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23)
- 2023(19252)
- 2022(16173)
- 2021(14938)
- 2020(12301)
- 2019(28218)
- 2018(27756)
- 2017(53371)
- 2016(28795)
- 2015(32346)
- 2014(32015)
- 2013(31363)
- 2012(28657)
- 2011(25540)
- 2010(25534)
- 2009(23362)
- 2008(22660)
- 2007(19884)
- 2006(17520)
- 2005(15178)
- 学科
- 济(119971)
- 经济(119831)
- 业(85435)
- 管理(79238)
- 企(62964)
- 企业(62964)
- 方法(54144)
- 农(52390)
- 数学(47726)
- 数学方法(47144)
- 农业(34784)
- 中国(31971)
- 业经(30922)
- 财(29162)
- 地方(24003)
- 学(23554)
- 制(21940)
- 贸(20762)
- 贸易(20753)
- 易(20158)
- 技术(18277)
- 理论(18075)
- 务(17945)
- 财务(17865)
- 财务管理(17822)
- 环境(17644)
- 银(17551)
- 银行(17507)
- 发(17206)
- 企业财务(16939)
- 机构
- 学院(405970)
- 大学(404426)
- 济(164507)
- 经济(161167)
- 管理(161096)
- 理学(140481)
- 理学院(138998)
- 管理学(136451)
- 管理学院(135722)
- 研究(134437)
- 中国(100674)
- 京(84707)
- 科学(83167)
- 农(81619)
- 财(73070)
- 所(66526)
- 业大(66192)
- 农业(62990)
- 中心(62586)
- 研究所(60833)
- 江(59504)
- 财经(59079)
- 经(54094)
- 范(53178)
- 师范(52677)
- 北京(52242)
- 经济学(49446)
- 院(48310)
- 州(47553)
- 经济学院(44795)
- 基金
- 项目(284333)
- 科学(224090)
- 研究(207619)
- 基金(207324)
- 家(181444)
- 国家(179729)
- 科学基金(154629)
- 社会(132459)
- 社会科(125323)
- 社会科学(125288)
- 省(111464)
- 基金项目(109835)
- 自然(100012)
- 自然科(97699)
- 自然科学(97675)
- 自然科学基金(95912)
- 教育(94822)
- 划(92841)
- 编号(84860)
- 资助(84410)
- 成果(67349)
- 重点(63388)
- 部(62717)
- 发(60974)
- 创(58835)
- 课题(57520)
- 国家社会(55147)
- 创新(54947)
- 科研(54150)
- 教育部(53699)
- 期刊
- 济(179776)
- 经济(179776)
- 研究(115831)
- 农(81541)
- 中国(76388)
- 学报(66984)
- 科学(60693)
- 管理(56241)
- 农业(56093)
- 财(54409)
- 大学(52021)
- 学学(49248)
- 教育(42746)
- 融(36256)
- 金融(36256)
- 技术(35550)
- 业经(34735)
- 财经(28182)
- 业(27342)
- 经济研究(27169)
- 问题(24836)
- 经(24047)
- 版(21555)
- 图书(19590)
- 科技(19484)
- 技术经济(19452)
- 理论(18739)
- 业大(18732)
- 世界(18645)
- 现代(18002)
共检索到58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炜
"包产到户"使农村土地细碎化、农业经营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适度规模逐步完善,给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本文利用2011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水稻调研数据,选取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多元化经营背景下家庭农场水稻生产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会导致其水稻生产效率的损失;同时,随着家庭农场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技术支持水平的提升亦能促进水稻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针对家庭农场这一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力求为我国一些地区农业现代化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生产效率 家庭农场 水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炜
包产到户使农村土地细碎化、农业经营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适度规模逐步完善,给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本文利用2011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水稻调研数据,选取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构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多元化经营背景下家庭农场水稻生产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会导致其水稻生产效率的损失;同时,随着家庭农场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技术支持水平的提升亦能促进水稻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针对家庭农场这一新兴农业经营主体
关键词:
多元化经营 生产效率 家庭农场 水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涛 刘学莎 周军
农村家庭收入差异影响着农村内部稳定及农民幸福指数,为更好地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内部经济收入的差异性因素,本文基于权力分配视角,结合权力配置的"中心—边缘"结构,利用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单位,将样本划分为村干部户和普通村民户;从社会分化的异质性和不平等出发,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检验并估计两种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再依据社会分化理论,采用布朗分解方法将各因素分解为权力因素组和非权力因素组,分解出各因素组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从而厘清权力分配在村干部户和普通村民户之间收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颖 洪道远
研究水稻生产潜力对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将影响水稻的生产潜力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与技术效率两部分,通过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生产的技术变迁及其方式,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使用情况,技术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强化了各相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产水稻的平均技术效率很可能在75.90%~79.00%之间,技术效率在所分析的年份无显著变化,且存在负效应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变迁,使水稻产出每年下降2.14%;其次,在农户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中,土地与农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大且为正,但劳动的产出弹性为非正;最后,在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中,水稻之外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影响为负,而其他作物面积比例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为正,政府补贴等无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需大力推广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并提高补贴类政策的精准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丹丹 周宏
本文从农户分化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农户分化与种植业结构变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2004—2011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追踪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非农市场的发展,在劳动力边际收益差异下,农户逐步出现了两极分化;(2)由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农户之间种植业结构变动趋于纯农户流入更多的土地,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流出土地;(3)农户内部种植业结构变动受地形及年末耕地面积影响,地形越平缓、年末耕地面积多的纯农户越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相反则越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随着粮
关键词:
种植结构 农户类型 农户分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锁如 马关宝
本文根据136户农户17年的跟踪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农户家庭经济的发展特点。以1994年为分界线,农民收入前8年呈快速增长,后8年基本处于低速徘徊状态。1996年以前的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近年来,以非农产业和劳务增加收入为主,农外就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农户家庭财产与收入同步增加,但增速减缓。农户现金收入50%以上用于生产经营。农户生活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农户总体生活质量提高不明显。
关键词:
农户家庭经济 农民收入 农户调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焱
