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5)
- 2023(11780)
- 2022(10564)
- 2021(9954)
- 2020(8297)
- 2019(18944)
- 2018(18947)
- 2017(36100)
- 2016(19599)
- 2015(21930)
- 2014(21453)
- 2013(20955)
- 2012(18664)
- 2011(16635)
- 2010(16473)
- 2009(15210)
- 2008(14362)
- 2007(12242)
- 2006(10538)
- 2005(8873)
- 学科
- 济(71861)
- 经济(71779)
- 管理(56426)
- 业(52426)
- 企(45136)
- 企业(45136)
- 方法(34867)
- 数学(30012)
- 数学方法(29569)
- 农(19088)
- 财(18375)
- 中国(18290)
- 业经(17082)
- 学(16502)
- 地方(14667)
- 理论(13703)
- 贸(12939)
- 贸易(12930)
- 制(12842)
- 农业(12706)
- 易(12536)
- 和(12370)
- 务(12340)
- 财务(12274)
- 财务管理(12256)
- 技术(11833)
- 环境(11701)
- 企业财务(11583)
- 划(10796)
- 教育(10767)
- 机构
- 学院(266313)
- 大学(266147)
- 管理(108248)
- 济(97921)
- 经济(95575)
- 理学(94710)
- 理学院(93683)
- 管理学(91894)
- 管理学院(91428)
- 研究(83920)
- 中国(61030)
- 京(56185)
- 科学(54989)
- 财(44399)
- 所(41395)
- 农(41380)
- 业大(41295)
- 中心(38232)
- 研究所(38042)
- 江(36970)
- 财经(36220)
- 范(35644)
- 师范(35297)
- 北京(35119)
- 经(32940)
- 农业(32550)
- 院(31031)
- 州(30947)
- 技术(29580)
- 师范大学(28384)
- 基金
- 项目(189724)
- 科学(148400)
- 研究(138887)
- 基金(136138)
- 家(118350)
- 国家(117338)
- 科学基金(101272)
- 社会(84870)
- 社会科(80276)
- 社会科学(80257)
- 省(75476)
- 基金项目(72859)
- 自然(67406)
- 自然科(65836)
- 自然科学(65823)
- 自然科学基金(64576)
- 教育(64450)
- 划(63273)
- 编号(58073)
- 资助(56073)
- 成果(46193)
- 重点(42194)
- 部(40723)
- 发(39846)
- 创(39682)
- 课题(39560)
- 创新(36874)
- 科研(36440)
- 项目编号(36188)
- 大学(35451)
- 期刊
- 济(104257)
- 经济(104257)
- 研究(74583)
- 中国(46684)
- 学报(43063)
- 科学(39147)
- 管理(39091)
- 农(37388)
- 财(33049)
- 大学(32353)
- 教育(32348)
- 学学(30430)
- 农业(26778)
- 技术(23717)
- 业经(18709)
- 融(18611)
- 金融(18611)
- 经济研究(16634)
- 财经(16291)
- 图书(15419)
- 科技(13814)
- 经(13751)
- 业(13381)
- 理论(13148)
- 问题(13005)
- 版(12427)
- 实践(12345)
- 践(12345)
- 技术经济(12226)
- 现代(11899)
共检索到372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浩 傅强 王艺颖
设计有效激励合约一直是治理委托代理合作的关键。将代理人的努力投入和拆台两种行为同时纳入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比较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平均支付激励合约、锦标赛激励合约和两者的混合激励合约对代理人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激励合约是一种比平均支付激励合约和锦标赛激励合约更为有效的激励合约,它能有效治理"平均支付带来搭便车、锦标赛激励导致拆台"的代理人行为取向难题;混合激励合约的有效性取决于平均支付激励合约中的产出分享比例和锦标赛激励合约中的报酬差距这两个关键变量;数值模拟分析显示,在相对低报酬差距情形下,能找到最优产出分享比例并最大化委托人的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国栋 万昆
针对多个代理人之间存在多种关系———竞争、合作和中立的情况,建立了信息对称和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多代理人行为选择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与模拟计算分析多关系条件下多代理人的行为选择和委托人的最优选择或激励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对称条件下,员工薪酬与员工间的竞争程度无关,但合作关系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员工间关系影响其薪酬和企业利润,合作关系下的企业总收益比其他关系下的企业收益高,员工间的合作关系会影响并提高处于其他关系下员工的努力程度。最后提出:企业面对多员工管理问题时应尽量构建合作的工作环境,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志强
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问题关系企业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除了完善年薪制,应适当增加股权激励、晋级激励和荣誉激励,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企业家 激励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谷水亮 鞠彦兵 马海燕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对代理的激励和约束影响双方的利益,而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使问题更为复杂。为此,建立了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对代理的激励和约束如何影响双方利益的博弈模型。基于该模型,可以定量和定性地分析影响双方签订的合同的因素,因此可以获得一个最优的激励合同。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曹均华 邢炜 俞自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咏华
