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0)
2023(12101)
2022(10180)
2021(9385)
2020(7499)
2019(16983)
2018(16858)
2017(32195)
2016(17611)
2015(19810)
2014(20108)
2013(19393)
2012(18142)
2011(16497)
2010(16999)
2009(15851)
2008(15554)
2007(14322)
2006(13182)
2005(12290)
作者
(50600)
(41954)
(41709)
(39779)
(26932)
(20005)
(18993)
(16270)
(16148)
(15331)
(14314)
(14110)
(13681)
(13438)
(13438)
(12864)
(12530)
(12276)
(12150)
(12021)
(10823)
(10367)
(10226)
(9813)
(9493)
(9487)
(9416)
(9303)
(8667)
(8565)
学科
(71263)
经济(71158)
管理(50027)
(47142)
(36307)
企业(36307)
中国(26695)
(24684)
地方(22779)
方法(19218)
(19131)
业经(18077)
(17381)
农业(16241)
(15575)
数学(15560)
银行(15557)
数学方法(15238)
(15112)
(14697)
金融(14689)
(14465)
(13705)
(13484)
贸易(13471)
(13320)
(12983)
(12099)
理论(11909)
地方经济(11741)
机构
学院(247709)
大学(242632)
(102162)
经济(99672)
研究(91425)
管理(90019)
理学(74490)
理学院(73610)
中国(72390)
管理学(72365)
管理学院(71889)
(53297)
科学(53194)
(51884)
(46814)
中心(42101)
(41865)
(41820)
研究所(41351)
财经(38278)
(35925)
师范(35585)
北京(34636)
(34478)
(33411)
(33214)
业大(32895)
农业(31968)
(30339)
经济学(30317)
基金
项目(152162)
科学(119685)
研究(118692)
基金(106420)
(91333)
国家(90430)
科学基金(76953)
社会(74086)
社会科(70014)
社会科学(70003)
(61564)
基金项目(54463)
教育(54322)
(51197)
编号(50315)
自然(46176)
自然科(45081)
自然科学(45070)
自然科学基金(44207)
资助(43483)
成果(43442)
(38652)
课题(36930)
重点(34600)
(33086)
发展(31780)
(31673)
(31228)
(30777)
(30502)
期刊
(131198)
经济(131198)
研究(84343)
中国(60771)
(41594)
(39417)
教育(36696)
管理(36224)
学报(34012)
科学(32585)
(32140)
金融(32140)
农业(27692)
大学(26417)
学学(24461)
业经(23879)
技术(22430)
经济研究(20458)
财经(18908)
问题(17160)
(16450)
(13678)
(13293)
图书(12573)
(12436)
论坛(12436)
国际(12273)
世界(11910)
(11863)
现代(11720)
共检索到411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佶  余佳  
经济园区(开发区)与乡镇协同发展(简称"区镇联动")已成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新常态。尽管区镇联动模式有区镇分立、区镇合一、成立功能区域等不同形式,但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社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因此必须处理好多元主体间的行政协调、利益共享、社会共治等关键问题。以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三个领域为突破口探索区镇联动新机制,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革重中之重予以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艳骄  朱晶  
本文以全球四大乳业发达国家(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为代表,从奶牛养殖主体、乳制品加工主体、乳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三方面分析了乳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探寻国际乳业发达国家在提升乳业竞争力之路上的“他山之石”。本文分析发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四大乳业发达国家(地区)的乳业发展具有如下特征:(1)奶牛养殖主体循序渐进地向适度规模养殖主体演进,乳业发达国家注重培育优良的奶牛品种和适宜的奶牛养殖环境;(2)乳制品加工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逐渐整合,乳制品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3)不仅成立了健全的乳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还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乳业发展的保障作用。这些经验为中国推进乳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乳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中晓   陈韬   吴祯  
从多元主体(政府、企业、学研机构、其他市场主体)视角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熵权法+TOPSIS法+耦合度分析法”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总体上,中国各省份创新能力的梯队分布呈金字塔形;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各区域间差异大,区域内部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从创新主体来看,区域创新系统的四大主体创新能力都呈上升趋势,呈现政府、学研机构、其他市场三大主体创新支撑能力强而企业创新参与能力弱的状态;从耦合状态来看,中国四大创新主体之间耦合度还比较低,而且企业与其他3类主体的耦合度也比较低。因此,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应推动以区域为单位建设创新高地,推动区域内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娟  郑葵阳  谈在祥  
当前,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对徐州医科大学四个专业60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学校思政教育重视力度不够,思政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多元主体视角下应用型新医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明确育人共同目标,理顺以医德培养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关系;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探索科学合理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优化多元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朋辈示范效应,积极营造多元协同育人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振锋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即组织化程度低,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土地流转难,规模化进程缓慢;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人才缺口较大;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等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来保障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的土地规模、资金、人才、科技和政策等需求,以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振锋  
[目的]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分析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快速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军  李平  吴飞  
高职教育发展到当前这样一个规模相对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导的内涵建设期,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立足点越来越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工作,然而,如何形成良性运行的校企合作机制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认为,校企合作是一项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找到多元主体不同利益诉求下的利益平衡点,建立利益相关的依存型校企合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喜才  房风文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内容。京津冀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各有优势、各有所长,但发展很不均衡。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行业作用发挥不明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不深、高职院校发展不协调、科研引领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此,需要调动"政、行、企、校、研"等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政府统筹职能,增强行业指导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深高职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研究机构的科研引领能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慧琦  郑晶  