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需要稳定和高效的家庭农场制度来支撑。以2013—2022年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政策法律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制度数量、强度、内容等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供给存在规制强度不足、内在结构不均以及主体联动性较差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供给的几点建议:一要加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规制强度,二要补齐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内容短板,三要加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主体联系。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绿色生产 制度供给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新刚 司伟 冯晓龙 赵启然
大豆生产者补贴是近年来中国尝试促进大豆生产振兴的重要政策工具,该政策如何影响农户决策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6-2020年的5期数据,系统考察了大豆生产者补贴对农户土地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激励下,农户主要通过增加土地转入面积或调整种植结构两种方式实现大豆扩种,且该补贴对农户扩种大豆的激励效应在年份间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变化趋势。总体上看,由于大豆生产者补贴使土地转入者面临地租上涨困境,农户更倾向于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即提高大豆面积占比。但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明显:相对于小规模和中等规模农户,大豆生产者补贴对较大规模农户扩种大豆的激励效果更强;较大规模农户主要通过转入土地和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扩种大豆,而小规模农户更倾向于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实现大豆扩种。
关键词:
生产者补贴 政策激励 土地转入 种植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秋纯 李谷成
农户兼业化是农民分化的重要特征,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探讨农户兼业、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评估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和控制函数法实证分析两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兼业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采用;农户兼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较于专业性农户和自有机械农户而言,兼业农户和外购机械服务的农户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由此认为: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引导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正确认识农户兼业化的发展趋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减轻农户兼业可能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世贤 彭超
基于2009-201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和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处理农户参与培训的选择偏差问题,分析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有助于农户增收,增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增长;培训的增收效应具有持续性和正向累积效应,但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培训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加大涉农培训力度,坚持需求为导向、农民为中心,分级分类安排符合群体特征、适应农民需要的培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现场培训”力度,挖掘非农培训增收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培训 农民收入 选择偏差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世贤 彭超
基于2009-201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和处理效应模型等方法,处理农户参与培训的选择偏差问题,分析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有助于农户增收,增收效应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增长;培训的增收效应具有持续性和正向累积效应,但影响程度随时间推移有递减趋势;培训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加大涉农培训力度,坚持需求为导向、农民为中心,分级分类安排符合群体特征、适应农民需要的培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现场培训”力度,挖掘非农培训增收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培训 农民收入 选择偏差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着关键性的转型选择,急待实现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根本性转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农场以其特有的本土性和稳定性更强、更具规模理性的比较优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农业转型中最具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的同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标的最优选择之一。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正处于初始起步的关键期,亟待强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创新予以有效的发展支撑。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方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姬超 马华
家庭农场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基础之上的一次创新,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尽管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但相比单个农户来说,家庭农场仍然具有规模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因此能够为农业稳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正效应。舞钢市家庭农场的实践说明,家庭农场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乡村转型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土地流转费用、农业补贴归属等问题上,农场主与流出土地农户也时而产生分歧和矛盾。过高的交易费用极大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地乡村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加以解决。各级政府要适时出台激励和保障政策,引导农场主向种植粮食作物方向发展,从...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三农问题 乡村转型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鸣 宋洪远 Michael Carter
本文使用2003~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河南省样本农户数据所组成的面板数据,选用EBM模型和GML指数分析了2009~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要素分解,使用相关工具变量和2SLS方法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小麦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2009~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存在规模效应,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增长,要素投入增加是其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而对经营规模为6亩以上农户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大;从粮食直接补贴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各贡献因素的影响看,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土地经营规模扩张有助于提升水稻生产效率吗?——基于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的分析
农户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情况调查分析
气候变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证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与差异分析——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调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融合型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
中美家庭农场兴起背景分析与比较
劳动力流动能够影响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吗?——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的证据
不同收入的消费倾向一致吗?——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的分析
土地生产率视角下的中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基于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收储制度改革能否促进玉米生产率增长?——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