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5)
- 2023(14739)
- 2022(12318)
- 2021(11829)
- 2020(9675)
- 2019(22753)
- 2018(22959)
- 2017(42997)
- 2016(24622)
- 2015(28187)
- 2014(28749)
- 2013(27092)
- 2012(24365)
- 2011(21992)
- 2010(22324)
- 2009(19536)
- 2008(19078)
- 2007(16908)
- 2006(14769)
- 2005(13110)
- 学科
- 济(87845)
- 经济(87753)
- 管理(64113)
- 业(59622)
- 企(49574)
- 企业(49574)
- 方法(42161)
- 数学(36751)
- 数学方法(36008)
- 中国(29776)
- 教育(24909)
- 农(24705)
- 学(21158)
- 理论(21003)
- 业经(20519)
- 财(19936)
- 地方(17518)
- 农业(16285)
- 技术(15303)
- 制(14705)
- 教学(14606)
- 和(14168)
- 贸(14067)
- 贸易(14059)
- 易(13629)
- 发(13135)
- 环境(12852)
- 务(12538)
- 财务(12454)
- 财务管理(12430)
- 机构
- 大学(334141)
- 学院(332085)
- 管理(127488)
- 济(118341)
- 经济(115338)
- 理学(110911)
- 理学院(109588)
- 研究(109010)
- 管理学(107112)
- 管理学院(106496)
- 中国(74773)
- 京(73001)
- 科学(69503)
- 所(54344)
- 范(53742)
- 师范(53344)
- 财(53282)
- 农(50390)
- 研究所(49874)
- 江(49337)
- 业大(49231)
- 中心(48527)
- 北京(46663)
- 财经(43144)
- 师范大学(43142)
- 教育(42615)
- 技术(41984)
- 州(40391)
- 院(39727)
- 农业(39290)
- 基金
- 项目(227909)
- 科学(179529)
- 研究(172850)
- 基金(159991)
- 家(138253)
- 国家(136938)
- 科学基金(117544)
- 社会(103979)
- 社会科(98154)
- 社会科学(98124)
- 省(92009)
- 教育(87703)
- 基金项目(84185)
- 划(78647)
- 自然(76175)
- 自然科(74433)
- 编号(74422)
- 自然科学(74420)
- 自然科学基金(73003)
- 资助(66545)
- 成果(62282)
- 课题(54262)
- 重点(52096)
- 部(50594)
- 发(48651)
- 创(47345)
- 项目编号(45429)
- 年(44356)
- 教育部(43999)
- 创新(43786)
- 期刊
- 济(126284)
- 经济(126284)
- 研究(101231)
- 教育(73226)
- 中国(71914)
- 学报(51389)
- 科学(46727)
- 管理(46322)
- 农(46125)
- 大学(39975)
- 财(39258)
- 技术(36045)
- 学学(36003)
- 农业(32514)
- 融(22791)
- 金融(22791)
- 业经(21784)
- 职业(20486)
- 财经(19959)
- 经济研究(19924)
- 图书(19574)
- 业(17164)
- 经(16990)
- 问题(16271)
- 科技(15854)
- 坛(15350)
- 论坛(15350)
- 技术经济(15099)
- 版(14990)
- 理论(14965)
共检索到483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勇 余晓雅
对比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如学生动手能力培训不足,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提高。在总结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从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划分角度下,构建多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农监管部门引导"、"工学耦合"和"情景实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学校、企业、教育部门、行业部门在实施体系中发挥作用以此满足市场对不同产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芳 高亚玲
文章分析了多元化的内涵以及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
多元化人才 职业教育 问题 解决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珺茜 杨广晖
国际化、多元化、社会化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机制上的创新。总结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对我国的启示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教学;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分析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标准,制订符合社会岗位要求的多元性教育计划;尽快建立层次分明、体系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特点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鲁伟
随着前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先后通过了验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进入了后示范时代。本文对后示范时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析,揭示了后示范时代的三大特点,讨论了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四大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示范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五大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侯珺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已受到各界的一致推崇,因为这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唯有将社会建设者的个性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必要构建处方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诊断,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故而,高职院校需要实现课程设置弹性化、教学实施立体化;实现培养过程特色化、素质拓展全面化;实现实践实习系统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推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处方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德清 刘安华 高仁泽
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因素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阐述,以期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模式 知识 能力 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本文主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显泽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涵
只有认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得失,才能找准改革的方向。文章从人才观与教育观、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几方面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审视。
关键词:
传统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审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国渝 朱肖川
经过10年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异同及利弊,提出了四点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保 刘斌 刘国栋
健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妥善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集中在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通过层层分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构建"一个目标、双边合作、四方联动"的平台、创新"两阶段四过程"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学习补助-奖学金-企业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中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衔接 四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璜 杨燕 柳铭
"3+4"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比较"3+4"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认为必须完善"3+4"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确定"3+4"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方式;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3+4” 培养模式 对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