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62)
- 2023(24750)
- 2022(21127)
- 2021(19629)
- 2020(16682)
- 2019(38331)
- 2018(37865)
- 2017(72294)
- 2016(39778)
- 2015(44833)
- 2014(44653)
- 2013(44105)
- 2012(40932)
- 2011(37013)
- 2010(37408)
- 2009(35273)
- 2008(35155)
- 2007(31951)
- 2006(28400)
- 2005(25818)
- 学科
- 济(162074)
- 经济(161866)
- 业(123286)
- 管理(123142)
- 企(106318)
- 企业(106318)
- 方法(71349)
- 数学(59610)
- 数学方法(58699)
- 财(47547)
- 农(45899)
- 中国(44668)
- 业经(40812)
- 制(37515)
- 学(34421)
- 地方(33815)
- 务(31347)
- 财务(31238)
- 财务管理(31169)
- 农业(30870)
- 银(30153)
- 银行(30071)
- 企业财务(29608)
- 理论(29490)
- 贸(29020)
- 贸易(28997)
- 行(28586)
- 易(28085)
- 融(27092)
- 金融(27086)
- 机构
- 学院(569584)
- 大学(569035)
- 济(225205)
- 经济(220104)
- 管理(217859)
- 研究(193344)
- 理学(185912)
- 理学院(183748)
- 管理学(180102)
- 管理学院(179054)
- 中国(150913)
- 京(123078)
- 科学(120956)
- 财(110072)
- 农(101092)
- 所(99914)
- 研究所(90010)
- 江(89097)
- 中心(88799)
- 业大(86273)
- 财经(85717)
- 农业(79290)
- 北京(78396)
- 经(77629)
- 范(74570)
- 师范(73719)
- 州(71352)
- 院(70047)
- 经济学(67553)
- 财经大学(63252)
- 基金
- 项目(372838)
- 科学(291569)
- 研究(268966)
- 基金(268237)
- 家(235342)
- 国家(233310)
- 科学基金(199309)
- 社会(167156)
- 社会科(158312)
- 社会科学(158268)
- 省(147215)
- 基金项目(140318)
- 自然(131487)
- 自然科(128453)
- 自然科学(128417)
- 自然科学基金(126130)
- 教育(125572)
- 划(123914)
- 资助(112580)
- 编号(109866)
- 成果(90433)
- 重点(84217)
- 部(81390)
- 发(80398)
- 创(78192)
- 课题(77154)
- 创新(72769)
- 科研(71586)
- 教育部(69316)
- 大学(69298)
- 期刊
- 济(256922)
- 经济(256922)
- 研究(170044)
- 中国(120484)
- 学报(93708)
- 农(92402)
- 财(88968)
- 管理(85626)
- 科学(84590)
- 大学(70741)
- 教育(67572)
- 学学(66604)
- 农业(62065)
- 融(60133)
- 金融(60133)
- 技术(52268)
- 财经(42942)
- 业经(42554)
- 经济研究(40021)
- 经(36829)
- 业(35028)
- 问题(33054)
- 技术经济(28792)
- 图书(28129)
- 版(28036)
- 统计(27907)
- 科技(26550)
- 理论(26286)
- 贸(25868)
- 策(25704)
共检索到873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志强 赵美娟
本文基于1990-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市盈率差动衡量新股发行制度变化,运用偏t-CopulA函数分析新股发行制度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市盈率差动变大,Ipo抑价程度逐渐下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期,市盈率差动对Ipo抑价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说明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渐显成效。进一步按发行制度变化划分区间,对中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程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发现创业板的抑价程度显著地低于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新股抑价率在最新一期低至17.20%,逐步与国外成熟市场抑价率接轨。本文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股票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帮亮
本文运用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国沪深两市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新股发行抑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普遍存在IPO抑价的现象,但不同市场上的IPO抑价程度差异较大,个股抑价水平也有较高的离散程度;不同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其中上市首日换手率和公司规模是三个市场共有的影响因素;每个市场上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一个指标对不同市场的影响效果也不同。
关键词:
IPO抑价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比较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龙 陈亮
为健全新股发行机制,降低发行抑价率,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适时推出创业板,其IPO抑价程度和原因等问题亟待探究。文章针对创业板实际情况,以2009年6月IPO重启后至2010年10月所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为样本,通过梳理IPO定价的制度变迁、比较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询价制有效降低了新股抑价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中小板 创业板 IPO抑价 多元回归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耿庆峰
金融市场间的相关性研究是金融风险测度及资产组合管理的基础。选取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我国的创业板指数(399006)和中小板指数(399005),根据两大指数收益率序列,建立DCC-GARCH模型和Copula模型分别计算两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很强并具有稳定性;(2)Copula模型考虑了市场间的非线性因素,在刻画金融市场间的相关性方面效果优于DCC-GARCH模型。(3)时变Copula模型捕捉了市场收益率随时间变化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扬 曹颖
为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中国各股市板块之间信息效率的差异,基于带噪声的股价偏调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工具,选取价格调整参数和平均相对离差指标,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并将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信息效率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各板块证券市场之间的信息效率相较美国的两个交易所过于相似,这说明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市场并未达到市场微观结构的差异化。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化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栋 王新宇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投资者情绪 IPO抑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它跟中小板市场一起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的融资场所。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等相关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分析,以及各自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以求证两个市场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以期有利于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初次上市融资。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中小板市场 抑价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振山 李海霞
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创业板市场上,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虎 孟卫东 周孝华
文章借鉴Robinson等首次提出的所有权保留和抑价间的曲线关系理论模型对全流通后的中国中小板IPO市场数据进行实证。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到了和该理论模型近似一致的结论: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IPO发行前所决定的所有权保留比例和IPO抑价有近似的曲线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昌达 王艺明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关键词:
IPO抑价 实证分析 创业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方意
本文对多个国家(地区)的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展开研究。本文提出了"区制转换"研究假设:非危机期间,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之间存在市场分割性;危机期间,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之间存在危机传染性。本文利用结构突变点和动态非线性GranGer因果方法检验了上述假设。本文还发现,市场之间的传染方向能揭示出金融危机特征,并可用动态非线性值来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危机传染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云霞 程栋梁
了解创业板与主板市场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两个市场的互动关系以及证券组合的设计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文章利用创业板指数、沪深300指数数据,借助ARMA-GARCH-Normal-Copula和ARMA-GARCH-T-Copula模型分析了创业板和主板之间的相关结构。研究表明:创业板市场的波动要大于主板市场,创业板和主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非对称的尾部结构;在尾部(上尾和下尾)上,创业板对主板的变化反应比主板对创业板的变化反应更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林 韦婉
截至2014年底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占深交所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25.31%,占境内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5.68%,创业板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准确全面地把握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质量,对了解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合理评估创业板公司风险,进而把握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建立内部控制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对深交所三个板块全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质量的比较,重点分析研究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质量情况。
关键词:
创业板 内部控制环境 质量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