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7)
- 2023(13464)
- 2022(11462)
- 2021(10632)
- 2020(9044)
- 2019(20759)
- 2018(20561)
- 2017(40307)
- 2016(21650)
- 2015(24256)
- 2014(23929)
- 2013(23973)
- 2012(21696)
- 2011(19198)
- 2010(19163)
- 2009(17712)
- 2008(17526)
- 2007(15381)
- 2006(13496)
- 2005(12086)
- 学科
- 济(92759)
- 经济(92649)
- 业(92190)
- 企(83456)
- 企业(83456)
- 管理(78512)
- 方法(43363)
- 数学(34078)
- 数学方法(33767)
- 农(31711)
- 业经(30826)
- 财(30047)
- 务(22204)
- 财务(22145)
- 财务管理(22121)
- 农业(21046)
- 企业财务(20936)
- 贸(20836)
- 贸易(20830)
- 中国(20789)
- 易(20360)
- 技术(19578)
- 和(17388)
- 理论(17261)
- 制(17129)
- 划(16347)
- 地方(16193)
- 策(15526)
- 学(15422)
- 环境(13440)
- 机构
- 学院(310560)
- 大学(305869)
- 管理(132584)
- 济(127624)
- 经济(125137)
- 理学(114793)
- 理学院(113707)
- 管理学(112188)
- 管理学院(111639)
- 研究(94685)
- 中国(73584)
- 京(64658)
- 财(58282)
- 科学(57639)
- 农(50518)
- 财经(46963)
- 所(46472)
- 业大(46035)
- 江(45248)
- 中心(43179)
- 经(42743)
- 研究所(42021)
- 北京(40377)
- 农业(39764)
- 经济学(36856)
- 范(36768)
- 州(36588)
- 师范(36467)
- 商学(35973)
- 商学院(35620)
- 基金
- 项目(209823)
- 科学(166493)
- 研究(156201)
- 基金(153397)
- 家(131518)
- 国家(130332)
- 科学基金(114486)
- 社会(98868)
- 社会科(93825)
- 社会科学(93799)
- 省(82583)
- 基金项目(82138)
- 自然(74485)
- 自然科(72781)
- 自然科学(72767)
- 自然科学基金(71512)
- 教育(69939)
- 划(67456)
- 编号(64247)
- 资助(62753)
- 成果(49979)
- 部(46122)
- 创(46027)
- 重点(45566)
- 发(44459)
- 课题(42436)
- 业(42378)
- 创新(42193)
- 国家社会(40087)
- 项目编号(40060)
- 期刊
- 济(141859)
- 经济(141859)
- 研究(89657)
- 中国(53362)
- 管理(52092)
- 农(47119)
- 财(46971)
- 学报(43154)
- 科学(41884)
- 大学(33442)
- 农业(33432)
- 学学(31663)
- 教育(28779)
- 技术(28759)
- 业经(26654)
- 融(24535)
- 金融(24535)
- 财经(22732)
- 经济研究(21803)
- 业(19630)
- 经(19405)
- 问题(18728)
- 技术经济(17788)
- 现代(15880)
- 商业(15287)
- 理论(15212)
- 科技(14993)
- 贸(14925)
- 财会(14612)
- 图书(14533)
共检索到449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兵 李冬阳
多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多产品企业假定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同时强调企业间和企业内的自我选择机制,基于此框架剖析多产品企业内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于解读出口增长的微观异质性力量和诠释出口贸易利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基于多产品企业假定的异质企业贸易理论予以梳理;然后,从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和企业内产品转换行为两个角度对相关经验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最后,基于对文献的总结与评述,我们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并从中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多产品企业特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产品企业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主导力量;产品转换行为成为出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对于单一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出、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盈利能力;产品特质、企业特征、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品转换行为选择;产品转换伴随着可观测到的企业绩效改变。
关键词:
出口 多产品企业 产品转换 资源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傅佳莎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多产品企业特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多产品企业是中国出口企业的主导力量;产品转换行为成为出口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多产品出口企业相对于单一产品企业拥有更高的产出、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盈利能力;产品特质、企业特征、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品转换行为选择;产品转换伴随着可观测到的企业绩效改变。
关键词:
出口 多产品企业 产品转换 资源配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多产品企业选择产品范围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基于20002005年的海关和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增加;进而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理论和实证验证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与市场份额和生产率的关系,
关键词:
多产品企业 生产率 产品范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国华 夏帆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从两个互补的方面揭示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行为模式,一方面考察了企业生产率与加权出口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发现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具有类似的出口模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的广度和深度正相关。另一方面在深入分析出口目的地市场规模和国外竞争程度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影响后发现,更大的市场规模、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企业相对集中于出口在当地市场具有核心优势的产品。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中国出口企业还缺乏全球性核心产品,这是中国在目前仍是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和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多产品企业选择产品范围时的资源配置问题。基于2000~2005年的海关和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增加;进而企业的出口产品范围与企业的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理论和实证验证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与市场份额和生产率的关系,试图给政府宏观层面的贸易政策设计和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
多产品企业 生产率 产品范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腾龙
