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9)
- 2023(13474)
- 2022(11262)
- 2021(10573)
- 2020(8897)
- 2019(20784)
- 2018(21231)
- 2017(39741)
- 2016(21794)
- 2015(24580)
- 2014(24575)
- 2013(23396)
- 2012(21359)
- 2011(19107)
- 2010(19485)
- 2009(18095)
- 2008(17802)
- 2007(15801)
- 2006(14115)
- 2005(12711)
- 学科
- 济(81456)
- 经济(81334)
- 管理(60791)
- 业(55058)
- 企(45798)
- 企业(45798)
- 方法(32265)
- 数学(28164)
- 数学方法(27527)
- 农(24868)
- 中国(22803)
- 制(22123)
- 财(21327)
- 地方(20172)
- 业经(19360)
- 学(17504)
- 体(16418)
- 农业(15922)
- 理论(15001)
- 融(14082)
- 银(14080)
- 金融(14073)
- 银行(14055)
- 行(13462)
- 环境(12830)
- 贸(12657)
- 贸易(12648)
- 体制(12391)
- 易(12209)
- 技术(12074)
- 机构
- 学院(292678)
- 大学(291649)
- 济(112586)
- 经济(109863)
- 管理(109464)
- 研究(101221)
- 理学(93161)
- 理学院(92017)
- 管理学(89985)
- 管理学院(89440)
- 中国(77200)
- 京(62962)
- 科学(62745)
- 财(56615)
- 所(51009)
- 江(50513)
- 农(50495)
- 中心(47169)
- 研究所(46063)
- 业大(44343)
- 财经(42744)
- 范(40917)
- 师范(40479)
- 农业(39218)
- 北京(38864)
- 经(38506)
- 院(37423)
- 州(37354)
- 省(34978)
- 技术(33567)
- 基金
- 项目(197266)
- 科学(154685)
- 研究(146005)
- 基金(140016)
- 家(122879)
- 国家(121514)
- 科学基金(103612)
- 社会(90701)
- 社会科(85639)
- 社会科学(85614)
- 省(81153)
- 基金项目(73532)
- 教育(68614)
- 自然(66802)
- 划(66483)
- 自然科(65202)
- 自然科学(65180)
- 自然科学基金(63935)
- 编号(60580)
- 资助(57062)
- 成果(50490)
- 重点(44874)
- 课题(43897)
- 部(42765)
- 发(42312)
- 创(40922)
- 制(39265)
- 创新(38360)
- 科研(37147)
- 大学(36618)
- 期刊
- 济(132708)
- 经济(132708)
- 研究(87898)
- 中国(69853)
- 学报(46667)
- 农(46499)
- 财(45905)
- 管理(42757)
- 科学(42477)
- 教育(41403)
- 大学(36125)
- 学学(33634)
- 农业(31081)
- 技术(28306)
- 融(27897)
- 金融(27897)
- 业经(22137)
- 财经(20865)
- 经济研究(19906)
- 经(17958)
- 业(16806)
- 问题(16777)
- 版(15052)
- 图书(14570)
- 统计(14045)
- 资源(13976)
- 科技(13871)
- 策(13136)
- 职业(13048)
- 技术经济(12959)
共检索到456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萍 邱骏 林超
宅基地制度改革关乎城乡发展战略,涉及多方主体的利益关系,是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模式,对于推动改革实践至关重要,并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宅改模式就是要充分调动多方主体共同构建宅改规则,共同维护改革运行,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其中多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与情感关联就是促进其积极参与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来源。本文基于课题组在江西省四个国家宅改试点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多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与情感关联对改革的影响,探讨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宅基地改革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并提出构建多主体共同利益基础、明确多主体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多主体人情关联网络和发挥乡村社会文化纽带作用是保障宅基地改革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按照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安排,笔者前段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江西省余江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情况,其做法和成效,令人深思。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情况与成效余江县地处赣东北,下辖18个乡(镇、场)、116个行政村、1040个自然村,全县7.3万农户中,一户一宅4.4万户,一户多宅2.9万户。全县宅基地9.24万宗,村庄建设用地7.8万亩,宅基地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旭晖 郭晓鸣
本文基于江西省余江区和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两个试点地区在宅基地所有权上强化了治理单位和产权单位的关联性,在宅基地资格权上基于成员资格认定引入有偿取得机制,在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上探索了使用权流转和指标交易的不同方式。在分析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改革路径:明确村集体在宅基地监管中的主体性作用;以有偿使用为抓手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在宅基地退出补偿中引入收益分享机制,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指导合理利用结余宅基地和农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馨 邱骏 林超
由于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状况差异巨大,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差异明显。为全面考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分化规律和系统总结评价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本文从政策环境视角构建了"人地关系—产业发展"分析框架,尝试厘清人地关系、产业发展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互动机理。根据人地关系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提出功能统筹型、集约优先型、以地兴业型、资产激活型四种改革模式。利用2015年中央授权的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改革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验证分析,探究人地关系和产业发展程度对宅基地居住功能保障和财产功能显化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类型地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建议,强调宅基地制度改革应重视改革前的政策环境,坚持差异化的改革导向,因地制宜制定改革路径。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 改革试点模式 政策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涛 张世政
