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8)
2023(12689)
2022(9810)
2021(8690)
2020(6724)
2019(14415)
2018(14359)
2017(26661)
2016(14345)
2015(15684)
2014(15223)
2013(14548)
2012(12938)
2011(11843)
2010(11777)
2009(11209)
2008(10489)
2007(9438)
2006(8381)
2005(7233)
作者
(39411)
(33467)
(32915)
(31318)
(20398)
(15918)
(14853)
(12975)
(12596)
(11597)
(11221)
(11057)
(10359)
(10137)
(10050)
(10012)
(9958)
(9661)
(9483)
(9395)
(8250)
(8229)
(7999)
(7812)
(7620)
(7532)
(7237)
(7085)
(6726)
(6668)
学科
(58497)
经济(58427)
(49026)
(45052)
管理(35433)
农业(32754)
(24239)
企业(24239)
业经(24050)
中国(17038)
方法(15127)
地方(13810)
(13670)
数学(12742)
数学方法(12590)
(12513)
农业经济(12460)
(11567)
(11228)
(10475)
(10310)
贸易(10306)
(10186)
银行(10170)
产业(10150)
(10052)
(9869)
(9740)
发展(9549)
(9533)
机构
学院(198503)
大学(189218)
(79317)
经济(77668)
管理(74643)
研究(66177)
理学(64640)
理学院(64017)
管理学(62894)
管理学院(62539)
(54425)
中国(51925)
农业(41436)
科学(40259)
(38353)
业大(36208)
(34711)
(32385)
中心(32322)
(30801)
研究所(29326)
财经(27079)
(26801)
师范(26509)
农业大学(25668)
(24654)
(24416)
(23450)
经济学(22756)
北京(22755)
基金
项目(137422)
科学(108482)
研究(106721)
基金(97411)
(84660)
国家(83811)
科学基金(71984)
社会(68766)
社会科(64628)
社会科学(64615)
(56955)
基金项目(51134)
教育(46952)
编号(46605)
(45809)
自然(42790)
自然科(41807)
自然科学(41797)
自然科学基金(41007)
成果(36883)
资助(36610)
(32024)
(31922)
课题(31230)
重点(30465)
(29480)
(29238)
国家社会(28719)
(27990)
创新(27413)
期刊
(96134)
经济(96134)
(60489)
研究(53853)
中国(45045)
农业(40889)
学报(31949)
科学(29059)
大学(25138)
(25016)
业经(24600)
学学(23986)
教育(23415)
管理(22978)
(20406)
金融(20406)
(18647)
技术(16747)
农业经济(14736)
农村(14399)
(14399)
问题(13469)
经济研究(13073)
(12790)
财经(12096)
世界(10718)
(10492)
经济问题(10088)
社会(9963)
业大(9901)
共检索到29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慧   娄成武  
数字化时代破解农村老龄群体数字鸿沟,是在城乡非均衡发展现实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数字能力低下与认同感缺失、硬件设施设备接入困难、助老政策法规欠缺、利益导向下的“被选择性”忽略、数字文化冲突与包容性不足等诸多因素均制约着农村老龄群体数字鸿沟的填补。需要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个责任主体,在个人、物质、制度、环境、文化层面协同助力农村老龄群体数字鸿沟的弥合,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张飞燕  
从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四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与贡献,并发现数字鸿沟是一个需要全面认识的现象,未来应着重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及测度进行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新蜀  赵贤  董依婷  
中国扶贫治理战略已经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化为治理相对贫困,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治理相对贫困已成为新的工作重点。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治理相对贫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0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因数字鸿沟会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则会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影响农村创业机会与人力资本水平来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负面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赫国胜  柳如眉  
金融互联网,即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是金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平台。人口老龄化导致中国老龄人口持有的金融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但严重的数字鸿沟导致老年人利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业务的水平较低,不利于金融互联网业务发展及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为此,要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并提高知识溢出效应,帮助老年人应对数字鸿沟,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吸引老年人选择使用金融互联网业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振   刘鹏凌   李谷成  
数字鸿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潜在因素。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CRRS),考察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相对抑制社会联结和削弱健康水平间接负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负向影响在高龄和教育水平较低群体中表现不显著,在低龄和教育水平较高群体中表现显著,在东部和非平原地区群体中表现则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鸿沟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如何增进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钰鹏   何有世  
在数字时代与老龄化社会的双重背景下,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造成的影响亟待关注。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研究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使用沟与知识沟负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接入沟则正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数字鸿沟主要通过健康状况、文化资本和社会信任3个渠道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且健康状况、文化资本和社会信任均正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女性,数字鸿沟对农村男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负向影响效果更大,但在政治参与方面则相反。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粮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委托代理问题和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期探究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企业数字使用鸿沟弥合程度整体上为中低水平;区域层面数字经济对企业数字使用鸿沟的弥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是以提高公司绩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为部分中介实现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姜宛彤  王翠萍  张艳婷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产生。目前,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经济、政策、信息技术普及等因素导致的国家或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研究上,对于不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研究较少。本文引入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后喻文化视域下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和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之间产生的代际数字鸿沟,还在迪克累积循环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模型,提出了弥合师生间代际数字鸿沟的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楷卉  