基于企业内产品间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之间的关系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竞争策略。结果发现,质量竞争策略和成本竞争策略均存在于我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中,但是采取质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在企业数量和企业绩效上都明显优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的企业。行业层面识别结果表明,近60%的行业显著采取质量竞争策略,只有7.33%的行业显著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结合行业属性发现,产业链上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低的行业倾向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产业链中下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高的行业倾向于采取质量竞争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田子凤
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6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数据对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的产品转换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分析了以最终产品关税以及中间投入品关税水平下降为主要形式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进行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上,大量企业存在产品转换行为,以关税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企业的产品转换行为确实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李涛 袁亦宁
本文以Mayer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因子加入到模型中,首次分析了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使用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关税水平的下降加剧了企业产品组合的"倾斜效应",使得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更多地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组合 贸易自由化 多产品出口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学锋 王胜 陈勇兵
本文克服了单一产品企业假定的严重缺陷,基于新近发展的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全面系统地刻画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产品范围的特征性事实,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经济力量。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在2000~2005年间,中国出口增长的大约44%来自企业内的扩展边际,集约的边际不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总体层面、分企业所有权属性和贸易方式的不同回归结果,都揭示了影响中国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经济力量的稳健性。我们的研究,重新诠释了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李涛 袁亦宁
本文以Mayer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因子加入到模型中,首次分析了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使用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关税水平的下降加剧了企业产品组合的"倾斜效应",使得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更多地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组合 贸易自由化 多产品出口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戚建梅 洪俊杰 仪珊珊
如何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种类数与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会影响企业的生存。文章首先构建了多产品出口产品种类数与核心产品集中度对企业生存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但是多产品出口的产品种类数却不是多多益善。在产品种类数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产品种类数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增加产品种类反而会加大企业的生存风险。在既定产品种类的前提下,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会增大企业的生存风险,企业应适当地分散出口产品,尤其是大规模企业、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与竞争相对不激烈行业中的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戚建梅 洪俊杰 仪珊珊
如何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种类数与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会影响企业的生存。文章首先构建了多产品出口产品种类数与核心产品集中度对企业生存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匹配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但是多产品出口的产品种类数却不是多多益善。在产品种类数低于某个临界值时,多产品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产品种类数高于这个临界值时,增加产品种类反而会加大企业的生存风险。在既定产品种类的前提下,出口核心产品集中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王蕾 李建琴
本文拓展了Mayer等的多产品理论模型,在多产品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创新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了外部需求变动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生产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外部需求扩张对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生产率门槛,高生产率企业可以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低生产率企业则降低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外部需求扩张通过规模效应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企业创新,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分别随企业生产率提高而强化和弱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具有普遍性,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在外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的生产率门槛较低。本文为多产品企业有效应对外部需求变动、制定合理创新决策和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陆蒙华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框架,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刻画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进一步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对多产品企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产品出口企业主导了中国的出口增长,贸易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扩展边际为主,而对企业内二元边际都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必须由集约边际尽快转向扩展边际,同时,出口激励措施的制定应更多着眼于降低市场进入成本,为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