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4)
- 2023(10749)
- 2022(8860)
- 2021(8491)
- 2020(6846)
- 2019(15418)
- 2018(15528)
- 2017(30312)
- 2016(15949)
- 2015(17549)
- 2014(16890)
- 2013(16315)
- 2012(14406)
- 2011(12992)
- 2010(13361)
- 2009(12501)
- 2008(11751)
- 2007(10427)
- 2006(9201)
- 2005(7936)
- 学科
- 济(65993)
- 经济(65935)
- 农(49455)
- 业(49239)
- 管理(39125)
- 农业(33010)
- 企(28555)
- 企业(28555)
- 方法(26240)
- 数学(23605)
- 数学方法(23051)
- 业经(20515)
- 中国(17171)
- 财(13673)
- 制(13485)
- 地方(13393)
- 农业经济(12434)
- 发(11390)
- 贸(11093)
- 贸易(11088)
- 易(10828)
- 策(10620)
- 学(10257)
- 理论(10202)
- 体(9835)
- 发展(9525)
- 展(9518)
- 村(9517)
- 农村(9494)
- 技术(9400)
- 机构
- 学院(217150)
- 大学(208384)
- 济(88942)
- 经济(87161)
- 管理(86851)
- 理学(76010)
- 理学院(75349)
- 管理学(73788)
- 管理学院(73424)
- 研究(66676)
- 中国(52515)
- 农(52198)
- 京(41566)
- 科学(39892)
- 农业(39443)
- 财(38294)
- 业大(37286)
- 中心(33114)
- 江(31879)
- 所(31741)
- 财经(30247)
- 研究所(28656)
- 范(27710)
- 经(27609)
- 师范(27485)
- 经济学(25889)
- 州(25679)
- 经济管理(25657)
- 北京(24961)
- 农业大学(24742)
- 基金
- 项目(148476)
- 科学(118029)
- 研究(113489)
- 基金(107104)
- 家(92139)
- 国家(91277)
- 科学基金(79513)
- 社会(73227)
- 社会科(68991)
- 社会科学(68974)
- 省(60226)
- 基金项目(56202)
- 教育(51620)
- 自然(49216)
- 编号(49127)
- 划(48711)
- 自然科(48145)
- 自然科学(48139)
- 自然科学基金(47240)
- 资助(42861)
- 成果(38517)
- 发(33043)
- 重点(32730)
- 部(32512)
- 课题(32458)
- 创(31430)
- 农(31167)
- 国家社会(30162)
- 创新(29173)
- 制(28962)
- 期刊
- 济(102425)
- 经济(102425)
- 农(58281)
- 研究(57950)
- 中国(42936)
- 农业(39685)
- 学报(30405)
- 科学(30106)
- 管理(27738)
- 财(27605)
- 业经(25063)
- 大学(24907)
- 学学(23883)
- 教育(23250)
- 融(21099)
- 金融(21099)
- 技术(20115)
- 业(18047)
- 农业经济(14733)
- 经济研究(14464)
- 问题(14463)
- 农村(14307)
- 村(14307)
- 财经(13762)
- 版(12752)
- 经(11864)
- 世界(11106)
- 统计(10792)
- 经济问题(10700)
- 技术经济(10697)
共检索到313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鹰 宋妍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直接影响公共物品的总量和配置状态。单一化的垂直供给模式不能有效缓解当前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问题。而多中心的供给模式将有效缓解农村公共物品数量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主体对公共物品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上有必要引入多元供给主体,形成水平协调的供给模式。
关键词:
多中心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摆脱单纯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的困境,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正义的分配"。近年来,农村"一事一议"的决策制度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农村的制度性尝试,丰富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实现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权力中心多元化。但政府、市场组织、村民、非营利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在协同合作中也存在着理解错位、有限理性、参与度不足、定位不准等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元治理"角色,有效履行市场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的合作治理责任,是疏解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困境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郑英宁 霍学喜
陕西一直实行"以农补工、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工业"的倾斜性战略政策,使得城乡在资源分配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发展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农村公共物品未能得到有效供给,其供给主要是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研究利用陕西农村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9个评判指标并对其分别赋予不同的隶属度,运用模糊评判法,对陕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判。实证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农村地区整体上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因此,陕西应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而私人(市场)供给只能作为农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耿羽
税费改革后,国家对于农村的治理方式从"资源提取"转为"资源输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依赖于国家项目资金,其运作模式可归纳为"输入式供给"。大量资源下乡,却未能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状况得到实质改善。外在的国家财政型供给没有引起相应的效益,内在的村社自助型供给则往往无法达成合作。问题的症结在于只有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输入,而没有自下而上的村庄承接。利用村民自治来连接上级资源和村庄,不仅能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还能锻造和培育基层的民主风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敏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重要性凸显。西方国家公共物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为分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其合理选择是构建农村公共物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敬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海波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明涛 孙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的社会转型期,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多样化。在此形势下,科学设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基于地区差异的视角,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应以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选择能够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供给模式。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蒙芝
本文利用农村社区层面的面板数据以农村道路为例考察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并对可能影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因素进行了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主要存在3种供给模式:政府供给、村庄自我供给以及政府和村庄联合供给。不同供给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政府供给模式更多地发生在村庄规模较小、收入水平低、耕地资源较少的非粮食主产区;村庄自我供给模式较多地发生在村庄规模较小、非农经济活动活跃、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政府和村庄联合供给模式在税费改革以后则更多地发生在村庄收入水平较高、非农经济活动活跃的富裕地区。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模式 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海波
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涉及到供给主体选择、数量和质量决定、融资和生产决策问题。农村税费改革使地方基层政府面临着空前的财政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策略应该适时做出调整:首先,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必须多元化,即由以往政府单一供给主体转变为政府、第三部门、私人等多元供给主体;其次,为了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实现供给决策体制的转变,即由“供给主导型”转向“需求主导型”;第三,融资方式多元化,主要包括税收、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收费、举债和劳动替代资本等;第四,公共物品的生产可由政府直接组织生产,也可由私人生产。
关键词:
财政紧约束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策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琪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三种供给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模式和第三部门模式,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具有自身范围内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鉴于此,在对近年来出现在河北安新县乡镇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村委会与农户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产生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模式 村委会 农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家凤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它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与模式。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公共性是通过其基本特征来体现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炯 王芳
现阶段 ,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单中心供给体制 (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 )的基础上 ,指出构建多中心体制 (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中心的资金安排等 )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单中心体制 多中心体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江龙
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是人民公社时期供给体制的延续。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总体水平不足、结构失调等问题。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制度变革的角度,阐释了"城乡统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思路。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制度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