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4)
2023(4361)
2022(3661)
2021(3175)
2020(2579)
2019(5976)
2018(5550)
2017(10733)
2016(5671)
2015(5843)
2014(5536)
2013(5320)
2012(4880)
2011(4222)
2010(4238)
2009(3649)
2008(3446)
2007(2955)
2006(2663)
2005(2358)
作者
(15537)
(13251)
(13029)
(12575)
(8124)
(6346)
(5888)
(4922)
(4911)
(4536)
(4350)
(4338)
(4273)
(4088)
(4077)
(4024)
(3989)
(3792)
(3670)
(3627)
(3234)
(3168)
(3056)
(2965)
(2901)
(2868)
(2728)
(2604)
(2588)
(2559)
学科
(27504)
经济(27492)
(15759)
管理(15455)
方法(12924)
数学(12096)
数学方法(11998)
(11869)
企业(11869)
中国(7051)
地方(6971)
(6733)
(6634)
业经(5688)
产业(5400)
结构(5110)
(4799)
(4617)
农业(4575)
环境(4366)
(4135)
财务(4131)
财务管理(4127)
企业财务(3991)
(3885)
(3797)
金融(3794)
(3759)
贸易(3756)
技术(3658)
机构
大学(78432)
学院(77959)
(37180)
经济(36559)
管理(30143)
研究(27625)
理学(26840)
理学院(26489)
管理学(26064)
管理学院(25938)
中国(19762)
科学(16768)
(16092)
(15051)
(13198)
(13023)
经济学(12676)
财经(12597)
中心(12536)
业大(12146)
研究所(12074)
(11626)
经济学院(11551)
(11031)
(10563)
农业(10431)
(10389)
师范(10258)
财经大学(9577)
北京(9574)
基金
项目(58701)
科学(48240)
基金(45352)
研究(40683)
(40275)
国家(40045)
科学基金(35248)
社会(28944)
社会科(27838)
社会科学(27832)
基金项目(24522)
自然(22820)
(22686)
自然科(22380)
自然科学(22377)
自然科学基金(22001)
(19103)
教育(18120)
资助(17689)
编号(14157)
重点(13747)
(13351)
(13168)
国家社会(13077)
(12601)
创新(12010)
教育部(11381)
科研(11267)
人文(11172)
发展(10753)
期刊
(36265)
经济(36265)
研究(23040)
中国(13362)
学报(12237)
科学(12127)
管理(10952)
(10845)
(10784)
大学(9478)
学学(9143)
农业(7752)
技术(6938)
经济研究(6881)
财经(6409)
(5653)
业经(5540)
(5439)
金融(5439)
问题(5122)
教育(5081)
(4721)
技术经济(4628)
统计(4258)
资源(4234)
(3992)
现代(3826)
科技(3724)
商业(3711)
(3455)
共检索到10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旭  
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多中心视角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对中国企业生产效率的动态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多中心空间结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特征,将样本按照企业所处城市规模、行业要素密集度以及生产规模划分之后,此结论依然稳健。在作用机制方面,市场一体化和要素流动加快是多中心空间结构提升中国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市场一体化与要素流动加快在多中心发展模式影响企业生产效率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勤  刘垚  
厘清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提高并购战略的有效性,不仅是"走出去"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界努力探索并希望解决的热点。本文从创业视角出发,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企业创业导向与之所处的动态环境结合起来构建研究框架,提出了创业导向、环境动态性和跨国并购绩效的整合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企业创业导向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动态环境对两者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景守武  陈红蕾  
本文在方向距离函数的基础上,构造了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中国能源环境效率。作者采用2002-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经营也改善了能源环境效率。就产业层面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能源环境效率的促进作用只发生在第二产业中;不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亚洲小龙"国家的外资都促进了中国能源环境效率的提高。加入环境规制、人力资本、对外贸易以及技术创新四个控制变量之后检验结果仍然稳健;并且环境规制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跨越过第2道门槛之后,环境规制才能显著提高中国能源环境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甄洋   刘斌  
FTA原产地规则是全球生产网络演化过程中的重要内生变量。基于世界银行PTA数据库和UNCTAD-Eora数据库,文章检验了FTA原产地规则对各国各行业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与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地位呈现“倒U型”关系,只有适度标准的原产地规则才有助于提高国家行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中心位置;第二,域内中间品使用、域内外资流入、技术引进以及合规成本是FTA原产地规则影响全球生产网络的背后机理;第三,相较于完全获得、区域含量、章改变以及子目改变等细分条款,累积规则、品目改变以及特定工序对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地位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对农业、矿产品、食品饮料、木制品、运输设备等行业的影响呈现出与基准回归一致的“倒U型”关系。研究的政策涵义是,中国在FTA原产地规则的签订和升级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累积规则、品目改变、特定工序、行业特殊规定等内容。通过制定适度标准,充分发挥原产地规则对全球生产网络中心地位的带动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胡雯华  
政策利率向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传导效率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关键环节,本文将央行沟通公告区分为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定量公告和未明确操作目标的定性公告,实证研究不同形式的央行沟通公告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定量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定性公告影响不显著。在所有定量公告中,“小纸条”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提升作用最显著。本文进一步构建沟通语调变化和文本相似度指标检验“小纸条”提升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小纸条”沟通语调变化通过制造“新信息”提高公共信息精度,增强公众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信任度,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产生影响。相邻“小纸条”间相似的沟通习惯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公众准确理解货币当局意图,提高公众对公共信息的理解准确度,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上述结果证明,定量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且央行沟通精度越高,政策利率引导效果越明显,“小纸条”具有常规货币政策沟通工具的效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温明丽  
