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9)
2023(8431)
2022(6599)
2021(6163)
2020(4855)
2019(10979)
2018(11142)
2017(21339)
2016(12132)
2015(13770)
2014(14315)
2013(13536)
2012(12339)
2011(11044)
2010(11561)
2009(10802)
2008(11004)
2007(10222)
2006(9565)
2005(9110)
作者
(33780)
(27680)
(27597)
(26931)
(18027)
(13201)
(12791)
(10694)
(10612)
(10573)
(9467)
(9270)
(9206)
(8944)
(8891)
(8572)
(8364)
(8240)
(8232)
(8069)
(7194)
(6821)
(6815)
(6518)
(6511)
(6297)
(6276)
(6232)
(5694)
(5593)
学科
(44019)
经济(43955)
管理(36487)
(34366)
(27413)
企业(27413)
(17371)
中国(16805)
(14397)
业经(12733)
(12225)
方法(12209)
农业(11180)
(10898)
地方(10670)
数学(9622)
(9546)
银行(9538)
数学方法(9319)
理论(9105)
(9078)
(8949)
贸易(8941)
(8692)
(8582)
(8455)
财务(8413)
财务管理(8379)
(7974)
金融(7973)
机构
学院(169097)
大学(164480)
(67218)
经济(65415)
管理(60685)
研究(57629)
理学(49591)
理学院(49058)
管理学(48103)
管理学院(47782)
中国(47427)
(36480)
(35629)
科学(32728)
(30133)
(29346)
中心(27277)
财经(26513)
研究所(25449)
(25314)
(24231)
(24068)
师范(24050)
(23686)
北京(23268)
(20879)
业大(20527)
(19888)
经济学(19750)
技术(19617)
基金
项目(96577)
研究(78113)
科学(75304)
基金(66162)
(55478)
国家(54894)
科学基金(47051)
社会(47049)
社会科(44333)
社会科学(44324)
(39126)
教育(36932)
编号(35239)
基金项目(33223)
(31956)
成果(31200)
自然(27881)
资助(27604)
自然科(27196)
自然科学(27191)
自然科学基金(26690)
课题(25528)
(21858)
重点(21846)
(21726)
(21364)
项目编号(20855)
(20789)
(19548)
规划(19047)
期刊
(88586)
经济(88586)
研究(58989)
中国(40830)
(29698)
教育(28304)
(25750)
管理(25102)
(23124)
金融(23124)
学报(20644)
科学(19914)
农业(16779)
技术(16571)
大学(16498)
业经(15864)
学学(14818)
经济研究(13284)
财经(13141)
问题(11825)
(11402)
图书(10463)
(10030)
职业(8982)
国际(8833)
(8809)
论坛(8809)
现代(8712)
理论(8336)
(8013)
共检索到285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殷瑾  项保华  
本文论述并总结了多元化决策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特征及其隐含假设,并对多元化决策中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重新深入思考。本文得出结论:多元化决策中高层管理者将以公司业绩与股东利益为目标采取相宜经营决策;指出公司内、外部环境建设,是解决公司其他情况下所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昌盛,司有和,范守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晓静  
委托代理概念的最早提出是为了研究股份制公司的治理体制问题,委托代理问题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人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等性即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政府和纳税人、公司和雇员、买方和卖方等都存在代理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麻勇爱  
税收征管工作实质上就是一项如何避免或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败德行为的工作。当前我国税收征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引发的败德行为较为严重,存在的根源在于税收实务中大量存在的有法不依的软约束,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激励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只有维护税收政策法律的刚性,才能减少税收征收管理中的败德行为,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航  
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投资人、托管人和管理人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合作的关系 ,与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相比 ,其链条更长、关系更复杂。本文对此关系进行了分析 ,对投资人的地位进行了解剖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建波  宋健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根据信息是否对称分析了企业管理中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行为的均衡路径,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委托方和代理方未来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及其优化选择,认为信息不对称对委托—代理的影响很大,但追求信息的完全对称在实践中既不现实也不经济。企业所有者是否发生委托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经营者的尽职程度,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的约束机制,使所有者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经营者的信息,对于减少聘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是有帮助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健  杜兴华  
总的来说,我国公共采购招投标制度属于舶来品。在我国招投标制度移植引进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法规不配套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特别是一些领域招标人行为失范,普遍存在围标现象已使招投标制度形同虚设。政府投资工程中串通投标问题突出,主要原因还是国有体制下公共采购面临着产权约束方面的严峻挑战。通过公共采购制度创新,从产权视角提出解决招标人规范化执行招投标制度内在动力问题,才是有效治理招标采购中腐败现象的治本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健  杜兴华  
总的来说,我国公共采购招投标制度属于舶来品。在我国招投标制度移植引进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法规不配套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特别是一些领域招标人行为失范,普遍存在围标现象已使招投标制度形同虚设。政府投资工程中串通投标问题突出,主要原因还是国有体制下公共采购面临着产权约束方面的严峻挑战。通过公共采购制度创新,从产权视角提出解决招标人规范化执行招投标制度内在动力问题,才是有效治理招标采购中腐败现象的治本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义灿  
企业年金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后,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投资运作显得日益重要。企业年金的制度安排体现出多层和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先对年金投资管理中不同的委托代理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而探讨了企业年金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指出委托代理关系的恰当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年金效益以及年金整体规模和质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晓君  
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着由投资者到风险投资公司、再到风险企业的两层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必然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本文探讨了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在契约安排和投资工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 ,以有效提高风险投资的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媛华  
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对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基金委托代理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雅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途径之一,但由于村委会与村民之间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本文在博弈的框架下分析了双方行为,提出"职业村长"的设想,以通过加大激励程度和增加欺骗成本,最大限度地解决村民——村委会的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春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更好地履行其主体职能,正逐渐将后勤职能分离出去,依托社会办后勤。后勤保障社会化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专业化问题和社会分工问题,因此必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并且不同行为主体间在策略选择过程中需要进行博弈。本文依据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委托方与代理方行为间的博弈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旭  
国际托收中委托人可否向代收行直接主张权利已存通说,但随着司法实践抛弃通说,现已形成"复代理说"、"间接代理说"两种新学说。然而基于英美判例的先前通说只是建立在英美次代理理论,并没有注意到英美的复代理理论以及司法实践均支持委托人可向代收行直接主张权利。我国的"复代理说"、"间接代理说"两种新学说均不符合代理人对外必须为法律行为的特征,并不足取。现行法下宜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关于复代理的规定。借鉴法国民法、瑞士债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在立法中赋予委托人对转受托人的直接请求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