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5)
- 2023(13871)
- 2022(12097)
- 2021(11453)
- 2020(9467)
- 2019(21501)
- 2018(21691)
- 2017(41479)
- 2016(22742)
- 2015(25498)
- 2014(25345)
- 2013(24554)
- 2012(22256)
- 2011(19900)
- 2010(19700)
- 2009(18354)
- 2008(17365)
- 2007(14997)
- 2006(13027)
- 2005(11025)
- 学科
- 济(83280)
- 经济(83159)
- 管理(65565)
- 业(60002)
- 企(50756)
- 企业(50756)
- 方法(38387)
- 数学(32686)
- 数学方法(32302)
- 农(23807)
- 财(22386)
- 中国(22160)
- 学(20146)
- 业经(19299)
- 地方(16814)
- 制(16608)
- 理论(16132)
- 农业(15364)
- 贸(15224)
- 贸易(15218)
- 易(14726)
- 和(14540)
- 务(14322)
- 财务(14247)
- 财务管理(14220)
- 环境(13659)
- 企业财务(13439)
- 技术(13335)
- 银(13040)
- 银行(12993)
- 机构
- 学院(311247)
- 大学(310700)
- 管理(123322)
- 济(116870)
- 经济(114154)
- 理学(107370)
- 理学院(106156)
- 管理学(104182)
- 管理学院(103642)
- 研究(102168)
- 中国(74899)
- 京(65988)
- 科学(65381)
- 财(53956)
- 农(52554)
- 所(51100)
- 业大(48560)
- 研究所(46798)
- 中心(46096)
- 江(44822)
- 财经(43529)
- 范(42050)
- 师范(41626)
- 农业(41287)
- 北京(41094)
- 经(39600)
- 院(37648)
- 州(36597)
- 技术(34544)
- 经济学(33743)
- 基金
- 项目(218427)
- 科学(170908)
- 研究(160916)
- 基金(156500)
- 家(136633)
- 国家(135469)
- 科学基金(115892)
- 社会(98991)
- 社会科(93518)
- 社会科学(93495)
- 省(86299)
- 基金项目(83455)
- 自然(76074)
- 教育(74337)
- 自然科(74267)
- 自然科学(74248)
- 自然科学基金(72886)
- 划(72531)
- 编号(67225)
- 资助(63767)
- 成果(54407)
- 重点(48639)
- 部(47368)
- 课题(46159)
- 发(45962)
- 创(45598)
- 创新(42360)
- 科研(41790)
- 项目编号(41441)
- 大学(40525)
- 期刊
- 济(128271)
- 经济(128271)
- 研究(88763)
- 中国(58471)
- 学报(51437)
- 农(48052)
- 科学(46180)
- 管理(44292)
- 财(40771)
- 教育(39176)
- 大学(38433)
- 学学(36126)
- 农业(33609)
- 技术(27137)
- 融(23414)
- 金融(23414)
- 业经(23083)
- 财经(20335)
- 经济研究(20230)
- 经(17285)
- 图书(17098)
- 业(16927)
- 问题(16342)
- 科技(15381)
- 版(14993)
- 理论(14975)
- 技术经济(14272)
- 商业(13965)
- 实践(13899)
- 践(13899)
共检索到44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惠乔 张鸣鸣 张道远
提升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以生物天然气为纽带的“粮—气—粮”循环农业具有改良土壤、节约资源、降低种粮成本等效用。本文以河南省商水县“粮气循环”实践为典型案例,在描述、总结“粮气循环”模式的做法和成效基础上,在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利益关系视角下,基于物质流动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各主体参与“粮气循环”的动力特征及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探讨多元主体开展“粮气循环”的可能性和条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环境政策是地方政府参与“粮气循环”的关键动力,经济收益则是农民和生物天然气企业参与的关键动力;“粮气循环”模式通过填补秸秆处理、社会化服务、清洁能源供给等产业链短板,实现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多元主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形成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生物天然气 提升耕地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青
本文选取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资本结构中各利益主体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作用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负债率对技术创新投资起到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增加,并且非国有控股企业比国有控股企业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投资的意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强 王玲 马金山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其行为主体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其主体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体系。文章从主体入手,认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三者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同时运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三者的利益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位一体,才能最终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行为主体 博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玻 朱喜旺
文章界定了公共项目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构成,绘制了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关系网,并以此得出公共项目各利益主体价值量的大小虽不是完全受政府项目公司价值量的大小而决定,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项目公司决策及管理的影响,其价值量大小与公共项目价值、项目公司价值量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据此得出了公共项目的价值模型。此模型说明了面向多元利益主体的公共项目需要把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因素加以考虑,只有对各种利益主体利益兼顾与均衡,实现其价值,才有利于公共项目长期价值的创造和促进公共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葛娅男
近年来我国乳业发展迅速,但是原料乳产量增长的速度一直滞后于加工乳品企业需求增长的速度,这主要源于我国原料乳生产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奶牛养殖模式落后,散户养殖所占比重大,效率较低的原料乳生产成为引发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和制约乳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对原料乳生产模式进行了重新划分,通过影响乳业生产发展的自身条件及外部动力研究探寻其演化的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原料乳生产模式的演化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艳楠 邓海雯 王磊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在多产业集聚发展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破坏问题,且极易忽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基于多元利益参与主体研究视角,引入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收益分成比例合作性参数,社区居民舆论监督影响社会性参数,及政府部门补贴惩罚政策性参数,构建一种多元参与主体视角下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演化博弈模型。全面研究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选择,分析参与主体利益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参与主体利益联结的均衡稳定选择及其存在条件。通过对不同利益策略组合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确立价值共创的演化路径及机制构建模式。研究发现,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政府部门进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价值共创的演化路径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生态旅游开发成熟阶段是最理想的阶段,同时分析每个阶段的产生原因并给出演化导向建议;适当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收益分成比例,吸引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形成合作开发联盟,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合作开发联盟的良性循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爱军