文章基于CFPS、CHFS、PKU-DFIIC调查研究报告,以2011—2018年中国26个省份中30014份农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城乡数字鸿沟与数字普惠金融双视角切入,分别研究二者及交互项作用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研判具体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显著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增加农村家庭财富;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普及广度的增加,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应逐渐被削弱。此外,城乡数字鸿沟通过负向影响家庭收入与资产配置,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扩大家庭收入与合理配置资产,增加农村家庭财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楷卉  
文章基于CFPS、CHFS、PKU-DFIIC调查研究报告,以2011—2018年中国26个省份中30014份农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城乡数字鸿沟与数字普惠金融双视角切入,分别研究二者及交互项作用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研判具体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显著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增加农村家庭财富;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普及广度的增加,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应逐渐被削弱。此外,城乡数字鸿沟通过负向影响家庭收入与资产配置,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扩大家庭收入与合理配置资产,增加农村家庭财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边鹏  
金融机构应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特点,不断推出特定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在金融领域跨越数字鸿沟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日渐普及,金融数字化不断推进,线下场景已被线上应用逐步替代,老年群体正在遭遇“金融数字鸿沟”。金融机构应针对老年群体金融需求特点,不断推出特定适老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在金融领域跨越数字鸿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王永健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驱动力,而数字鸿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阻碍。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应用,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弥合不仅有助于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参与数字经济、共享数字普惠成果,而且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文献梳理,概括总结城乡数字鸿沟的内涵。通过历史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特性和矛盾焦点存在着从早期数字接入鸿沟到数字使用鸿沟,再到数字效果鸿沟的演变。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城乡数字接入鸿沟渐趋弥合。然而,城乡地区在数字接入质量、数字应用质量以及数字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因此,面对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对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数字素养和技能、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数字化发展,完善农村地区数字社会服务和数字治理体系,促进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进一步弥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庞若洋  
全球数字鸿沟日益加剧,以接入鸿沟、素养鸿沟和结果鸿沟三种形态对教育公平造成威胁与挑战。面对复杂而多维的数字鸿沟,国际组织与多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数字化战略,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顶层设计与根本保障;缩小数字接入鸿沟,持续提升数字化设施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将数字资源视作公共产品,创建开放包容的优质数字教育内容;缩小数字使用鸿沟,加强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与评估;以国际组织为领导力量,推动全球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数字鸿沟治理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弥合数字接入鸿沟的资金缺口较大,公共数字学习可能滋生新的数字霸权与风险,全球数字鸿沟治理面临双重结构性矛盾以及数字鸿沟的根治需与更广泛的社会鸿沟治理相联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坤琳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鸿沟能够在个体层面、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引发实质不公,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矛盾。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能够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撑。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理顺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鸿沟引发的实质不公问题,梳理和优化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充分发挥其对数字鸿沟的弥合作用,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引导数字经济发展,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合理性判准,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生态,进而实现数字经济的良法善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晓迪  
公共传播是当前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在对传播"公共性"解读的基础上,从传播"公共性"的视角分析城乡数字鸿沟发现,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呈加深的趋势,一方面表现在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传播渠道开放性差异等"物"的因素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传播者多元性、主体性、媒介素养、传播理念等"人"的因素方面,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农村传播资源不足、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缺乏等问题严重。为此,要保障城乡"数字公平",使农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传播权益,就需要从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开始: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农村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