自20世纪末迄今,全球化在资本主义沃土的滋润下,已经蔚为世界的潮流。全球化一方面有现代性的特质,另一方面,也呈现后现代思潮的特征。教育在此全球化的不同样貌中,必须认清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利弊得失,并批判地融合两者,方能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从现代和后现代思维,厘清与批判全球化的趋势和内涵,并透过分析、诠释与批判方法,为教育在全球化趋势下,找到一条有助于促进教育迈向公平和正义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缪丽娟  何斌  崔雪锋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旨在治理水土流失、防御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生态计划,自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但是,其对农户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使用文献析出法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分析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户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该工程是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上,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退耕还林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退耕还林没有造成劳动力转移"。我们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总的来说这一科学问题在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晨  张晓朴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方法,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吸储外放"行为,以"存贷款转化率"为指标衡量的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在提高农村金融规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效率对城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得以扭转,说明金融规模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吸储外放"现象,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上。本文在文末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晨  张晓朴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差分广义矩估计(DIF-GMM)方法,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吸储外放"行为,以"存贷款转化率"为指标衡量的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抑制作用;在提高农村金融规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效率对城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得以扭转,说明金融规模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吸储外放"现象,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投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上。本文在文末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的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文博  杨文杰  
基于2007—2018年间我国31所大学校际动态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分析大学教师职称结构与学术资源及学术产出关系,发现正高级职称教师对课题项目数和经费具备显著正向影响;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对学术产出具备显著影响;教师职称结构与资源获取及学术产出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教师达一定占比后,课题项目数、课题经费、学术产出分别可达到理论最优。基于此,相关主体可通过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变革人事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洄旭  王贤文  刘兰剑  
地方政府间的环境合作是实现区域环境整体化治理的必要手段。立足于区域环境治理实践,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的府际协议数据,从合作结构的差异化视角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府际环境合作特征及其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不论是在整体层面还是横纵向的结构化差异层面,开展府际环境治理合作都可有效促进区域环境治理绩效水平提高;在横向维度,合作治理的约束强度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鉴于此,应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参与意识,建立制度化的横向合作契约机制,优化纵向嵌入,实现区域环境保护纵向权威介入与横向自主协作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区域环境治理绩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成诗  张亚兵  
当前,北京、深圳、武汉等城市纷纷提出多中心的发展思路。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多中心战略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多中心结构是否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亟待检验。利用2017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分别运用改进的社会网络法和超效率EBM模型测度城市多中心度与城市能源效率,实证检验多中心度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多中心度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变动特征。然而,仅有约25%的样本城市的多中心度突破了拐点,且这些城市主要为大型城市或受地形约束的山地城市,表明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而言,多中心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城市的能源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先明  向媛媛  
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运用2011—2015年中国深沪A股410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化广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国际化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先明  向媛媛  
国际化是否有助于提升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运用2011—2015年中国深沪A股410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化深度和国际化广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国际化广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于国际化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李友艺  
本文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5户家庭农场2007~2017年水稻生产的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实际产出水平基本接近理论预期的随机前沿生产边界,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土地经营规模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小或过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未来中国农业经营应该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在尊重中国农业小农户经营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从实际出发,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