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4)
- 2023(12842)
- 2022(11239)
- 2021(10437)
- 2020(8740)
- 2019(20082)
- 2018(20017)
- 2017(38876)
- 2016(20854)
- 2015(23588)
- 2014(23544)
- 2013(23286)
- 2012(20874)
- 2011(18769)
- 2010(18675)
- 2009(17417)
- 2008(17097)
- 2007(14858)
- 2006(13135)
- 2005(11718)
- 学科
- 济(80623)
- 经济(80503)
- 管理(70061)
- 业(64051)
- 企(55746)
- 企业(55746)
- 方法(36824)
- 数学(31476)
- 数学方法(31109)
- 财(23150)
- 农(21254)
- 中国(20362)
- 业经(19517)
- 制(19237)
- 学(16772)
- 贸(16136)
- 贸易(16130)
- 地方(15898)
- 易(15704)
- 务(14829)
- 财务(14751)
- 财务管理(14722)
- 理论(13977)
- 企业财务(13858)
- 和(13623)
- 农业(13472)
- 环境(13448)
- 体(13294)
- 银(13162)
- 技术(13130)
- 机构
- 大学(297415)
- 学院(296275)
- 管理(121834)
- 济(115762)
- 经济(113188)
- 理学(105799)
- 理学院(104685)
- 管理学(103041)
- 管理学院(102502)
- 研究(94289)
- 中国(70166)
- 京(62935)
- 科学(57834)
- 财(55558)
- 所(46137)
- 财经(44216)
- 农(43242)
- 业大(42987)
- 江(42653)
- 中心(42362)
- 研究所(41806)
- 经(40018)
- 北京(39557)
- 范(37808)
- 师范(37494)
- 州(34773)
- 院(34579)
- 经济学(34002)
- 农业(33695)
- 财经大学(32866)
- 基金
- 项目(203971)
- 科学(161006)
- 研究(151087)
- 基金(148410)
- 家(127996)
- 国家(126949)
- 科学基金(110358)
- 社会(95041)
- 社会科(90070)
- 社会科学(90049)
- 省(79801)
- 基金项目(79076)
- 自然(71931)
- 自然科(70239)
- 自然科学(70226)
- 自然科学基金(68946)
- 教育(68885)
- 划(66580)
- 编号(62020)
- 资助(60794)
- 成果(50067)
- 重点(44860)
- 部(44832)
- 创(42890)
- 发(42608)
- 课题(42247)
- 制(40767)
- 创新(39970)
- 教育部(38881)
- 项目编号(38847)
- 期刊
- 济(127927)
- 经济(127927)
- 研究(88168)
- 中国(55605)
- 管理(46164)
- 学报(44416)
- 财(42815)
- 科学(41267)
- 农(39546)
- 大学(34216)
- 教育(32398)
- 学学(32094)
- 农业(27382)
- 技术(25806)
- 融(24262)
- 金融(24262)
- 业经(22193)
- 财经(21256)
- 经济研究(20228)
- 经(17985)
- 问题(16372)
- 理论(15258)
- 图书(15255)
- 科技(14546)
- 实践(14078)
- 践(14078)
- 商业(13984)
- 业(13848)
- 技术经济(13789)
- 现代(13522)
共检索到429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翔 张群
目前,针对供应链协同度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单制造商与单供应商之间,为将协同度问题更为一般化,现将供应链协同问题扩展到多供应商、单制造商与多经销商情景中。基于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的角度,以制造商为主导,从多经销商、单制造商、多供应商与供应链稳定性四个维度构建供应链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作为供应链子系统的序参量,运用协同学理论的有序度方法分析供应链子系统的协同性及供应链整体系统的协同度。实例分析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和协同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针对协同测度结果提出了供应链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海 时洪浩
目前,众多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试图通过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实现快速响应的市场目标。为此采用随机需求下两阶段供应链的协同程度的度量方法,建立两阶段供应链的博弈模型,导出供应链的最优收益的计算公式,并就三个常见的协同机制对其协同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是完全协同的供应链协同机制。实证研究指出,批发价契约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协同。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度 协同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申成然 熊中楷 彭志强
研究了专利完善市场受专利保护下原制造商授权经销商再制造的特殊闭环供应链。采用提成制许可策略,建立了在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情形下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求得不同情形下的最优决策和均衡收益。结果表明,再制造所带来的成本节约是闭环供应链中再制造活动最直接的经济动力,原制造商通过收取专利许可费来分享再制造带来经济效益,利用收益-费用分享契约,可以实现专利相关闭环供应链的整体协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黎瑶 唐飞
将专利授权经销商再制造纳入双渠道协调研究中,利用博弈论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经销商组成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合作独立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未达到最优,为此设计了一个两部收费契约来有效协调双渠道闭环供应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茂康 林盼盼 王强
针对经销商从事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协调问题,考虑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不同,本文构建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模式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分散决策会造成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效率损失;消费者接受度对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各方的最优决策及利润具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收益共享—费用分担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和效率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协调机制对闭环供应链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茂康 林盼盼 王强
针对经销商从事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及协调问题,考虑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接受程度不同,本文构建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模式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研究发现,分散决策会造成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效率损失;消费者接受度对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各方的最优决策及利润具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收益共享—费用分担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和效率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协调机制对闭环供应链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丽霞 徐琪 刘续
