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2)
- 2023(13823)
- 2022(11444)
- 2021(10491)
- 2020(8362)
- 2019(19016)
- 2018(19091)
- 2017(36093)
- 2016(19579)
- 2015(21866)
- 2014(21589)
- 2013(21043)
- 2012(18965)
- 2011(17006)
- 2010(16801)
- 2009(15493)
- 2008(14704)
- 2007(12620)
- 2006(10919)
- 2005(9337)
- 学科
- 济(78447)
- 经济(78353)
- 管理(56503)
- 业(52704)
- 企(45379)
- 企业(45379)
- 方法(34995)
- 数学(29336)
- 数学方法(28932)
- 业经(22057)
- 中国(20287)
- 农(20106)
- 财(18693)
- 学(17348)
- 理论(15633)
- 地方(15575)
- 贸(13654)
- 贸易(13646)
- 农业(13524)
- 和(13257)
- 易(13165)
- 产业(12801)
- 制(12500)
- 技术(12157)
- 务(11975)
- 环境(11956)
- 教育(11940)
- 财务(11910)
- 财务管理(11892)
- 银(11752)
- 机构
- 大学(274804)
- 学院(273141)
- 管理(110948)
- 济(103136)
- 经济(100740)
- 理学(97048)
- 理学院(95972)
- 管理学(94206)
- 管理学院(93724)
- 研究(86841)
- 中国(63096)
- 京(57836)
- 科学(55198)
- 财(46713)
- 所(42079)
- 业大(40059)
- 农(39542)
- 中心(39530)
- 研究所(38687)
- 范(38297)
- 财经(38027)
- 师范(37979)
- 江(37827)
- 北京(36252)
- 经(34511)
- 院(31989)
- 州(31973)
- 农业(30977)
- 师范大学(30788)
- 经济学(30449)
- 基金
- 项目(192792)
- 科学(151668)
- 研究(144192)
- 基金(138555)
- 家(119600)
- 国家(118568)
- 科学基金(102687)
- 社会(89465)
- 社会科(84615)
- 社会科学(84597)
- 省(75874)
- 基金项目(73612)
- 教育(66389)
- 自然(66174)
- 自然科(64592)
- 自然科学(64579)
- 划(63642)
- 自然科学基金(63374)
- 编号(60704)
- 资助(56026)
- 成果(48895)
- 重点(42784)
- 部(41413)
- 课题(41216)
- 发(40867)
- 创(40585)
- 项目编号(38001)
- 创新(37624)
- 科研(36731)
- 大学(36168)
- 期刊
- 济(110585)
- 经济(110585)
- 研究(79141)
- 中国(48289)
- 学报(41962)
- 管理(39590)
- 科学(38536)
- 教育(36456)
- 农(35882)
- 财(34339)
- 大学(31644)
- 学学(29405)
- 农业(25529)
- 技术(23803)
- 融(20523)
- 金融(20523)
- 业经(19440)
- 经济研究(17949)
- 图书(17726)
- 财经(17616)
- 经(14957)
- 理论(13802)
- 问题(13760)
- 科技(13531)
- 实践(12908)
- 践(12908)
- 技术经济(12569)
- 业(12468)
- 商业(12303)
- 现代(12269)
共检索到38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巍
数字化学习港是探索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日益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开放教育理念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理念基础和实践基础,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是基于多元交互的数字化学习港理论研究的关键,而多元交互则是突破资源整合与应用瓶颈的核心途径。从资源整合与应用的需求来看,数字化学习港多元交互理论可分技术交互、服务交互、机构交互和教学交互四个维度,从平台、组织、资源和工具四方面重点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严冰
为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6月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简称:"数字化学习港"项目)。该项目作为纳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统一管理的教改项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组织,浙江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尧学
近年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的网络教育从1998年开始,经过八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步入规范化、正规化、注重质量的发展轨道。这是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文就今后网络教育的发展谈一些个人看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为民 丁新 施志毅 张燕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坚持的以示范点的应用示范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的路线,采用学校、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多单位的各种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强调研究成果应用性、实效性与示范性所取得的经验;重点介绍项目组借鉴"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的实践应用和采用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以及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研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小刚 靳素丽 王运武
近年来关于视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外已经有很大的进展,国内对此也日渐重视。本文在介绍教学视频内涵、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视频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类视频网站以及国内外名校视频公开课三者的概况和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发生的途径,针对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思路,以期为网络时代个性化学习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崔承耀
信息化社会的高度发展催生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生态空间。网络生态空间的持续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促进了学习的进步。从网络生态视角审视人类数字化学习的演进,国内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探讨了网络生态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理论的竞合,细致分析了网络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网络信息主体的学习行为、学习范式以及信息素养的影响。伴随着网络系统的更新换代,现实社会的人和网络世界的"人"迟早会合二为一,在网络空间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是未来数字化学习革命的方向。
关键词:
