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1)
2023(10338)
2022(8004)
2021(7195)
2020(6105)
2019(13491)
2018(13428)
2017(26269)
2016(14279)
2015(16088)
2014(16205)
2013(15823)
2012(14038)
2011(12251)
2010(12497)
2009(12013)
2008(12539)
2007(11415)
2006(10272)
2005(9619)
作者
(41082)
(34544)
(34418)
(32338)
(22245)
(16171)
(15485)
(13227)
(13125)
(12426)
(11973)
(11555)
(11264)
(11043)
(10758)
(10321)
(10297)
(10174)
(9998)
(9924)
(8666)
(8594)
(8590)
(8009)
(7903)
(7743)
(7737)
(7478)
(6914)
(6781)
学科
(79843)
(75108)
企业(75108)
(66173)
经济(66085)
管理(61976)
业经(27588)
方法(27025)
(24879)
(23129)
(19677)
财务(19649)
财务管理(19634)
数学(18930)
数学方法(18773)
企业财务(18622)
农业(17113)
技术(16532)
中国(16155)
(15432)
(14517)
(13823)
(13130)
(12941)
理论(12880)
企业经济(12296)
经营(12245)
体制(11294)
技术管理(10883)
地方(10246)
机构
学院(215227)
大学(209167)
(91382)
经济(89818)
管理(89047)
理学(76531)
理学院(75813)
管理学(74811)
管理学院(74421)
研究(66027)
中国(53386)
(44685)
(43605)
科学(38906)
(36934)
财经(35131)
(34273)
(33413)
(31818)
业大(30268)
研究所(29945)
中心(29614)
农业(29022)
经济学(26969)
北京(26808)
(26591)
商学(26065)
商学院(25856)
财经大学(25674)
(24655)
基金
项目(136534)
科学(110391)
基金(101279)
研究(101119)
(86973)
国家(86146)
科学基金(76300)
社会(66815)
社会科(63339)
社会科学(63322)
(54622)
基金项目(53672)
自然(49006)
自然科(47975)
自然科学(47962)
自然科学基金(47207)
教育(45727)
(44133)
编号(40137)
资助(40033)
(34088)
成果(31930)
(31795)
重点(30357)
(30212)
(29587)
创新(28733)
国家社会(27563)
课题(27392)
(27276)
期刊
(108043)
经济(108043)
研究(62172)
中国(39883)
(39620)
管理(39001)
(35543)
科学(29937)
学报(28684)
农业(24315)
大学(22711)
学学(21726)
业经(20438)
技术(20224)
(19766)
金融(19766)
财经(18051)
教育(17560)
经济研究(16676)
(15626)
(15466)
问题(14137)
技术经济(13195)
财会(12535)
现代(11853)
商业(11529)
世界(11335)
(10563)
会计(10313)
(10072)
共检索到322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洪道麟  刘力  熊德华  
本文以1999-2003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从并购角度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与企业长期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收购方的长期绩效显著为负,而多元化并购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同业并购对收购方的长期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在1-3年内,多元化并购会给收购方公司股东造成大约7.2%的损失;相对于同业并购,多元化并购的股东价值损失大约为11%。结合相关理论,我们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多元化并购的动因。研究表明,狂妄假说和自由现金流假说对并购类型选择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晶晶  毛雅娟  
文章区别了多元化并购与多元化的差别,从多元化并购动因应该是多元化和并购动因的交集这一视角进行文献回顾,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多元化并购的各种动因,并结合我国特殊制度环境指出我国企业多元化并购的特殊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田洁  张信东  吕艳娜  
并购是企业有效获取外部技术知识的重要方式。本文突破现有并购双方同质化或二元关系的研究,以2010—2019年发生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5年为滚动时间窗口,构建企业并购网络,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双重视角出发,剖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能力、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在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为企业选取合适的并购标的、突破技术创新困境、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有效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燕燕  黄国良  
本文以2003-2015年发生的1147起国有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选择并购对象表现出产权、行业和地区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干预显著影响国企并购偏好。受地方政府目标多元性和寻租影响,地方国企的国有产权偏好更明显;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发展经济的目标一致,央企和地方国企对控制行业并购的偏好无显著差异;央企比地方国企更偏好跨区并购,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段正梁  危湘衡  
企业多元化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战略管理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之一。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多元化有利于提高旅游企业价值,然鲜有学者从并购角度研究多元化类型与旅游企业绩效之关系。因此,本文以2002~2008年41起旅游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事件为例,将多元化并购分为相关多元化并购和无关多元化并购,采用财务研究法衡量不同类型多元化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探讨旅游企业多元化并购类型与长期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企业不同类型多元化并购后长期绩效呈现明显的趋势差异:无关多元化并购后企业长期绩效表现出大起大落的趋势,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懿丁  
本文以2014年度沪、深A股市场发生扩张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发起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2013年高管持股情况、2014-2016年公司财务状况及其他经营指标的变动,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高管持股、多元化战略和公司长期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长期并购绩效呈非线性关系,公司多元化战略与长期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多元化战略对高管持股和并购绩效有负向调节作用。根据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从高管持股比例、多元化战略选择和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对提高企业长期并购绩效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民  朱滔  