企业要建立牢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调整过程是否真正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受到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企业治理不仅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是对企业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治理机制能从各方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得到良好的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小将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多利益主体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奔 温亚利 薛永基
盈余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完善,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能否实现成功运转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林业专业合作社各利益主体在盈余利益分配上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针对传统Shapley值法只考虑贡献率的特点,考虑到林农、投资者、经营者与公司承担风险性大小的差异,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改进的Shapely值法,并通过具体算例对改进Shapely值法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
林业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合作博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绿林 陈志远 白焓斌 郑其中 赵令卿
传统就医过程中存在报销流程烦琐、就医看诊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医保信用无感支付成为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提高支付效率、改善患者医保服务利用便捷性的方式之一。然而,现阶段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中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仍处于普遍公私合作的“合作博弈”模式,影响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实施的效果。因此,文章通过对多元利益主体间合作博弈关系的分析,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构建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多元利益主体从合作博弈到激励相容的实现路径,形成“合作约束、激励分配、监督问责”的三维机制,促进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体系的构建及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王敦 周旺
应然的教育状态跨越至实然的教学状态是一种内生性的教育发展表征。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生性的核心指标、教学模式衔接内部结构性错位、多元治理结构中多元主体治理复位等三个层次的内生性诉求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中高职衔接中政府、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等各利益主体的辩证关系。并以各主体利益博弈和融合域为逻辑基点,确立了构建中高职衔接多元治理的路径框架,包括做好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教育资源分配;加强内在衔接要素的对接、构建衔接实施平台;鼓励企业实施主体介入、多层次参与衔接项目;以教学模式衔接为内核,规范各要素结构性标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越 曾先 刘钊宇 董生忠 姜宇婷
【目的】揭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下的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的决定因素,对于缓解耕地粮食生产和经济收益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和三方演化博弈理论,对辽宁省不同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区下各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数值仿真,进而获得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的决定因素。【结果】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辽宁省耕地非粮化率和非粮化面积曲线呈周期性波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非粮化率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面积减少明显。(2)政策执行水平、地方政府发放的政策补贴、农户收益是辽宁省耕地非粮化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决定因素。(3)在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3种均衡情景中,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水平对三方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起主导作用,工商资本的策略选择对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的落实有关键影响。【结论】耕地非粮化是一个多方利益主体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不同空间分区下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和决定因素差异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有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上升,旅游业成了在现代繁忙城市生活之余闲暇放松的热门方式,尤其是乡村旅游更为人津津乐道,农家乐、民宿、乡村家常菜等吸人眼球。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经济体系。关于乡村旅游系统主体如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等问题有待多方面协调治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现状、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途径、各主体协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系统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展开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萍 辛大楞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出口-生产率关系的多元情形,通过对Melitz和Redding(2015)分析框架的拓展,揭示了"出口生产率悖论"条件下一国的贸易利益。即使出口企业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贸易开放也显著提高了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和一国总贸易利益,但是在"Melitz情形"下的总贸易利益大于"悖论情形"。我们通过对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统计数据库数据,检验了出口-生产率关系的多元情形对中国贸易利益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显著悖论行业内企业是否出口的决策可能成为抑制中国贸易利益持续提升的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