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8)
- 2023(17463)
- 2022(15153)
- 2021(14220)
- 2020(11818)
- 2019(26981)
- 2018(26850)
- 2017(51734)
- 2016(28482)
- 2015(31831)
- 2014(31526)
- 2013(30614)
- 2012(28105)
- 2011(25314)
- 2010(25341)
- 2009(23348)
- 2008(22568)
- 2007(20146)
- 2006(17766)
- 2005(15671)
- 学科
- 济(107236)
- 经济(107109)
- 管理(81836)
- 业(77333)
- 企(64183)
- 企业(64183)
- 方法(47300)
- 数学(40492)
- 数学方法(39971)
- 农(31359)
- 中国(29940)
- 财(28728)
- 业经(24936)
- 学(23417)
- 制(22639)
- 地方(21928)
- 贸(20527)
- 贸易(20517)
- 农业(20350)
- 易(19914)
- 理论(19398)
- 银(18529)
- 银行(18474)
- 务(17842)
- 财务(17756)
- 财务管理(17723)
- 行(17696)
- 融(17531)
- 金融(17522)
- 策(17372)
- 机构
- 学院(394879)
- 大学(394420)
- 济(156540)
- 管理(155347)
- 经济(153025)
- 理学(133845)
- 研究(133636)
- 理学院(132370)
- 管理学(130070)
- 管理学院(129340)
- 中国(100546)
- 京(83871)
- 科学(81566)
- 财(73852)
- 所(66743)
- 农(65226)
- 中心(60863)
- 研究所(60580)
- 江(58987)
- 业大(58877)
- 财经(58619)
- 经(53306)
- 范(52778)
- 北京(52738)
- 师范(52276)
- 农业(51102)
- 院(48761)
- 州(47376)
- 经济学(46226)
- 财经大学(43528)
- 基金
- 项目(267453)
- 科学(210145)
- 研究(198370)
- 基金(192754)
- 家(167713)
- 国家(166262)
- 科学基金(142512)
- 社会(123436)
- 社会科(116840)
- 社会科学(116811)
- 省(104414)
- 基金项目(101531)
- 自然(92311)
- 教育(91984)
- 自然科(90165)
- 自然科学(90144)
- 自然科学基金(88514)
- 划(88209)
- 编号(82492)
- 资助(79383)
- 成果(68029)
- 重点(59886)
- 部(59000)
- 发(57084)
- 课题(56952)
- 创(55625)
- 创新(51742)
- 项目编号(50855)
- 科研(50755)
- 教育部(50740)
- 期刊
- 济(174309)
- 经济(174309)
- 研究(118089)
- 中国(76721)
- 学报(62184)
- 农(59203)
- 管理(57532)
- 科学(56826)
- 财(55917)
- 教育(48669)
- 大学(47145)
- 学学(44155)
- 农业(40493)
- 融(37388)
- 金融(37388)
- 技术(34009)
- 业经(29785)
- 财经(28575)
- 经济研究(27731)
- 经(24478)
- 问题(22453)
- 图书(21740)
- 业(20497)
- 理论(19123)
- 科技(18475)
- 技术经济(18426)
- 版(18160)
- 贸(17904)
- 现代(17883)
- 商业(17545)
共检索到58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媛媛 赵晴
[目的 /意义]对平台方参与作用下数据要素市场主要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进行研究,旨在探寻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方法 /过程]基于多主体互动视角,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数据要素市场三方主体交易过程中涉及的成本收益变动情况进行假设,并对数据要素市场的三方主体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 /结论 ]最终结果表明,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均对策略选择有所影响,收益与违约成本是影响数据供需双方交易意愿的重要因素,服务报酬是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的共同影响因素,节省成本与惩罚会直接影响平台方积极参与数据交易的策略选择。未来要从政策、法律、认知与管理4个层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敬爱 钟永光
为探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WEEE)回收相关主体参与策略选择问题,构建WEEE回收产业链中"生产商—回收处理商—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系统稳定策略及条件,探究了相关因素对各主体行为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价值让渡和责任分担,系统可以达到稳定的理想均衡,实现各方共赢。随着非正规处理收益分配比例增加、积极参与EPR后环保商誉提升、WEEE预估残值降低以及使用基金缴纳额增加,各方达到理想均衡状态的概率增加,有利于EPR推行。但若仅将回收处理商是否正规回收处理WEEE作为生产商能否享受基金减免政策的评判标准,则该政策难以调动生产商积极参与EPR的主动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滨 周罗晶 史力群 王静成 毛向阳 张莹 汤佳
目的: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高质量运行。方法: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支撑,基于国家相关统计年鉴及政策披露情况,分析了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的困境,对“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情况进行了分类。结果:信息不对称、医院控费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欺诈骗保”屡禁不止。结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医院、群众3个层面提出了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的路径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颖 刘贻新 张光宇 朱怀念
在有限理性假设前提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新型研发机构中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策略的选择问题。通过分析多元主体收益支付矩阵,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和雅可比矩阵,得到模型局部均衡点,从而得出随着时间变化参与各方最终的策略选择,并通过数值模拟仿真验证博弈系统策略演化趋势,同时梳理合作创新下新型研发机构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合作模式、企业需求和政策环境等角度,提出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三好大树 高益民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撤并是许多国家存在的共同现象。学校撤并涉及各方利益,不同主体对相关决策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撤并的效果。日本有过强行推动学校撤并引起官民严重冲突的历史,这为研究学校撤并的多主体决策参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样本。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日本学校撤并的决策过程,发现各行动者的偏好差异和利益冲突、权力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决策监管机制的缺失等导致决策效率较低、家长和社区居民对决策的公平参与缺乏保障、决策的程序化和形式化明显、政策适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且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日本的学校撤并决策还是逐渐从政府独断走向了政府主导下的民主协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萍 李轩 曹高辉
信任是制约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分布式信任理论,从共享平台系统、人际及用户个人特征三个层面的因素出发,构建共享经济信任的组态模型。基于共享住宿平台房客用户155份有效问卷数据,通过NCA和QCA对信任形成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fs QCA分析,得出房客信任房东及共享平台的条件组态。研究发现,房客信任平台有5条等效路径,房客信任房东有4条等效路径,其中,平台IT质量、房东声誉、房东和房客间互动是促使房客信任平台及信任房东的核心条件。研究还发现,导致房客不信任房东及共享平台的组态相同,且只有1种,其中安全与隐私、平台IT质量、房东声誉、房客个人信任倾向为导致房客不信任平台和房东的核心要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明星 钱鹏
