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5)
2023(10886)
2022(8581)
2021(7672)
2020(6363)
2019(14269)
2018(13844)
2017(26933)
2016(14293)
2015(16267)
2014(15950)
2013(15855)
2012(14629)
2011(13247)
2010(12990)
2009(12197)
2008(12009)
2007(10392)
2006(8978)
2005(8406)
作者
(38828)
(32522)
(32405)
(30995)
(20889)
(15429)
(14725)
(12609)
(12592)
(11306)
(11296)
(10905)
(10368)
(10210)
(10207)
(10082)
(9639)
(9377)
(9361)
(8922)
(7995)
(7957)
(7620)
(7401)
(7381)
(7351)
(7030)
(6798)
(6407)
(6341)
学科
(71526)
经济(71453)
(41420)
管理(39149)
方法(35061)
数学(32566)
数学方法(32439)
(29849)
企业(29849)
中国(24638)
(18550)
(17369)
(15505)
贸易(15496)
(15189)
业经(14130)
(14075)
(13952)
银行(13946)
(13353)
(13308)
金融(13305)
农业(12341)
(11017)
地方(10997)
保险(10926)
(10102)
财务(10087)
财务管理(10064)
企业财务(9699)
机构
大学(210951)
学院(206962)
(103343)
经济(101929)
管理(81027)
研究(71955)
理学(70007)
理学院(69351)
管理学(68519)
管理学院(68135)
中国(61200)
(48468)
(43292)
财经(39434)
科学(37379)
(36441)
经济学(35891)
(34085)
中心(32839)
经济学院(32792)
研究所(30847)
财经大学(30042)
(28797)
(28133)
北京(27737)
(25811)
业大(24984)
(24314)
师范(24130)
商学(23638)
基金
项目(138553)
科学(112689)
基金(107572)
研究(102814)
(92625)
国家(91953)
科学基金(80249)
社会(73049)
社会科(69578)
社会科学(69566)
基金项目(55280)
(48254)
自然(48136)
自然科(47152)
自然科学(47142)
教育(46558)
自然科学基金(46407)
资助(44733)
(41696)
编号(38197)
(33801)
国家社会(33160)
重点(31024)
成果(31013)
教育部(30257)
(29478)
中国(29408)
人文(28709)
(28469)
(27349)
期刊
(103768)
经济(103768)
研究(69142)
中国(38013)
(35101)
管理(29089)
(27930)
金融(27930)
科学(27411)
学报(27281)
(26498)
大学(22349)
学学(21117)
财经(20552)
经济研究(19490)
农业(18056)
(17667)
教育(15694)
技术(15399)
(14917)
问题(14578)
业经(14228)
世界(13205)
国际(13175)
统计(11086)
(10886)
技术经济(10750)
(9813)
理论(9236)
商业(8829)
共检索到308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共同保险效应理论是解释企业多元化行为的重要理论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负债比例正相关,说明中国公司多元化经营有可能会产生共同保险效应。然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6年的有关财务数据,通过截面回归与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研究表明,在扩展样本期间和控制住相关变量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行为和资产负债率的上升间不存在明显关系,多元化产生的共同保险效应是微弱的。因此,共同保险效应无法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行为。考虑到多元化还会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过程很可能是对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一种利益侵害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清华  宋一程  刘金玉  
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四维多元化指标的构建和归纳,应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对收入、地域、资产和非传统业务活动多元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资产和非传统业务活动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且国有银行获得的多元化收益多于中小银行;但在地域多元化方面,国有银行的地域多元化反而可能导致风险提高,而中小银行的地域多元化则更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张会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何者更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事实却表明,金融危机期间一批欧美大企业的破产倒闭大多与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有关。笔者运用经修正的AltmAn Z值作为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有效分散企业财务风险。这意味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尚不适用于解释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后果。进一步地,我们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陈生  尹继东  郭烨  
多元化是公司重要发展战略,本文以23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多元化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分组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我们发现多元化水平与公司绩效(ROA和ROE)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会带来价值折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刘菁  
对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对多元化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负相关,但不显著。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和两职合一状态与多元化投资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多元化程度显著正相关;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相关性不显著;资产负债率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敏  黄继承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如何从微观角度研究政企关系模式及其效率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考察了政治关联对企业多元化程度及股票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的多元化程度要显著高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表明政治关联帮助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多元化资源;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会带来企业股票市场风险的上升,但政治关联企业实施的多元化带来的风险显著低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表明政治关联作为一种替代机制确实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多元化及政企关系方面的文献,同时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一洪  
城商行非息收入占比的提升显著降低了盈利增长的波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经营风险;但是,由于非息业务收入在城商行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并以传统的支付结算等低附加值中间业务为主,加之其与利息净收入之间高度正相关,导致非息收入原有的多元化收益被弱化,随着非息收入占比的提升,非息收入的边际增加降低了城商行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因此,城商行应结合自身经营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和程度,积极拓展高附加值的新型中间业务,降低对传统融资业务的依赖,在弥补净息收入增速下滑留下的利润缺口的同时,提升经风险调整的回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照蕊  黄俊  
针对公司多元化经营的考察,多年来聚焦于其是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的争论,而对其是否影响诸如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等还鲜有涉及。采用中国A股市场2007—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多元化经营显著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即公司涉及的行业门类越多,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于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受多元化经营影响而显著下降;而且,对于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我们对公司多元化经营进行细分,发现公司相关多元化经营非但没有降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反而使之有所提高;公司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才是降低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原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薛有志  周杰  
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是公司成长的两种重要模式。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路径分析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公司在实施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的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现了两种战略的互补效应,并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利用2002-2004年三年的混合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战略对公司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存在着互补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亮  
公司多元化会带来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更高的代理成本,预期将表现为较低的盈余质量。采集2000~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面板数据,选择盈余管理、应计质量、盈余稳健性、盈余价值相关性、盈余持续性和资产减值计提水平六个盈余质量指标对此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相对地区多元化,行业多元化具有显著的盈余质量效应,公司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则其盈余质量越低,表现为更高的操纵性应计、更低的稳健性水平及更低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这为多元化的代理成本与多元化折价找到了新的证据与解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应更加关注多元化公司的盈余质量及其盈余管理动机、方式和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李心合  莫迁  
近年来,中国企业资产剥离行为日益增多,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与并购同等的重视。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从企业战略角度研究多元化水平和经理人变更对企业资产剥离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多元化程度愈高的上市公司,愈有可能从事资产剥离;上年发生总经理或董事长变更的企业,愈有可能在下年进行剥离资产;资产剥离还与上年的每股收益、流动比率显著负相关,但与上年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企业资产规模的关系不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甘丽凝  王立夏  徐罗萍  
本文以2005~2011年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没有显著影响;政治关联对多元化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表现有所不同,在国有控制企业中有显著正向作用,在非国有控制企业中作用不明显;而在国有控制企业中,政治关联引起的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而对非国有企业则没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军  刘志远  
本文利用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现金薪酬水平与公司价值负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激励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控制了影响多元化的公司内部因素后,我们发现国有股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多元化程度与现金薪酬之间是负向关系;多元化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是正向关系。多元化程度与在职消费正相关。多元化决策是管理当局希望从多元化中获取更多的剩余收益和隐性的私人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