本文以1998 ̄2002年发生于我国证券市场的251起多元化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多元化并购公司的长期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论表明:多元化并购公司股东在并购后1 ̄3年内财富损失达到6.5% ̄9.6%;政府关联对并购绩效影响显著,这种作用在管理能力差和并购绩效恶化的公司中作用更为显著;政府关联与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公司资源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管理能力与公司资源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威  赵仲匡  宋敏  
以往研究表明多元化并购源于代理问题、内部市场和生命周期,其绩效一般低于同行业并购。本文利用我国2008年-2014年277个重大资产重组样本发现多元化并购存在8. 42%的溢价。机制上,转型到新业务企业("另起炉灶"型)完全导致了多元化并购溢价,其并购前业绩较差,并购后业绩明显改善,企业转型的力度可以解释多元化溢价。同时,此类并购改善公司业绩的效果在并购后三年依然存在。上述结果说明,多元化并购在短期内帮助业绩较差的已上市企业实现转型,金融市场能部分反映并购后基本面的改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聪聪  刘圻  张芳铭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多元化折价现象,因此,探究多元化并购的影响因素对优化企业并购决策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风险投资视角考察了风险投资持股对企业多元化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持股能够显著抑制被投资企业的多元化并购动机,且风险投资的参与度越高,其对被投资企业的多元化并购动机的抑制作用也越强。作用机理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及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行为显著抑制被投资企业的多元化并购动机。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市场化水平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地区,相比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企业,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企业进行多元化并购的可能性更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进行非多元化并购后,相比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企业,有风险投资持股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更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本文强调了中国企业应专注于主业发展,而多元化是一种替代选择,以及在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上的注意事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彦杰   钟娟  
损失厌恶心理是一种重要的企业行为动机,也是企业许多非良性行为的根源。文章利用个体决策的“前景理论”,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损失厌恶的行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企业存在损失厌恶行为,其主因来自企业回报水平的变化,且回报水平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具有非对称的“U”型关系。(2)“U”型曲线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不同风险承担水平下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的非对称性。(3)企业内外部的其他因素也会影响“U”型曲线的形态,并对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施加不同影响。研究表明,损失厌恶是企业受制于不确定时的避险行为,但高风险承担水平会导致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的非对称变化,这一非对称变化是引发冒险性经营行为的根源。此外,虽然损失厌恶可能引发企业惰性的羊群行为,但经济管理者也拥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李明珊  
企业过度投资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由此带来的效率损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形成的制度背景为依据,测算和比较了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份国有工业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地区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损失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选择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价了政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的"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2008年之后更为严重;地方政府干预动机越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越突出,尽管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也造成了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文杰  
信息化效率损失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信息化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目标短期存在冲突;国有企业信息化系统存在"协同困境";具有政治关联的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与腐败国企领导人的串谋,排斥市场竞争;转换成本导致的路径依赖,使国有企业信息化过程出现产品锁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基于晋升选择策略性信息化;这些因素是造成国有企业信息化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必须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按公司治理要求规划信息化进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忠雪  王闪  崔建伟  
利用2004~2010年发生股权交易并购的171家公司样本,考察了并购类型、股权安排与公司长期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与同业并购而言,多元化并购在当年和之后第一年有着较高的股票年度回报率,但随后则表现为较差的市场财富效应;与上市公司直接控制相比,金字塔结构的股权安排有着较差的股票年度回报率。进一步的并购类型分组考察发现,多元化并购下的金字塔结构反而因为有助于缓解公司多元化带来的运营风险而表现出较高的市场价值,但长期来看,依然有着较差的市场表现。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并购、股权金字塔结构安排均存在较大的代理问题风险,这对实施并购的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文楷  潘爱玲  邱金龙  
利用2010—2015年A股上市企业并购事件为样本,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多元化并购倾向的影响及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生命周期演进中多元化并购倾向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企业进行多元化并购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积累削弱了企业生命周期与多元化并购倾向之间的正向关系;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企业家社会资本会促进其多元化并购,而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家社会资本会阻碍其多元化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