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0)
- 2023(9619)
- 2022(7382)
- 2021(6531)
- 2020(5537)
- 2019(12356)
- 2018(12307)
- 2017(24231)
- 2016(12776)
- 2015(14445)
- 2014(14611)
- 2013(14156)
- 2012(12440)
- 2011(10696)
- 2010(10937)
- 2009(10457)
- 2008(10830)
- 2007(9867)
- 2006(8816)
- 2005(8478)
- 学科
- 业(74742)
- 企(69440)
- 企业(69440)
- 济(60560)
- 经济(60489)
- 管理(56191)
- 业经(26909)
- 农(25433)
- 方法(24705)
- 贸(22545)
- 贸易(22535)
- 易(21929)
- 财(21538)
- 务(17904)
- 财务(17889)
- 财务管理(17881)
- 企业财务(16843)
- 农业(16576)
- 数学(16264)
- 数学方法(16202)
- 技术(15688)
- 中国(14807)
- 策(13409)
- 制(12718)
- 划(12545)
- 理论(12379)
- 企业经济(11960)
- 和(11500)
- 经营(11207)
- 体(10613)
- 机构
- 学院(190639)
- 大学(180805)
- 济(88163)
- 经济(86839)
- 管理(79042)
- 理学(67395)
- 理学院(66903)
- 管理学(66235)
- 管理学院(65913)
- 研究(55426)
- 中国(46351)
- 财(39804)
- 京(36700)
- 财经(31446)
- 农(31390)
- 江(30406)
- 科学(29696)
- 经(28389)
- 所(26825)
- 经济学(26142)
- 中心(25394)
- 业大(25315)
- 农业(24671)
- 商学(24267)
- 商学院(24054)
- 经济学院(23777)
- 州(23634)
- 研究所(23584)
- 财经大学(22718)
- 经济管理(22616)
- 基金
- 项目(117099)
- 科学(94245)
- 研究(90229)
- 基金(85949)
- 家(72180)
- 国家(71474)
- 科学基金(63862)
- 社会(59950)
- 社会科(57006)
- 社会科学(56992)
- 省(47352)
- 基金项目(45389)
- 教育(39721)
- 自然(39125)
- 自然科(38294)
- 自然科学(38288)
- 自然科学基金(37681)
- 划(36815)
- 编号(36767)
- 资助(33902)
- 业(31823)
- 成果(28111)
- 创(28001)
- 发(26326)
- 部(25899)
- 重点(25555)
- 创新(25163)
- 国家社会(24792)
- 制(24539)
- 课题(24305)
- 期刊
- 济(103515)
- 经济(103515)
- 研究(55039)
- 管理(35218)
- 财(34598)
- 中国(34306)
- 农(31347)
- 科学(22312)
- 农业(22102)
- 业经(21046)
- 学报(21032)
- 技术(19083)
- 融(18267)
- 金融(18267)
- 大学(17588)
- 学学(16903)
- 经济研究(16722)
- 贸(16710)
- 财经(15954)
- 问题(15104)
- 业(14632)
- 国际(14368)
- 经(13902)
- 教育(13703)
- 世界(12507)
- 技术经济(12231)
- 商业(11946)
- 现代(10793)
- 财会(10751)
- 经济管理(9130)
共检索到291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笑 王永进
本文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产品产量库,从生产层面刻画了我国多产品企业特征以及产品转换行为,并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产品范围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产品转换频率较低,企业通过产品转换实现的资源配置效应微乎其微;中间品关税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范围的扩张,并且在克服内生性、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算方法和采用倍差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高生产率企业以及新产品引入成本较低的地区;从影响机制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产品范围的积极影响主要来源于进口中间品价格下降而非进口产品种类增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祝树金 钟腾龙 李仁宇
本文借鉴De Loecker et al.(2016)的方法 ,解决了产品层面要素投入不可观测的问题,测度了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加成率;在归纳特征性事实的基础上,从成本降低效应与质量升级效应等方面阐述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多产品企业加成率的机制,特别是基于质量升级效应,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于多产品企业核心和非核心产品加成率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使用企业—产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加成率及其差异化调整的影响,并进行了机制检验。结果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本文基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与多产品企业的分析框架,并使用2000-2006年的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及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内资源配置和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使多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范围缩小且向生产核心产品集中;组织效率、资本密度及生产率高的企业受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产品范围缩小的影响较小;企业专业化于核心产品生产可以提升企业生产率,但适度的相关产品多元化也有益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专业化和多元化策略之间进行权衡与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田子凤
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6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数据对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的产品转换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分析了以最终产品关税以及中间投入品关税水平下降为主要形式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进行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上,大量企业存在产品转换行为,以关税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企业的产品转换行为确实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李涛 袁亦宁
本文以Mayer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因子加入到模型中,首次分析了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使用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关税水平的下降加剧了企业产品组合的"倾斜效应",使得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更多地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组合 贸易自由化 多产品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李涛 袁亦宁
本文以Mayer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因子加入到模型中,首次分析了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使用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关税水平的下降加剧了企业产品组合的"倾斜效应",使得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更多地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组合 贸易自由化 多产品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腾龙
本文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视角,采用企业内产品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表示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和可能的机制渠道。研究表明:(1)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均显著降低企业内产品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亦即有利于提升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内生性、改变关键变量度量、使用行业层面关税变量、控制遗漏变量和改变估计方法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成立。(2)相对而言,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中的外资和民营企业、高生产率企业、低市场竞争度行业的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3)机制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缩小产品范围、提高出口产品集中度降低企业内产品间加成率离散度。以上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资源配置效率和贸易自由化利得的相关研究,并为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改善资源错配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正静
文章基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相比,较低生产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较大,获利较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越大。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两期双重差分法以及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文章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和中间品质量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政文 马弘
本文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异质性影响。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本文分析了一般均衡中中间品关税下降对个体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渠道,以及市场结构的异质性影响。中间品关税下降一方面降低了个体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其成本加成提高;另一方面降低了行业整体的平均成本,增强了个体企业面临的竞争,使得其成本加成下降。在集中度越高的市场中,中间品关税的降低使得进口企业的成本加成增加越多。本文使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分析了2000-2007年我国中间品关税降低在不同市场结构的行业中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异质性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回归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与模型预测一致。这一发现对于讨论贸易自由化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和福利改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创新 工资 内生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创新 工资 内生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丹妮 杨琦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微观企业的减排行为。本文从清洁技术选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生产的合并数据,选取水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大气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四种污染物构建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指标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与理论预期一致,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有助于企业减排。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中间品进口的种类效应、质量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选择清洁技术进而实现减排。最后,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这一市场化改革对政府环境管制倒逼形成的企业减排效应具有补充作用。本文的研究对中国推进贸易体制改革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陈媛 徐小聪 徐阳
以多产品企业为前提假设的异质性贸易模型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都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首次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准自然实验,来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理论中的贸易成本。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来考察中国在2002年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产品范围、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产品质量等一系列出口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具有微弱的增加效益,但是会显著地增加出口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陈媛 徐小聪 徐阳
以多产品企业为前提假设的异质性贸易模型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都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首次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准自然实验,来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理论中的贸易成本。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来考察中国在2002年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产品范围、出口产品集中度、出口产品质量等一系列出口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具有微弱的增加效益,但是会显著地增加出口数量、出口产品范围和集中度,总体而言会在一定程度降低产品质量,但不同的加工贸易方式下这一影响有所不同。最后,本文放宽了处理组企业标准、考虑加工贸易的作用后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依然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