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1)
- 2023(16204)
- 2022(14046)
- 2021(13319)
- 2020(10877)
- 2019(25287)
- 2018(25176)
- 2017(47829)
- 2016(25744)
- 2015(29041)
- 2014(29055)
- 2013(28894)
- 2012(26951)
- 2011(24520)
- 2010(24501)
- 2009(22069)
- 2008(21594)
- 2007(18621)
- 2006(16540)
- 2005(14974)
- 学科
- 济(108226)
- 经济(108120)
- 管理(69419)
- 业(65740)
- 企(52388)
- 企业(52388)
- 方法(44144)
- 数学(38320)
- 数学方法(37935)
- 中国(33240)
- 农(29394)
- 地方(27134)
- 财(24116)
- 业经(24010)
- 学(21567)
- 贸(21482)
- 贸易(21462)
- 易(20776)
- 农业(19810)
- 制(19095)
- 银(17596)
- 银行(17555)
- 融(17280)
- 环境(17277)
- 金融(17277)
- 行(16842)
- 和(16745)
- 理论(16350)
- 技术(15984)
- 发(15290)
- 机构
- 大学(363242)
- 学院(360620)
- 济(147802)
- 经济(144647)
- 管理(139676)
- 研究(128676)
- 理学(119818)
- 理学院(118399)
- 管理学(116493)
- 管理学院(115842)
- 中国(98918)
- 京(79862)
- 科学(77966)
- 财(66764)
- 所(64713)
- 研究所(58795)
- 中心(57780)
- 农(57156)
- 财经(52812)
- 江(52269)
- 业大(51794)
- 北京(51747)
- 范(49913)
- 师范(49430)
- 经(48150)
- 院(46869)
- 农业(44479)
- 经济学(44384)
- 州(43081)
- 师范大学(40196)
- 基金
- 项目(243194)
- 科学(190715)
- 研究(180314)
- 基金(175536)
- 家(152742)
- 国家(151448)
- 科学基金(129498)
- 社会(112861)
- 社会科(106881)
- 社会科学(106857)
- 基金项目(93165)
- 省(93091)
- 自然(83160)
- 教育(82336)
- 自然科(81195)
- 自然科学(81176)
- 自然科学基金(79708)
- 划(79143)
- 编号(73596)
- 资助(72517)
- 成果(60300)
- 发(55093)
- 重点(54338)
- 部(54042)
- 课题(51320)
- 创(50003)
- 创新(46666)
- 教育部(46420)
- 国家社会(46324)
- 科研(45954)
- 期刊
- 济(166706)
- 经济(166706)
- 研究(112395)
- 中国(74532)
- 学报(54701)
- 管理(53275)
- 农(52623)
- 科学(52098)
- 财(48931)
- 教育(43428)
- 大学(41748)
- 学学(38785)
- 农业(37130)
- 融(35334)
- 金融(35334)
- 技术(32594)
- 经济研究(26928)
- 业经(26836)
- 财经(25302)
- 问题(21809)
- 经(21674)
- 图书(21009)
- 业(19795)
- 贸(17606)
- 理论(17458)
- 科技(17253)
- 技术经济(17128)
- 资源(17088)
- 世界(16884)
- 现代(16356)
共检索到548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永 范蓓 刘鹃
巨灾损失具有多样化、立体性特征,多国已经开始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尝试,定价问题成为研究难点与热点。本文设计并阐述了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产品定价模型及其实现过程,首次基于中国台风巨灾财产损失、受灾面积两事件,进行了产品初步设计和价格估算。具体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定价模型,对中国1990年以来历次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面积的边缘分布分别进行拟合,借助Clayton Copula得到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确定定价水平,最后进行了价格敏感性和稳定性检验和动态分析。
关键词:
巨灾债券 定价 多触发事件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永 范蓓 刘鹃
巨灾损失具有多样化、立体性特征,传统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难以满足交易需求,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开始出现。本文设计并阐述了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产品定价模型及其实现过程,选择中国台风巨灾财产损失、受灾面积为触发事件,对定价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债券、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价格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定价模型,对中国1990年以来历次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面积的边缘分布分别进行拟合,借助Clayton Copula得到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最终确定定价水平。
关键词:
巨灾债券 定价 多事件触发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展凯 刘苏珊
传统的保险市场无法承受巨灾的赔付压力,发行巨灾债券能较好地分散风险,然而目前巨灾债券定价的模型选择和触发机制设计还存在争议。文章基于1989~2017年的广东省台风巨灾历史数据建立了"损失-风速"复合触发定价模型,并利用Gumbel-Copula函数来拟合其联合分布,进而基于均衡定价理论和CIR利率模型得到台风巨灾债券的价格,较好地控制了传统单触发模型中存在的基差风险和道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触发机制下的巨灾债券价格比单触发机制下的债券价格要更稳定,对触发水平和期限变动更敏感。复合触发的水平越低,巨灾发生概率越大,巨灾债券的价格越低。另一方面,随债券期限的增加,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也在增加。"损失-风速"复合触发机制巨灾债券定价模型能够有效降低道德风险,使得巨灾赔付更迅速。
关键词:
巨灾债券定价 复合触发机制 Copula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新力 邵非易
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台风损失分布进行拟合,根据我国台风损失数据特征,选择一种能对具有尖峰、厚尾、偏态特征的分布进行较好拟合分布的g-h分布进行分析;在均衡定价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台风巨灾债券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定价分析,将模型应用于三种台风巨灾债券并计算出其利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巨灾债券,由于利率均高于同期国债利率,对投资者来说都具有较大吸引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巨灾风险创新产品。
关键词:
巨灾债券 g-h分布 利率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永 刘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该充分发挥保险业分散巨灾风险和补偿经济损失的作用。巨灾债券作为国外保险发达市场的一项金融创新产品,成功地提高了保险公司对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本文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对我国1990年来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台风损失以及次数分布进行拟合,确定我国每年台风发生的总损失服从复合泊松—伽玛分布的聚合损失分布模型。随后结合无套利BDT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以及转移概率参数,来匹配未来利率的变化过程,建立了我国巨灾债券短期利率离散形式的动态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我国到期保证偿还型台风巨灾债券设计的定价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展凯 刘苏珊 方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国家之一,由于自然灾害的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往往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巨灾债券作为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能够有效弥补巨灾保险的不足,分散巨灾风险,降低巨灾造成的损害,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巨灾债券进行市场化运营的关键在于定价是否准确。本文利用广东省1983年至2017年间的台风损失数据和1951年至2017年间的台风登陆次数数据,基于非寿险精算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巨灾损失分布和发生次数的拟合,运用Wang两因素模型对台风巨灾债券定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巨灾债券价格随着触发概率的下降而上升,保障型债券比无保障型债券价格更高。由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第一,建立健全巨灾损失数据库,为巨灾债券定价提供数据支撑;第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巨灾债券融资担保制度;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为巨灾债券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宗刚 郑军 黄金波 袁鲲