从研究领域、研究主体和研究视角3个方面对国内外数据素养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素养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多主体、多视角的特点。拓展数据素养研究范围、促进数据素养教育,争取数据素养研究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构建数据素养教育案例库,注重数据素养研究的系统性,等等,是数据素养未来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的方向。
关键词:
数据素养 信息素养 素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瑞
高等教育参与主体的素质评价体系建构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衡量一所大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随时代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参与主体素质与教学质量正相关的定律不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文化价值多元并存、世界资源快速融合、互联网促进社会发展变革的当今条件下,高等教育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构建教学参与主体素质的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参与主体 评价体系 提升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全红 常亮
[目的 /意义]大学图书馆治理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参与下的博弈过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归纳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方法 /过程]通过对大学决策者、大学图书馆员和大学师生读者三个大学内部利益主体在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解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收益情况。[结果 /结论]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东晓
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基于研究生课程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的现状,阐述了问题存在的根源——高校和社会在管理评价机制方面对教师和研究生的"教与学"激励不足。结合作者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的经验,分别从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和激发研究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激励 课程主体 研究生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晋源
从理论上分析,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之间构成了统一互动的关系。然而,就现实而言,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实际上却处于远远偏离主体地位的畸形状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从农民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定位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探索一条农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和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的良性互动之路。
关键词:
农民 主体地位 新农村 信息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亚倩 蔡莉 陈姿颖
数字平台企业与其他主体通过有效互动形成机会集是实现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治理机制是实现多主体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从研究现状看,多主体互动视角下机会集概念和维度不清晰,治理机制对机会集的作用机理不明确。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数字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多主体互动视角剖析机会集概念和维度并揭示治理机制对机会集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机会集是数字平台内多主体以资源为基础进行互动所开发的一系列机会(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机会)的有机集合,其维度包含机会规模、创新性、多样性和关联性;(2)正式治理机制、非正式治理机制及其交互作用通过促进平台企业与平台内其他主体的资源交换,积极影响机会集。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机会集形成的内在机制及运营实践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裕稳 吴洁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目的/意义]专利的有效运营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要素融入社会生产力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畅通专利信息交换渠道,考虑心理期望提高运营主体满意度,合理地选择专利运营合作伙伴,能有效地提高当前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方法/过程]基于此,建立高校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和企业的专利运营能力评价体系,从高校和企业的双视角,运用双边匹配的方法以主体心理期望为参考点,建立以满意度为目标的专利运营交易模型求解交易选择方案。[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和企业主体的主观需求在选择决策时具有决定性作用,主体决策者具有风险规避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萌 田应东 杜盼盼 魏凤
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缺位,导致中国企业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失败的案例持续出现,损害了参与主体各方的利益。"走出去"企业如何通过耕地投资项目实现与东道国长期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推动海外农业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不同参与主体在海外耕地投资过程中的有限理性行为,构建中国企业、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土地所有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企业、东道国政府、东道国土地所有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存在4个演化稳定点可达到稳定状态,分别对应三方主体不同的策略选择;(2)中国企业在进行"独立经营"或"合作经营"的策略选择时,往往对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土地所有者策略选择的反应更为迅速,演化路径更为敏感,而东道国政府实现均衡状态所需的时间最为漫长,演化路径最为平稳,策略选择受到中国企业与东道国土地所有者的影响较小;(3)东道国政府的"损失厌恶"心理往往使其在制定有利于中国企业政策的"高支持"策略时犹豫而缓慢,在制定不利于中国企业策略的"低支持"策略时坚定且迅速,这对于中国企业海外耕地投资的稳定性与长期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中国企业在海外耕地投资过程中离不开东道国政府的支持,当中国企业选择"独立经营"策略时,受东道国政府"高支持"策略的影响较小,而选择"合作经营"策略时,受东道国政府"高支持"策略的影响较大,此时需要考虑东道国政府策略选择的倾向性与可能性。最后,为中国企业营造稳定的海外耕地投资环境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学成 李业勤
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数据共享的驱动作用,并建立供应链多主体数据共享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探索供应链数据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路径。结果表明,第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供应链内确认数据权属、统一数据标准、降低数据风险、提高惩罚力度,进而提高供应链数据共享水平;第二,数据共享激励系数和惩罚系数对供应链多主体数据共享意愿有正向影响,数字系统建设成本、共享边际成本和数据风险系数对其有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