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5)
- 2023(13334)
- 2022(11522)
- 2021(11176)
- 2020(9215)
- 2019(21081)
- 2018(21130)
- 2017(38961)
- 2016(22185)
- 2015(25286)
- 2014(25246)
- 2013(23762)
- 2012(21523)
- 2011(19443)
- 2010(19495)
- 2009(17663)
- 2008(16751)
- 2007(14597)
- 2006(12692)
- 2005(11052)
- 学科
- 济(74189)
- 经济(74107)
- 管理(58979)
- 业(52745)
- 企(45282)
- 企业(45282)
- 方法(34766)
- 数学(29492)
- 数学方法(29060)
- 中国(25475)
- 教育(25209)
- 农(19611)
- 学(19167)
- 财(18982)
- 理论(18646)
- 业经(17170)
- 地方(14432)
- 贸(13406)
- 贸易(13400)
- 和(13162)
- 技术(13107)
- 易(12997)
- 农业(12970)
- 务(12640)
- 教学(12586)
- 财务(12575)
- 财务管理(12557)
- 制(12342)
- 环境(11890)
- 企业财务(11850)
- 机构
- 大学(299747)
- 学院(292950)
- 管理(112218)
- 济(102956)
- 经济(100292)
- 理学(97859)
- 研究(97202)
- 理学院(96655)
- 管理学(94696)
- 管理学院(94143)
- 京(65098)
- 中国(64636)
- 科学(60949)
- 范(50683)
- 师范(50354)
- 所(47465)
- 财(46665)
- 研究所(43524)
- 中心(42831)
- 江(42793)
- 教育(42189)
- 业大(42107)
- 北京(41910)
- 师范大学(41114)
- 农(40922)
- 财经(38075)
- 院(35670)
- 技术(35258)
- 州(35098)
- 经(34610)
- 基金
- 项目(201769)
- 科学(159592)
- 研究(156435)
- 基金(141809)
- 家(121505)
- 国家(120306)
- 科学基金(103383)
- 社会(94241)
- 社会科(88846)
- 社会科学(88821)
- 省(80676)
- 教育(79787)
- 基金项目(75188)
- 划(69590)
- 编号(67793)
- 自然(66228)
- 自然科(64643)
- 自然科学(64629)
- 自然科学基金(63410)
- 资助(57771)
- 成果(57483)
- 课题(49110)
- 重点(46149)
- 部(45537)
- 发(43253)
- 创(42288)
- 项目编号(42107)
- 年(40922)
- 教育部(39961)
- 大学(39952)
共检索到427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春明
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并提出了在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现状 多元价值观 教育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岚
大数据的发展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了教育精准度,助推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当前环境下,高校开展大数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施教者综合素养不足、学生大数据素养缺失、教育内容不健全、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充分分析大数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融性,全面增强施教者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数据素养。同时,还应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完善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高效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整个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是最原本、最中心、最具决定意义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付洪涛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生活科技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社会步入转型阶段,由此滋生多元社会思潮,这对大学生思想状况与价值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认知不清、价值评价标准模糊、核心价值认同遭到侵蚀。对此,我们需要采取多措施,以形成合力,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实效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多元社会思潮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秋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态度观、生活消费观以及业余休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实践中探索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效手段。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生活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继承
当前已经处于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日益盛行的"微时代"。多元的网络文化对作为新媒体使用主体的"95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只有扬长避短,合理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引导,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微时代 “95后”大学生 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萍 秦瑞霞
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内容"滞后性"、教育理念"整齐化"、教育模式"封闭化"和教育方式"知识传授性"等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契机,积极引导,借助网络搭起虚拟平台,对接现实,借助大众文化增加主流价值观的流行元素,赋予价值观教育以时代气息,使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关键词:
价值取向多元化 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童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提出我们中华民族要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奋进,中国梦像一道曙光给正在探索前进的中国开辟了新的坦途。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深入探索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实现人才兴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价值观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田杰 吴超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给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高校作为培养大才的摇篮,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迅 丁玲
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微文化,一方面形式多样有吸引力,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也存在着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不利的信息。借力微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能借助这个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加强思政工作者微文化素养,适应微文化工作模式;同时也要利用意见领袖极强的舆论引导作用发好主流声音。在复杂的网络时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占领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尽可能发挥微文化的正向力量。
关键词:
大学生 微文化核心价值观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莹 骆雁南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前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职业行为取向倾向趋向现实和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执行力不足等方面。本文从社会转型、高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力量、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阐述大学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论述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固基石,最后分析高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 文化自信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小燕 康树元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积极作用,但其主体传播思潮的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消极影响。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利与弊,采用更新理念、优化内容、健全机制、创新手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路径,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易钢
当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众多,其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多样性、现实性、个体性和功利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主要有社会的变迁、高等教育的发展、家庭、大众传媒及个人价值观等。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工作:系统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开展职业地位观教育;全面开展职业幸福观教育;积极开展社会责任观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职业价值观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慧
价值观是判断评价事物是非好坏的内心尺度,决定和统帅着人的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基于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大学生的在线调查,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价值观养成、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异同发现,中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上均呈现个体与社会两个向度。相较而言,我国大学生更加注重“法治”与“爱国”,国外大学生则倾向于关注“自由”与“公正”,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的社会价值导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在价值观养成上,中外大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成员和父母、利他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大学生侧重将直接性共同规范和社会性善举作为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基础和方式,国外大学生则更加关注差异性教育资源和个性化活动的作用。在效果评价上,中外大学生普遍将学校视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将良好品格培养视为最重要的方式,同时在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和政府举措赞同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持续关注社会导向与个体需求的同步满足,着力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联动,深入推进学校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