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9)
- 2023(9375)
- 2022(7736)
- 2021(7231)
- 2020(5616)
- 2019(12363)
- 2018(12024)
- 2017(21884)
- 2016(12177)
- 2015(13780)
- 2014(13560)
- 2013(12405)
- 2012(10877)
- 2011(9672)
- 2010(9698)
- 2009(8784)
- 2008(7747)
- 2007(6896)
- 2006(5846)
- 2005(5041)
- 学科
- 济(34144)
- 经济(34090)
- 管理(31168)
- 业(26358)
- 企(21205)
- 企业(21205)
- 中国(14818)
- 农(13434)
- 制(11114)
- 方法(10819)
- 教育(10670)
- 业经(10171)
- 财(10148)
- 理论(9929)
- 农业(8848)
- 学(8632)
- 数学(8507)
- 数学方法(8340)
- 体(7998)
- 教学(7690)
- 地方(7623)
- 银(7237)
- 银行(7219)
- 技术(7202)
- 行(6924)
- 贸(6882)
- 贸易(6879)
- 融(6848)
- 金融(6839)
- 易(6692)
- 机构
- 学院(158256)
- 大学(148260)
- 济(54240)
- 管理(53126)
- 经济(52655)
- 研究(52648)
- 理学(45103)
- 理学院(44593)
- 管理学(43610)
- 管理学院(43335)
- 中国(37080)
- 科学(32023)
- 京(31448)
- 财(26710)
- 农(26071)
- 技术(25580)
- 所(25487)
- 江(25304)
- 中心(23942)
- 职业(23466)
- 研究所(23071)
- 业大(22807)
- 范(22444)
- 师范(22166)
- 财经(20751)
- 农业(20418)
- 州(20402)
- 院(20202)
- 北京(19149)
- 经(18876)
- 基金
- 项目(107337)
- 研究(85823)
- 科学(83812)
- 基金(72527)
- 家(62927)
- 国家(62306)
- 科学基金(52857)
- 社会(50859)
- 社会科(47834)
- 社会科学(47826)
- 省(46451)
- 教育(43013)
- 编号(39004)
- 划(38078)
- 基金项目(37428)
- 自然(32067)
- 成果(31527)
- 自然科(31328)
- 自然科学(31315)
- 自然科学基金(30689)
- 课题(29065)
- 资助(28060)
- 年(25332)
- 重点(25264)
- 发(24388)
- 创(23601)
- 项目编号(22856)
- 部(22469)
- 性(22057)
- 创新(21656)
共检索到235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进 邢运凯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职学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属性、就业心理、就业技能结构和就业诉求,从产业需求侧出发,发挥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社会5个主体的作用,转变就业思维、提高就业技能、适应就业环境、对接就业企业、扩大就业需求、纠正就业歧视,加强就业引导,深化产教融合,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共育互补的高质量就业路径,建构全方位的就业质量保证体系和考评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优质就业 实现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小将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多利益主体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三桂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即有业可就、有业畅就、有业能就和有业乐就,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培养就业能力与转变就业观念等路径实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 岗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乃锋 朱柳单 李治国
惠州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年毕业生超万人,但受生源结构、专业结构、地域文化、地区产业结构、广深莞人才“虹吸效应”的影响,惠州高职毕业生留惠工作比例较低,惠州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本地供给不足,应从优化专业布局、调整生源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完善留才制度等方面完善高职毕业生留惠就业创业的政策路径,为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产业发展 留惠就业 政策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劲松
现代大学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知识和文化的创新及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融合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与主题。在以往知识传播及创新的基础上,文化在大学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一方面,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创新型组织,其本身具有文化的表征和特性,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神之源,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大学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文化的活力;另一方面,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是"教师"和"学生",大学文化是由他们共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小丽 辜良军
将"互联网+"融入高职毕业生创业有助于拓宽就业路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层次,满足社会需求。不过,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存在缺乏系统规划、缺乏专业性创业实训基地、缺乏专业创业导师、缺乏针对创业项目的网络技术课程等问题。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借助"互联网+产业"模式,调整优化校企合作布局,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借助"互联网+"构建专业化的创业实训基地;引进具备"互联网+"背景的创业导师;开设针对创业项目的互联网技术课程;系统规划创业教育,将其融入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创业教育 创新模式 互联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栋
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毕业生"双高"(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除政府、社会及毕业生因素外,高校的责任尤为重大。多年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签约率达80%,约有70%的毕业生实现了专业对口、高技能岗位就业、劳动有保障、职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连续5年荣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和"就业标兵单位",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和嘉奖。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做好毕业生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尚金
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把就业率、就业质量视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吻合,学生所学专业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出路,才能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培养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一定要面向市场,分析研究市场,认识了解市场,掌握市场行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丽君 田佩
生态位理论认为,自然界每个生物有且只有一个最适合其发展的生态位,只有找准生态位,生物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资源和空间,有效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广东省高职院校就业数据分析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生态位存在职业理想短视、职业期待趋同、专业办学缺乏特色、专业技能发展有限等局限,进而提出高职生应树立积极职业理想、扩展生态位广度,促进职业期待多元化、减少就业生态位重叠,推动专业特色化发展、促进就业生态位分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大就业生态位扩充,以促进高职生优质就业。
关键词:
生态位理论 优质就业 高职生 就业生态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飞在《成人教育》2014年第2期中撰文,提出了"体面就业"的观点,分析了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评价的指标设计,并对如何有效促进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提出了建议。所谓"体面就业"是指在就业岗位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其获得专业对口、待遇公平、权利保障、具有人格尊严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在高职毕业生"体面就业"过程中,自主选择就业岗位是其"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雨帆 赵洪山
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所得待遇、工作条件、职业发展、职业稳定和就业满意度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体面就业指标体系的7个维度。以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对某高职院校毕业生体面就业的计量结果表明,毕业生的就业率、职业稳定和专业对口率较优,但职业发展和工作条件稍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体面就业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婷
文章通过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总结导致其目前就业困境的深层原因,并结合社会需求探究其就业路径,即推行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自身能力、积极干预学生就业心理、构建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边缘行业或跨专业就业。
关键词:
高职法律 毕业生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靳博 李伟
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压力大,但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是多因素共作用的结果。学校、政府和企业在创建教育模式、文化氛围和就业制度时都存在问题。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中,拓宽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路径,学校、企业、政府成为最为重要的枢纽。在提出教育外部的企业和政府应有作为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教育内部加强培养实力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高职专科 就业路径 内力外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申珊珊
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比例,把毕业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已成为中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命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温州3所高职院校2013—2021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发现高职毕业生留温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各生源地及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留温就业率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受到城市经济发展吸引力不足、就业政策存在空白短板、民营企业不重视技能型人才、学校专业设置和就业服务不足、个人就业目标不明确等因素影响。文中提出城市发展特色新兴产业、政府优化就业政策、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发展平台、学校加强产教融合和就业服务、个人增强竞争力和服务社会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提高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比率,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本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惠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发展目标贯穿学生学业阶段;建立协同机制,将生涯教育责任赋予利益相关群体;调整教育理念,将生涯适应能力纳入终生教育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