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8)
2023(16098)
2022(13721)
2021(12835)
2020(10573)
2019(24353)
2018(24385)
2017(46863)
2016(25613)
2015(29010)
2014(29211)
2013(28720)
2012(26184)
2011(23691)
2010(23782)
2009(22203)
2008(21687)
2007(19714)
2006(17598)
2005(15727)
作者
(74534)
(62419)
(61759)
(58747)
(39301)
(29909)
(27832)
(24275)
(23684)
(22148)
(21191)
(20916)
(19758)
(19639)
(19317)
(18933)
(18552)
(18213)
(17778)
(17729)
(15454)
(15452)
(15054)
(14329)
(13997)
(13898)
(13806)
(13766)
(12581)
(12310)
学科
(101407)
经济(101259)
(79577)
管理(75485)
(58150)
企业(58150)
(49253)
方法(41898)
数学(35991)
数学方法(35592)
农业(32517)
业经(27353)
中国(26995)
(26923)
(25285)
(21499)
地方(19912)
(18299)
(18106)
贸易(18094)
(17635)
(17595)
银行(17589)
理论(16918)
(16824)
(16548)
金融(16540)
(16329)
财务(16250)
财务管理(16213)
机构
学院(366610)
大学(365680)
(146418)
管理(145846)
经济(143143)
理学(125692)
理学院(124372)
研究(122736)
管理学(122353)
管理学院(121692)
中国(94737)
(78056)
(74898)
科学(74551)
(69012)
(61695)
业大(59561)
农业(57710)
中心(57015)
研究所(55664)
(55508)
财经(54270)
(49297)
北京(48918)
(47428)
师范(46972)
(44405)
(43677)
经济学(42519)
财经大学(39979)
基金
项目(247254)
科学(194176)
研究(184405)
基金(178629)
(155047)
国家(153692)
科学基金(131967)
社会(115334)
社会科(108892)
社会科学(108863)
(97229)
基金项目(94899)
自然(84847)
教育(83656)
自然科(82820)
自然科学(82802)
自然科学基金(81329)
(80832)
编号(77320)
资助(72673)
成果(62990)
(54922)
重点(54624)
(52564)
课题(52280)
(51310)
(48652)
创新(47814)
国家社会(46998)
教育部(46832)
期刊
(169105)
经济(169105)
研究(109214)
中国(76824)
(74810)
学报(59051)
科学(53749)
(52594)
管理(52066)
农业(50415)
大学(45602)
学学(43036)
教育(41726)
(37454)
金融(37454)
业经(32048)
技术(31629)
财经(26669)
(24363)
经济研究(24335)
(22678)
问题(22601)
(19116)
理论(18650)
图书(18343)
科技(17481)
技术经济(17235)
实践(17020)
(17020)
现代(16731)
共检索到551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卢卢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王村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小农户融入电子商务大市场面临的主要困境: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小农户的市场地位不高、农产品品牌力不足等。因此需要政府、村社集体、农业合作社等多方主体从销售、流通、生产领域入为小农户整合式赋能,提升小农户的电商发展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颖  
小农户如何对接电商市场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田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小农户想要实现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需要整合式赋能。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衔接过程中需要解决市场需求、流通链以及消费者信任等问题,这与小农户的生产能力、流通能力与销售能力相关联。而村社集体、村庄精英以及政府作为外部力量能够为小农户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支持以提升小农户的电商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通过打造公共品牌,提升小农的销售能力;合作社通过社会化服务供给,提升小农的流通能力;村社集体通过生产优化,提升小农的生产能力。因此,小农户发展电商的需求存在多维性,需要具备生产、流通与销售等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协助。各方力量应通过整合式赋能从生产、流通以及销售等环节体系化地服务小农户,最终实现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创设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甘颖  
小农户与现代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所在,而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对接既有助于打破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壁垒,又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对陕西省眉县Z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地电商发展呈现出参与人数多、经营手段网络化、商品品质有保障等特点,电商的发展增加了小农户的经济收入,激发了乡村的社会活力,加剧了乡村的经济分化,打破了乡村内部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地方政府、村集体、乡村精英等多元主体的支持是实现小农户与电商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在中间发挥统合作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村集体的监督、乡村精英的社会化服务等三重机制共同作用,可有效突破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为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对接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以最大化的资源整合促使小农户与电商市场的有效对接。由此,考虑到当前电商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小农户与电商市场有效对接,需要不断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电商职业教育,引导各市场主体参与电商相关基础服务建设,加强相关监管部门对农产品的规范化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飞飞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电商经济逐渐展现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焕发经济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农户作为当前社会生产环节中最脆弱的一环,如何充分利用电商经济,快速融入农产品市场,实现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讨论电商经济赋能农户对接市场的作用,面临的难题以及解决措施,助力电商经济更好地适应并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王斯烈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至关重要。经过30多年发展,订单合同、专业合作等传统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模式蓬勃兴起,多种联结方式并存的混合模式日获青睐,农村一二三产业呈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与农产品的行业特性、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农户的素质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双方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当前要准确把握小农户的发展趋势,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自愿选择,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正向激励和失信名单机制,进一步优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伟  刘银轲  胡培奇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小农户因自身禀赋劣势面对新一轮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的“知识分隔”时边缘化程度加深,造成的“数字鸿沟”更日益影响稳定脱贫成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小农户弥合其与“信息富有者”间的“纵向数字鸿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田野调查,提出了面向稳定脱贫的小农户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选取多个案例,结合数字包容理论剖析和挖掘了信息赋能小农户实现数字包容背后的过程机理并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小农户、培育数字农民、建设数字乡村的途径。研究发现,信息赋能小农户的过程主要分为信息意识萌发、信息技能掌握、信息成效变现三个阶段。信息意识萌发阶段,应着力唤醒小农户信息使用意愿及主动性;信息技能掌握阶段,要开辟多种渠道增加获取信息使用技能的机会;信息成效变现阶段,要通过广泛参与发挥信息效能。三个阶段应采用不同策略进行信息赋能,才能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包容,促进稳定脱贫与共同富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构建合作社体系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一个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力图阐释合作社通过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赋能小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并从摆脱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两个维度探讨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可能限度。结果表明:(1)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小农户增收,但该增收效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即合作社具有赋能小农户增收,进而实现脱贫并防止返贫的显著作用,但尚不足以促进小农户实现共同富裕。(2)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时间再配置两种路径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以增加其家庭收入。(3)合作社内部不合理的分利秩序引致小农户增收的机会不平等是合作社赋能小农户有限增收的内在原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海兵   姚仁福  