公司治理效率主要是指出资人有效解决代理人行为问题。现代企业一般通过建立经营者选择机制、经营者激励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信息监督机制等方式来克服代理人行为。本文把激励机制和信息监督机制结合起来,提出委托人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激励,建立让代理人“说真话”的机制,让代理人主动说出事关公司运行的关键信息。本文在现有理论框架基础上,增加信息激励这一变量,构建了新的分析委托一代理问题的博弈模型,并成功得出了满足让代理人说出信息的条件: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提高代理人工资合同中的变动工资系数,使代理人的变动工资系数大于他成本上升程度系数,或者说,使代理人分享企业利润的比例足以弥补他披露信息的成本。信息激励...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信息激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当前我国保险代理人中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行为,本文运用霍姆斯特姆和米尔格罗姆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保险代理人的佣金制度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对保险代理人的薪酬激励不应单纯地重视业务数量,而应促其重视业务质量,最后给出相关激励机制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荣 张同建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是实现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有效方式。知识理论中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宏观理论领域,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应用性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但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前提下的完全合约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不存在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形式,通过对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均衡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不完全合约的互惠性激励措施在隐性知识转移活动中更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知识转移 激励理论 模型 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雷 张劲松
在保险消费中,由于保险消费者和保险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保险代理人的违规行为,保险公司必须改变传统激励方式来进一步保障保险消费市场的规范有序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多任务多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设计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应从保单数量、服务质量和竞争排名及信用评级三个任务的角度考虑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如何进行公平有效的激励,以制度来约束和激励保险代理人要尊重并积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词:
保险消费 保险代理人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蒲勇健 宋军
如何有效激励银行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努力工作,是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均急需解决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当期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当期和长期剩余索取权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论证了当前股份制银行普遍实行的当期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缺陷,给银行委托人的利益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还不如支付给代理人一个固定报酬。最后,设计两种科学的激励机制,即经济增加值和部分资产所有权安排。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代理人 激励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净 汪贤裕
文章分析了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分销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既存在契约签订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又存在契约签订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一情况下,制造商对分销商的类型甄别及努力激励的机制设计问题。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制造商可以通过努力收益分享的方式激励销售商投入最优的努力水平,进而规避道德风险行为。②制造商通过设计一组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达到甄别分销商类型的目的,但必须支付给高销售能力分销商一定的租金。③高销售能力分销商的销量水平不存在扭曲,而低销售能力分销商的销量水平向下扭曲,其原因在于制造商降低给低销售能力分销商规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旻
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均衡分析,探索监督和激励在克服委托代理弊端时候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监督和激励机制更加有效。进一步以经理股票期权为例,探讨作为一种长期股权激励方式,经理股票期权如何使得理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达到(激励,努力)这一纳什均衡的。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建议,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博弈 监督 激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公有企业代理人激励与渎职行为分析与对策徐幼民公有企业无论采用何种具体形式,公有本身就决定了企业必定由代理人代行所有者职能。在现代公有企业中,代理人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参加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可称为经营代理人;另一类主要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松贤 冯英浚
本文提出根据管理有效性和管理贡献率的研究,能够定量测算代理人的有效努力程度,并根据测算结果建立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最优激励合同。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管理有效性 管理贡献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军
利用股票期权对代理人进行长期激励是国外企业的一种普遍做法, 它能促使代理人与股东目标统一,从而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我国上市公司代理人缺乏长期激励由来已久,国外的“股票期权计划”对我国而言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外股票期权的运作情况,并对其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股票期权 道德风险 股票期权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