网络生态 网络空间 信息素养 学习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学习支持服务理论源于远程教育,但其理念对于社区数字化学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理论与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实际紧密结合,是构建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鉴于社区教育的实际,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特点体现在,支持服务对象具有复杂性、支持服务机构具有多元性、支持服务方式具有灵活性等三个方面,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可以分解为学习平台支持服务、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和学习方式支持服务。为优化支持服务体系,平台和资源建设需要突出整合性,课程和活动组织需要提高有效性,人力和智力支撑需要加强专业性。
关键词:
社区数字化学习 支持服务体系 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颖 祝长龙 任小倩
提升老年人的数字化学习适应力,对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实证调研发现,老年人对数字化学习地点、学习途径、学习设备、资源获取途径、内容类型、资源形式、学习时长、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均有一定偏好;视力障碍和缺少互动成为学习障碍;不同性别、不同层级学习区域、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数字化学习适应力部分指标上存在差异;老年人数字化学习内外部适应力均与数字化学习评价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应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数字化学习素养,开发便利的数字化学习操作平台,丰富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推进线上线下学习体验融合一体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其辉
根据网站学习平台的后台统计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原因主要是资源建设者囿于传统价值生产思维,视学习者为价值消耗者,单方面建设学习资源,忽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没有意识到学习者具有价值共创功能。进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创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之道。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以价值共创理论为指导,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创模型从明确需求、共同设计、建设资源、学习体验、到评价反馈五个环节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最终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价值共创的目标。
关键词:
数字化 学习资源 成人学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组第三课题组 施志毅
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实践,分析了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中的需求分析与反馈机制、资源整合与供应机制、条件保障与长效运行机制,论述了在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并体现教育公益性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学伟 朱昱 徐小丽
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催生了大量的碎片化应用。在这些繁多的碎片化应用中,微信拥有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本研究将微信和移动学习相结合,把虚拟交互延伸到现实交互,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搭建了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并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简述了此系统下的设计案例与实施过程,证明了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移动学习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国内移动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信 移动学习 微型学习 学习监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曹凤余
【专访背景】为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6年6月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简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严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天慧 郑勤华
本文对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从学习绩效指标、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学习者学习绩效的指标选择上,多数研究倾向于从学习者学习满意度的主观评价和学习者成绩的客观衡量两个方面来予以评估;大部分研究选择定量研究方法和推断统计的数据分析方法,而且更多的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对于影响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绩效的因素,研究结论差异比较大,比较一致的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对信息技术的态度、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计算机焦虑感、过去学习成绩、教学交互;没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学习风格、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将对提高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绩效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锦霞 钱小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元化理论的不断引入,数字化学习逐步过渡到了第二阶段,即eLearning 2.0时代。理论基石的演变意味着数字化学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引领着学习文化的发展以及学习范式的重构。理论基础的演变体现为新观点和新理论的引入,如弱连接理论、墙洞理论、联通主义理论等。学习文化的变革体现为"去教师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习范式的变革则体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共享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为主并采用生成性的学习模式。基于多元化理论以及Web2.0为技术基础的数字化学习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学习文化、理念和范式均发生了改变,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理论基础 学习文化 学习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洪波 杭成 马素萍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构建贴近社区居民需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开展好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共享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策略,应基于共享教育有关理念,围绕构建技术标准、构建内容、构建主体、构建机制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重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