构建合作社体系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一个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理论框架,力图阐释合作社通过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赋能小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并从摆脱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两个维度探讨合作社赋能小农户增收的可能限度。结果表明:(1)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小农户增收,但该增收效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即合作社具有赋能小农户增收,进而实现脱贫并防止返贫的显著作用,但尚不足以促进小农户实现共同富裕。(2)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时间再配置两种路径优化“土地-劳动”适配性以增加其家庭收入。(3)合作社内部不合理的分利秩序引致小农户增收的机会不平等是合作社赋能小农户有限增收的内在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承  
在我国既有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体制下,以"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使农民间接进入期货市场,是实现期货市场与"三农"有效对接的现实选择。在对吉林四平玉米期货订单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玉米、小麦和棉花三种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在发展期货订单农业中的利益相关方成本收益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消除农民合作组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限性"和农民合作组织与企业在合作参与期货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实现期货市场与"三农"有效对接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耀锋  张余慧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依据其对村庄社会的嵌入性差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分为内内生型与外生型两个基本类型。内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成于农村社会,与小农户有天然的社会文化关联,对小农户的带动行为源于二重动力,即一方面是谋取利润和促进发展的经济动力,另一方面是注重关系维护和文化价值的社会动力,两方面动力的整合使其带动行为兼具经济理性与社会属性。经营态势、政策支持及村庄的文化与利益关系影响两方面动力的强度、结构和稳定性。需对内生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的动力激发与政策支持,涵养其为农惠农理念,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功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阮荣平  姜瑞雪  曹娟娟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与重要主体,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论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县级宏观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小农户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型、新技术的采纳,进而对农户增收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分主体看,各类主体对小农户经营行为均具有较强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在产量、收入以及技术采纳等层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化肥、农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层面,除龙头企业外,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小农户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家庭农场,其次为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且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影响程度差异不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龙  姜安印  陈卫强  
小农户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加剧了乡村振兴主体的缺位。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角度展开系统性分析,尝试阐释小农户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效用均等化为解决小农户外流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视角,不同类型小农户融入乡村振兴的机理不同,为保证留守小农户与流动小农户获得同等效用,可从创造就业空间、拓展增收空间、营造公共服务空间三个维度探索有利于小农户振兴乡村的路径安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龙  姜安印  陈卫强  
小农户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乡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加剧了乡村振兴主体的缺位。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角度展开系统性分析,尝试阐释小农户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效用均等化为解决小农户外流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视角,不同类型小农户融入乡村振兴的机理不同,为保证留守小农户与流动小农户获得同等效用,可从创造就业空间、拓展增收空间、营造公共服务空间三个维度探索有利于小农户振兴乡村的路径安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孟菲   潘瑞   纪月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步入绿色发展轨道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江苏、吉林和四川3个省份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具有引领作用。从不同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引领效应来看,区域内耕种[100,500)亩的中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应最大,而其他类型规模化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果不明显;从引领不同规模小农户化肥减量效应来看,区域内[100,500)亩的中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对15亩及以下小农户化肥减量的引领效应最大。进一步研究表明,规模化经营主体促进了施肥新知识的传播和外溢,进而降低了小农户的化肥施用量;而限于规模门槛和附加成本,小农户采用施肥新技术的比例仅为6.3%和12.9%,这导致新型施肥技术的外溢效果不明显。由此,本文提出引导区域内农地连片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扶持适度规模化经营主体,引领小农户化肥减量;培育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升化肥减量效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宇鹏  武舜臣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要实现有机衔接,关键在于探索一种使农户受益和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激励相容的合约方式。本文分析了土地密集型种植业(粮食生产)、资本密集型养殖业和劳动密集型农业特色产业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实践。研究表明,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由土地规模经营到服务规模经营的转变,使农民能分享经营收入;"四位一体"的"正大模式"推动现代养殖项目"农民所有,企业经营",使农民能分享资产收入;产销直通的电商模式促进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使农民能直接获得消费者价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实践还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否走出大农场模式和小农场模式之外的新路,还需做出更多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