作为林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林下经济在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林农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现有研究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林下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新型林业经济主体视角下林下经济的发展策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是作为高效的林业组织形式,有力的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以福建省为例,在对福建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视角下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着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低、不同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视角下福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促进福建省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培育新型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加强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体系建设,做好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富永   孟妍  
环境保护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环境治理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从企业高管、地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多主体环境意识视角出发,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4—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绿色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该结论在考虑滞后效应、控制地区经济水平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对其中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最后,从企业高管、地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视角考察环境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政府、社会公众等主体的环境意识都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提升作用,这为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也拓展了企业绿色投资的研究视角。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艳楠  邓海雯  王磊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在多产业集聚发展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破坏问题,且极易忽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基于多元利益参与主体研究视角,引入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收益分成比例合作性参数,社区居民舆论监督影响社会性参数,及政府部门补贴惩罚政策性参数,构建一种多元参与主体视角下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演化博弈模型。全面研究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选择,分析参与主体利益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参与主体利益联结的均衡稳定选择及其存在条件。通过对不同利益策略组合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确立价值共创的演化路径及机制构建模式。研究发现,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政府部门进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价值共创的演化路径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生态旅游开发成熟阶段是最理想的阶段,同时分析每个阶段的产生原因并给出演化导向建议;适当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收益分成比例,吸引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形成合作开发联盟,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合作开发联盟的良性循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本文将城镇化引入到贫困理论模型中,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城镇化对贫困的基本影响,同时选取32个发展中经济体1992—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城镇化与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而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城镇化水平。在达到最优水平前,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当超过最优水平时,会产生过度城镇化问题,不利于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建设能够提高教育、健康、农业生产率,而教育、健康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有助于贫困的减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本文将城镇化引入到贫困理论模型中,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城镇化对贫困的基本影响,同时选取32个发展中经济体1992—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城镇化与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而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城镇化水平。在达到最优水平前,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当超过最优水平时,会产生过度城镇化问题,不利于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建设能够提高教育、健康、农业生产率,而教育、健康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有助于贫困的减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华  
当前小城镇的畸形发展,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错误理解所致,地方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小城镇发展一哄而上,重点不突出,并且其态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认为加强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规划意识教育;进一步深化规划和尊重规划的法律地位;吸纳广大居民参与、监督城镇建设;健全相关法规,确实加强对建设发展的管理,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发展小城镇的根本之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小军  李平  吴飞  
高职教育发展到当前这样一个规模相对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导的内涵建设期,如何形成良性运行的校企合作机制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校企合作是一项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应找到多元主体不同利益诉求下的利益平衡点,建立利益相关的依存型校企合作模式。为促进这一模式的良性运行,应实施以政府导向为主的牵引机制,以学校生存为压力的竞争机制,以企业利益为动力的激励机制,以行业干预为控制力的监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