农民特性是宅基地功能发挥的主观性前提,政策工具决定了宅基地功能实现的基本维度,宅基地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农民和政策工具的合力与互动。本文构建了"农民特性-政策工具-宅基地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江西余江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以"三权分置"为基础完善相关政策,以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为导向促进制度创新,以市场机制为主线解决宅基地功能间的冲突等建议。
关键词:
农民特性 政策工具 宅基地功能 余江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萍 钟荣桂 杨柏文 赵祯
江西省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于我国的粮食主产区,2015年8月开始正式启动农村土地改革三项试点中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实践,余江县腾出了建设用地,为村庄长期建设提供了场所,探索出了宅基地制度建设和完善的经验;强化了政府公共管理的基层队伍,总结出了农村治理的经验模式;在掌握农村基本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发展了农业增收渠道,开拓了农民致富意识,夯实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改革的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萍 钟荣桂 杨柏文 赵祯
江西省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于我国的粮食主产区,2015年8月开始正式启动农村土地改革三项试点中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实践,余江县腾出了建设用地,为村庄长期建设提供了场所,探索出了宅基地制度建设和完善的经验;强化了政府公共管理的基层队伍,总结出了农村治理的经验模式;在掌握农村基本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发展了农业增收渠道,开拓了农民致富意识,夯实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改革的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2015年2月,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县(市、区),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其中,浙江省义乌市、云南省大理市等15个地区重点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3年多来,地方"宅改"探索了哪些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突破与成效?最近,通过对云南大理与浙江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文梅 钟清平 曹建华
通过对目前江西集体林业产权改革的深入调查,总结了集体林业产权配置过程的2条途径、7种产权配置模式,并分析了林业产权配置过程的影响因素,针对产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集体林业 林业产权 制度改革 配置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目前农村改革面临的瓶颈最大、隐患最多的领域。为更好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构建城乡融合的生产要素体系打基础,深入研究宅基地改革试点的做法与经验、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势在必行。本文以河南省长垣市的宅基地改革试点为例,深入跟踪研究,旨在为下一步改革走深走实保驾护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玲玲 闵桂林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长治久安。文章对某省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的做法加以分析,从政府补偿支付与农村退宅收益的冲突、“一户一宅”暂时性与“一户多宅”必然性的冲突、农民宅地外向流转的价值实现与政府管控的利益冲突等三个层面探讨当前宅基地改革存在的质疑点。从理顺宅地产权关系,赋予农户实际产权主体;强化市场微观放活,允许农宅流转,充分发挥要素价值;强化政府宏观管好,引导宅基地统一规划建设等方面为今后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相应政策思考。
关键词:
宅基地 实践点 质疑点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发儒
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改革和完善这项制度,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权益?本文在分析安徽省宅基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存在问题占建设用地比重大。2010年,安徽省建设用地总面积188.89万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43.27万公顷,占75.85%。居住用地中,农村居民点114.7万公顷(172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0.7%。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龙友
近期,笔者先后对江西省余江县、安徽省金寨县、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浙江省义乌市和湖南省浏阳市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就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关于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方式问题调查:余江县多措并举,引导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如: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提高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公信力;优先鼓励在城镇已稳定就业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或自愿放弃申请宅基地而进城落户;给予多宅或多占宅基地的农民一定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萍 邱骏 宋澜
研究目的:基于政策系统的分析框架,分别从改革环境与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宅基地制度改革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定位要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趋势,应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对于发展环境不同的地区,要采取差异化的改革举措以应对住房属性与需求层次的变化;宅基地制度改革不仅要寻求不同主体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还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以形成多主体利益耦合的改革合力,减少对改革带来的阻碍和制约。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新老问题交织、涉及面广且关乎农民基本利益的复杂问题,应从改革环境、改革利益相关者、城乡关系等多个视角进行讨论,并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明确改革目标和确定改革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