文章主要以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综述研究此情况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与协调问题。在多制造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如何选择契约实现各自的最大利润并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协调,对协调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改进供应链绩效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供应链竞争研究、供应链契约研究以及供应链协调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今后关于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及协调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博弈论、最优化理论、系统仿真等理论方法,针对多制造商竞争下的供应链契约选择和协
关键词:
多制造商竞争 供应链契约 供应链协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保玲
本文从经销商视角界定了渠道绩效的概念,并依据认知评价理论提出了权力运用与经销商绩效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威胁策略的使用,对经销商绩效有消极影响;而建议策略与许诺策略的使用,则对经销商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永清 刘雅慧 马婧萌 郭强
在闭环供应链视角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RT-CLSC中制造商和经销商签订的激励合同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制造商可以均衡在销售和回收方面的激励强度,以达到刺激中小型经销商进行回收的目的;(2)制造商应采用固定支付的策略以保证经销商在回收方面的努力程度;(3)可以选择延长委托代理合约的方式刺激经销商在回收方面更加努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乔艳芬 舒良友
当今社会的市场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好坏已经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强弱产生重要影响。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供应链成员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其关系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关系好坏的取决于合作中的供给产品、技术能力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作用,明确了在每一方面又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且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存在着差异,这些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供应链上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关系,最终决定了供应链运行的好坏。
关键词:
供应链 核心企业 合作关系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玉文
经销商是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经销商在整个供应链中作用和定位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经销商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建立有效的经销商管理系统。
关键词:
供应链 经销商管理 管理系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东升 陈国华
本文利用合作博弈的方法,研究了"多供应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成员的合作及利益分配问题。由于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之间相互竞争时产生的利益是无效率的,供应链成员只有合作形成大联盟才能保证整体和成员局部利益更优。本文分析了大联盟的可行性,给出了相应的稳定利益分配方案。结果表明,零售商加入由供应商组成的"协作"联盟,是实现供应链各方利益最优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供应链 利益分配 合作博弈 联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月龙 周立新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从共性技术外部性、后续商业开发及政府支持方面分析了供应商面向多制造商技术研发决策演化及机理。研究表明:共性技术外部性使得博弈演化稳定于由研发不同技术供应商共存的均衡,研发损益参数对均衡有显著影响;共性技术后续商业开发难度对供应商研发决策的影响依其外部性强弱而定,随着后续开发难度增加,外部性较强促使供应商研发专用技术,反之则研发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激励着供应商研发共性技术,而技术支持对供应商研发行为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根据上述结论,得出供应商技术研发决策四象限分析矩阵,并根据共性技术所处象限,从补贴、技术和其他支持视角提出权变运用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引导供应商技术研发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许丽霞 徐琪 刘续
供应链竞合博弈下,考虑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占优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研究竞合博弈下供应链批发价契约,以及合作博弈下进一步考虑单制造商和多制造商分别与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中达到供应链系统协调的收益共享契约,分析了产品竞争强度对合作和竞争关系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各方收益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竞合博弈下供应链批发价契约即使合作也不能达到供应链协调,合作博弈下单制造商与零售商基于收益共享的合作能达到供应链协调,而零售商与多制造商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合作,将随着产品竞争强度的增大而转为与单制造商合作,合作的达成和终止由零售商占主导决策。
关键词:
多制造商 竞合关系 博弈分析 供应链契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宋兆宇 孙秉珍 赵可彤
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参股组成股权联盟提升收益和竞争力来应对多变的环境成为企业股权改革的趋势。在实际管理实践中,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通过参股战略以改善各自绩效从而提升供应链效率。本文考虑在线性市场需求环境下,构建了由供应商A与制造商B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供应商A对制造商B实施参股战略的供应链模型。引入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讨论分散式与集中式情况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决策。研究表明,供应商A对制造商B参股不能消除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基于此设计了收益共享和线性转移支付的协调契约。该契约通过调整批发价使供应商A与制造商B以任意比例分配系统利润,使供应链完美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