对小麦生产不利,当降水进一步减少时,对玉米生产也不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宁宁  刘彪  王晓默  
本文从地表粗糙度的定义和特性入手,研究了地表粗糙度的在风电场特殊地形下的计算。通过哈密淖毛湖某测风塔的测风数据计算,分析地表粗糙度的年、日变化规律找到一种求解粗糙度的方法,并与经验估算的粗糙度进行比较,为地表粗糙度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京平  章熙谷  
运用计算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及种植制度的气候产量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的作物气候产量潜力以玉米、单季稻为最高.单季稻对当地的光、热、水资源利用较充分,现实产量达到气候潜力的78.2%.模拟的2种种植制度(麦-单季稻,麦/玉米-稻)的气候潜力表明,三熟比二熟高3000kg/hm~2,排水良好,小麦产量可以达到或接近气候潜力,玉米的气候产量潜力则受到生长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较大.在丹阳市引进春玉米的种植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资源,提高全年产量及改善单一的种植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黄莺  
目前,工业结构变动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变动率和平均偏差变动率。我们认为前者直观简单,但不能体现行业自身变动的大小;后者能反映行业自身变动的大小,但忽略了大行业与小行业之间的差别。为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方法:加权平均偏差变动率和修正加权平均偏差变动率,并以实例进行了分析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林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从龙   冯力   屈哲  
1981年12月举行的全国基本建设经济研究会年会上,专家、学者们首次提出投资周期这一新概念、新指标,丰富了投资经济科学的宝库。投资周期既是投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是评价投资效益的一项综合指标。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投资周期的计算方法一直存在着意见分歧,这鲜明地反映在有关辞书和一些期刊上。本文拟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作出分析与评价,并期望能在此期上总结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冬  幺冬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零售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扩大销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纷纷采用分期收款、允许退货等等销售方式和策略,而这些销售方式和策略的选择又使现行差价率计算方法与之不相适应。因此,本文通过对销货退回、分期收款销售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对差价率计算方法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差价率计算中按售价计算的结存商品数和销售商品数的确定方法,从而使差价率计算方法更符合其差价率的定义,并且月末分摊并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后,商品销售成本和库存商品价值更准确,财务成果更真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