传统的保险市场难以满足日益频发的巨灾风险分散需求,巨灾债券作为一种非传统金融创新工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散机制,而精准定价则对巨灾债券的成功发行与交易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风险中性测度技术,在Longstaff随机利率且巨灾风险累积损失服从复合泊松损失条件下,得到了零息票巨灾债券价格公式;进一步结合广东省1989~2015年台风风暴潮灾害损失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定价公式复杂性,本文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数值求解,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构模型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是希望能为我国发行巨灾债券与风险测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建祥 邬云玲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国际上分散巨灾风险的一项金融保险创新。考虑到我国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最适宜的证券品种是巨灾债券,因此,本文收集我国1985-2004年98次台风损失数据和1950-2004年每年台风登陆次数的数据,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分析我国台风损失分布和次数分布,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债券定价原理计算台风灾害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从而对台风灾害债券作了初步设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秀峰 韩灏 梁龙跃
气候巨灾风险债券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可以合理转化由极端天气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进而有效分散政府财政和保险市场的资金压力,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选取贵州省1992—2018年间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运用阈值模型测算洪灾预期损失风险数值,并从政府层面和保险机构层面评估当地风险应对能力;采用预期损失风险值为债券触发条件,根据无套利定价模型对洪灾风险债券进行定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政府部门和保险市场在面对洪灾造成的巨额直接经济损失时表现出的能力不足问题,有必要借助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缺少有效和系统的洪灾风险分散机制,洪灾风险债券的参与主体责任分工不清晰。最后从加快培育我国巨灾风险债券市场和建立健全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鹃 李永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需要借鉴国际巨灾债券运作经验,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分散巨灾风险和补偿经济损失的作用。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将损失风险与利率风险理论模型相结合,对中国地震巨灾债券定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震巨灾损失服从损失次数为泊松分布、损失额度为对数正态分布的聚合损失分布,通过与BDT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结合,可以初步构建地震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付诸实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国取 闫文收 朱选功
我国农业巨灾损失的规模往往大大超过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救灾资金,农业慈善巨灾债券给低概率高损失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到资本市场提供了机会。在探讨农业慈善巨灾债券的背景、性质和作用基础上,运用修正的Wang两因素模型,以河南省洪灾为例对农业慈善巨灾债券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农业慈善巨灾债券可以成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一种有效替代工具。
关键词:
农业巨灾 慈善巨灾债券 债券定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雪 曹杰
本文首先利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多时期下巨灾债券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再保险公司的分保成本及再保险费率问题;然后运用SPSS构建苏皖地区1981~2012年洪涝灾害的损失分布模型,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完成洪涝巨灾债券的初步定价设计,为我国成功发行洪涝债券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蕾
在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中,巨灾债券交易最为活跃,也最具代表性,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倾向于发行巨灾债券来转移、分散巨灾风险。作为功能上与再保险基本相似的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巨灾债券具有传统再保险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能使保险市场实现帕累托改进,对证券市场、国家财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巨灾债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巨灾债券 内在效应 外在效应 再保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危慧惠
本文从国内外对于可转换债券触发性条款的研究出发,结合由于我国可转换债券触发性条款的激活所引发的一些争端和风险,指出了现有可转换债券触发性条款设计的不足。通过比较海内外可转换债券触发性条款的不同,分析了在我国市场环境前提下,提出了应进一步开发可转换债券新品种,并逐步完善传统可转换债券条款及构建适当的政策法规等建议。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触发性条款 条款设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国务院"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目前,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主要是以再保险为主,存在着承保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将巨灾债券与可转债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研究建立了巨灾可转债定价模型。由于存在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发行人的风险暴露大大降低,破产违约率降低会对内含期权价格产生影响,使巨灾可转债价格不再是两部分的简单加总。定价机制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对传统的巨灾债券定价;二是计算巨灾风险转移前后的破产率;三是将破产率引入内含期权价格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巨灾可转换债券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巨灾保险证券化 可转换债券 内含看涨期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