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74)
2023(24126)
2022(20289)
2021(18759)
2020(15793)
2019(35782)
2018(35537)
2017(67730)
2016(36899)
2015(41471)
2014(40970)
2013(40417)
2012(37168)
2011(33404)
2010(33854)
2009(31617)
2008(31154)
2007(28036)
2006(25090)
2005(22463)
作者
(106035)
(88165)
(87699)
(83379)
(56276)
(42284)
(39847)
(34351)
(33552)
(31864)
(30033)
(29878)
(28240)
(28120)
(27324)
(27153)
(26119)
(25883)
(25487)
(25401)
(22104)
(21841)
(21569)
(20409)
(19754)
(19741)
(19684)
(19641)
(17908)
(17560)
学科
(153447)
经济(153273)
(119868)
管理(112264)
(99494)
企业(99494)
方法(65730)
数学(54478)
数学方法(53625)
(52306)
中国(44378)
(41346)
业经(41087)
农业(34959)
地方(33501)
(31443)
(30396)
理论(27945)
(27417)
贸易(27394)
(27191)
财务(27089)
财务管理(27031)
(26514)
技术(26469)
企业财务(25591)
(25116)
银行(25064)
(24922)
(24033)
机构
学院(521755)
大学(519012)
(209696)
经济(205061)
管理(204199)
理学(174737)
研究(174167)
理学院(172840)
管理学(169513)
管理学院(168557)
中国(135229)
(111603)
科学(106578)
(98052)
(92149)
(87480)
(81315)
中心(80434)
研究所(78826)
业大(78247)
财经(76948)
农业(70903)
北京(70520)
(69898)
(69251)
师范(68583)
(65280)
(63238)
经济学(62414)
财经大学(56630)
基金
项目(345047)
科学(272023)
研究(254113)
基金(248942)
(216602)
国家(214674)
科学基金(185153)
社会(160442)
社会科(151814)
社会科学(151768)
(136295)
基金项目(130305)
自然(119435)
教育(117788)
自然科(116745)
自然科学(116720)
自然科学基金(114639)
(113664)
编号(104659)
资助(102825)
成果(85361)
重点(77268)
(75419)
(75407)
(72998)
课题(72585)
创新(67786)
国家社会(65836)
科研(65339)
教育部(64886)
期刊
(241039)
经济(241039)
研究(154322)
中国(110633)
(87410)
学报(80799)
管理(80411)
(77389)
科学(75186)
教育(63442)
大学(62582)
农业(58900)
学学(58618)
(51699)
金融(51699)
技术(49274)
业经(42923)
财经(37874)
经济研究(36891)
(32605)
(32329)
问题(31619)
图书(28741)
技术经济(26752)
(25424)
统计(25067)
科技(24577)
商业(23722)
现代(23675)
(23485)
共检索到79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小  
在土地细碎化格局与小农经营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研究了分散小农经营和规模化经营两种不同条件下的组织化、社会化、资本化三种农业服务模式。相比较而言,农业服务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模式既可以实现普通小农经营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也可以构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小农利益共享的均衡发展模式,而农业服务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模式可以通过农民的组织化、农业服务的规模化以及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分工实现。因此,政府通过做好农业服务的引导和支持政策,也可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小农共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文博  
本文论述了农业地域的概念和特征 ,运用定量方法划分出我国的典型农业地域 ,并分析了我国典型农业地域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 ,实行农业产业化 ,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共同开发是我国典型农业地域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并重点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的涵义、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春风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根本上摆脱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走向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发展历程和现阶段发展态势,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组织形式,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华盛   林超   徐金海  
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新业态和新动能,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论文从农业多功能性的横向拓展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出发构建了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典型案例归纳了“合纵连横”的农业绿色发展创新模式和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江苏部分地区创新出了“农文旅融合”和“农食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合纵连横”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推进了农民增收,并实现了农村增绿,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在农业绿色发展当中的作用,需要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激发农业绿色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华盛   林超   徐金海  
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新业态和新动能,为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论文从农业多功能性的横向拓展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出发构建了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典型案例归纳了“合纵连横”的农业绿色发展创新模式和做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江苏部分地区创新出了“农文旅融合”和“农食融合”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合纵连横”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推进了农民增收,并实现了农村增绿,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在农业绿色发展当中的作用,需要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激发农业绿色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农业形态。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间差异,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可为都市农业在我国中小城市的递级推进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集群、农业园区引领、休闲观光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生态循环推动及机制创新驱动等8种,不同发展模式在主要特征、功能导向、业态、驱动要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都市型农业发展除了农业系统自身演变内在需求外,还紧紧依托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资源环境压力的推动、制度政策的支持和城市规划的空间保障。未来都市型农业发展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城市群区域协同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统筹兼顾严格保护耕地和满足都市型农业用地,加强工商资本进入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农业形态。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间差异,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可为都市农业在我国中小城市的递级推进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集群、农业园区引领、休闲观光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生态循环推动及机制创新驱动等8种,不同发展模式在主要特征、功能导向、业态、驱动要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都市型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焕章  
江苏作为沿海发达地区,要想率先基本实现全省现代化,就必须对农业现代化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均有所突破和创新,正确处理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加强 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秦向阳  肖碧林  
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链、辽宁辉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北京通州观赏鱼产业链三个典型农业产业链构建实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生产部门延伸、加工部门推进、服务部门引领三种农业产业链构建模式,并分别针对三种产业链构建模式特征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打造农业产业链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晶晶  胡勇  
农为邦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农田环境污染、耕地破坏严重、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农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对200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龙俊江  刘玲玉  肖慧  刘小进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但三者之间作用机制复杂,各自对自身贡献率最大且短期内贡献率波动较大,而前二者对后者在长期内具有持续提升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效果是正向的,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杂,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方向不一致;相对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期效应,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业技术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红兵  鲁杏  吴兆娟  
生态农业园是推进库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唯一选择,建好、管好、运营好生态农业园项目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库区生态农业园项目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法人主导型、事业单位法人主导型、"机关法人+企业法人"联建型3种建设方式,以及"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产品销售企业"、"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校"4种运营模式,并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方式和不同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生态农业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改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阮荣平  周佩  郑风田  
基于全国1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本文着重从信息获取、信息需求及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显示,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具备较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绝大多数拥有电脑并安装了宽带。但其信息获取意识不是很强,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由此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需求与政府部门信息服务供给有些脱节,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存在获取困难、准确性差、不够及时及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等问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难以尽如人意。据此,应努力提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士轩  孙慧  朱俏俏  
农业产业集群是中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农业产业集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荷兰、法国、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分析发达国家基于资源禀赋、资源共享、产业关联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及特点基础上,从资源禀赋、科学技术、宏观调控、配套服务及区域品牌等方面得出有益于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深刻启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冬   夏兆刚   王华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快速发展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北京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在公益性服务体系、服务主体、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主体能力提升、产后服务环节薄弱等三大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和服务体系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