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9)
- 2023(11273)
- 2022(9144)
- 2021(8358)
- 2020(6670)
- 2019(15048)
- 2018(14805)
- 2017(25273)
- 2016(15427)
- 2015(17666)
- 2014(18306)
- 2013(16728)
- 2012(15328)
- 2011(13936)
- 2010(14291)
- 2009(12857)
- 2008(12580)
- 2007(11918)
- 2006(10600)
- 2005(9647)
- 学科
- 济(45237)
- 经济(45100)
- 管理(44389)
- 业(34303)
- 企(29285)
- 企业(29285)
- 教育(22593)
- 中国(21756)
- 财(15852)
- 制(15278)
- 农(14516)
- 理论(14025)
- 方法(13969)
- 业经(12285)
- 学(12034)
- 地方(11570)
- 教学(11534)
- 体(11411)
- 数学(11296)
- 数学方法(11100)
- 技术(9559)
- 银(9225)
- 银行(9207)
- 务(9022)
- 财务(8952)
- 财务管理(8927)
- 发(8852)
- 行(8841)
- 融(8833)
- 金融(8826)
- 机构
- 学院(204463)
- 大学(203058)
- 研究(71508)
- 济(69885)
- 经济(67802)
- 管理(67266)
- 理学(56310)
- 理学院(55550)
- 管理学(54350)
- 管理学院(53940)
- 中国(48539)
- 京(45296)
- 科学(41176)
- 财(38486)
- 范(37066)
- 师范(36769)
- 教育(35905)
- 江(35311)
- 所(35012)
- 中心(31896)
- 技术(31286)
- 研究所(31131)
- 农(29701)
- 师范大学(29668)
- 职业(29137)
- 北京(29133)
- 财经(28579)
- 州(27573)
- 业大(26657)
- 院(26527)
- 基金
- 项目(129711)
- 研究(107466)
- 科学(102851)
- 基金(86946)
- 家(73862)
- 国家(73031)
- 社会(64223)
- 科学基金(62157)
- 社会科(60273)
- 社会科学(60263)
- 教育(59117)
- 省(54992)
- 编号(48223)
- 划(46900)
- 基金项目(44449)
- 成果(43078)
- 课题(38954)
- 自然(36203)
- 自然科(35291)
- 自然科学(35280)
- 自然科学基金(34608)
- 资助(34405)
- 年(32824)
- 重点(31345)
- 制(30447)
- 部(30048)
- 发(29408)
- 项目编号(28775)
- 规划(28690)
- 性(28504)
- 期刊
- 济(84645)
- 经济(84645)
- 研究(71713)
- 教育(67119)
- 中国(62365)
- 财(31843)
- 学报(28996)
- 农(28266)
- 管理(26615)
- 技术(25080)
- 科学(24991)
- 大学(23931)
- 职业(21112)
- 学学(20440)
- 农业(19064)
- 融(17062)
- 金融(17062)
- 财经(14659)
- 技术教育(13833)
- 职业技术(13833)
- 职业技术教育(13833)
- 业经(13829)
- 坛(12936)
- 论坛(12936)
- 经(12707)
- 经济研究(12343)
- 图书(11409)
- 问题(10413)
- 业(9621)
- 发(9429)
共检索到333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依蔓 刘影
以多元主体协同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性理论、博弈理论等理论的指导,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教育质量内部管理机制、教育质量监督反馈机制、教育质量改进机制等,并从健全多元主体协同的教育质量管理组织和制度、搭建教育质量保障多元协同治理平台、强化多元主体协同的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落实高职院校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新宇
在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中,明确保障主体是构建机制的首要环节。在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区域政府、学校、专业的教育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之间对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认识和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必须要从多元融合的视角,对保障主体的类型、关系和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才能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主体类型 主体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必须构建一个立体、开放、多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可以从社会满意的外部指标去构建,亦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指标去构建,但是其关键是必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当前构建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应当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入手,着力做好状态数据分析、教学条件标准等六方面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实现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一璞
精准扶贫政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贫困事业的重大战略转型,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之下,我国推行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扶贫运行机制,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农户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遵循有利于扶贫对象发展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加强对精准扶贫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运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准确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要义,把握政策实施走向,探索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新宇
要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发展,需要构建符合不同区域教育发展实际、不同教育主体多元化质量诉求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确立基本观念、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并形成多元融合的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区域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保障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清泉 陈伟
通过分析省级学位委员会在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省级学位委员会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功能,以期加强省级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关键词:
省级学位委员会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付小倩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需要智库这一"独立的思想盒子"为其出谋划策,提供改革与发展的方案,而当下,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最佳行动方案无疑是走多主体协同建设的道路。从多主体协同建设的视角来看,提倡多主体协同建设是为了回应以往建设中的资政目标不明、研究队伍结构单一、和谐秩序不佳、协洽机制不畅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凝聚共识、整合优势、建章立制、疏通渠道,成为积极克服协同障碍、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职业教育智库 多主体协同 行动逻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曹新颖
在对我国SI住宅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I住宅的涵义及特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角色定位;根据角色职责及相互促进、制约关系,基于系统学和协同学理论,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多阶段、多参与主体、多目标和过程复杂的特征,建立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动力系统架构,明确影响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内外部动力,为制定促进SI住宅多主体协同的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国甫 梁丽芝
认为治理理论的主体多元性、手段多样性和目标至善性为改变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单一、功能式微的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建立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治理结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升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治理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易臣何 刘巨钦
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是独立学院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治理理论的逻辑契合域,其内在要求构建以利益相关者合力推进为核心内容的治理结构体系,根据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规划提出多元型治理、市场型治理、规制型治理的教育质量保障治理模型,并要求独立学院相机抉择,实现多维治理模型竞合。
关键词:
治理理论 独立学院 教育质量 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怀新 潘慧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荷兰为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育质量下滑问题,着力进行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改革,由此形成了国际上颇具代表性的四种高教质量保障模式之一。笔者试图对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形成及特征进行分析,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启示性建议。
关键词:
荷兰 高教 质量 评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华平
当今社会的突出矛盾是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是由我国转型期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尤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加大的今天,不得不反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方法。文章立足于上述现状,结合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办学经验,以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为核心,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智民 康芳
乡村治理的效度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之大计。以基层政府、村"两委"、乡村精英和普通村民等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治本之策。对当前乡村多元主体在合作共治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加以聚焦,以参与能力提升、共同利益塑造、治理制度建设和治理技术优化四大抓手为举措推进乡村善治进程,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多元主体 主体协同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琪 刘亚西 张菊霞 祝蕾
基于对2017年全国1298所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的分析,将高职教育"走出去"实践分为政府统筹推进型、企业需求驱动型和院校自主探索型三种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的"走出去"实践中,政府、院校、企业等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协同动力、协同方式略有差异,并拥有不同的优势、面临不同的困境。需要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明确政府、院校、企业在"走出去"实践中的主体关系,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合作平台,提高治理水平。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多主体协同 走出去 实践 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志荣
随着宏观经济由规模扩张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也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质量建设转型。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较低的教学质量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文章研究阐述了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意义,并从建构主义理论、共同治理理论和目标价值理论等理论角度深入揭示了多元融合式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多元融合式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原则、质量评价主体的优化路径、质量评估工作的多元化信息组织模式优化路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案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多元融合 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