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11)
2023(19643)
2022(16680)
2021(15551)
2020(13100)
2019(29670)
2018(29583)
2017(56704)
2016(31050)
2015(34955)
2014(34721)
2013(33826)
2012(30719)
2011(27630)
2010(28149)
2009(26488)
2008(26294)
2007(23614)
2006(21136)
2005(19008)
作者
(87874)
(73060)
(72929)
(69325)
(46535)
(35087)
(32909)
(28518)
(27733)
(26240)
(24730)
(24685)
(23261)
(23225)
(22658)
(22210)
(21664)
(21653)
(20947)
(20920)
(18275)
(18089)
(17801)
(16933)
(16460)
(16416)
(16337)
(16314)
(14802)
(14383)
学科
(124486)
经济(124298)
(111862)
管理(101490)
(93230)
企业(93230)
方法(55408)
(50328)
数学(44955)
数学方法(44178)
(38081)
业经(37110)
农业(33386)
中国(32428)
(28960)
(25959)
财务(25870)
财务管理(25828)
理论(25671)
企业财务(24490)
(23901)
技术(22498)
地方(22235)
(21424)
(21282)
贸易(21270)
(21187)
(20651)
(20265)
(20152)
机构
学院(443718)
大学(439409)
管理(176927)
(176191)
经济(172296)
理学(152496)
理学院(150928)
管理学(148177)
管理学院(147380)
研究(141064)
中国(109110)
(93263)
科学(85673)
(84502)
(79339)
(70019)
(67563)
业大(67014)
财经(66489)
中心(65051)
研究所(62995)
农业(60848)
(60262)
北京(58470)
(57194)
师范(56726)
(53988)
经济学(52026)
(50704)
财经大学(48859)
基金
项目(292947)
科学(231302)
研究(219016)
基金(211601)
(182358)
国家(180702)
科学基金(156864)
社会(138052)
社会科(130440)
社会科学(130405)
(116008)
基金项目(111106)
教育(101661)
自然(100585)
自然科(98247)
自然科学(98227)
自然科学基金(96448)
(95787)
编号(91698)
资助(87030)
成果(74700)
重点(65139)
(64598)
课题(62701)
(62244)
(61906)
创新(57590)
(56559)
国家社会(56089)
教育部(55854)
期刊
(203661)
经济(203661)
研究(130500)
中国(89463)
(77808)
管理(68007)
(67778)
学报(66298)
科学(62196)
教育(53663)
农业(52529)
大学(52122)
学学(49174)
技术(41272)
(40674)
金融(40674)
业经(37762)
财经(32791)
经济研究(30368)
(28096)
(27383)
问题(26501)
技术经济(22677)
(22282)
现代(20808)
科技(20592)
理论(20232)
图书(20135)
商业(19914)
统计(19265)
共检索到66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梦瑶  张亮  
农业人才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如何多途径助力农业人才培养,对实现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农业人才培养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规则—治理目标(4G)分析框架,运用多案例分析法,分析农业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剖析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实践案例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产品导向型、职业学徒式、研学一体化和利益共享制4种典型模式,培养了大批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的绿色生产型、经营管理型和技能服务型农业人才,提升了人才的生态环保能力、职业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各个典型模式已形成多元主体互动衔接协同、差异化培养方式逐渐适配契合、培养规则不断完善规范趋同、提高管理效率目标与追求经济利益双重治理目标为导向的多中心治理运行机制。为了进一步优化与推广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单一政府主导转变为与市场和社会主体协同、推动多元主体治理方式不断契合衔接、促进多元主体创新规范治理规则趋同一致、兼顾管理效率与市场效益的双重治理目标导向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爱敏  郭法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订单教育是其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汽车类专业多订单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推进多订单联动机制的必要性与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雪梅  刘长胜  
学校和企业的共生共赢是高等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共同诉求,寻求二者共存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立共生环境是双方努力的方向,达成校企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的共生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式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  霍影  
会计人才的培养对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质量低于社会期望,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会计根植于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社会网络资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会丽  
通过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以及其他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亚迪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对于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为保障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优质的人才储备必不可少。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院校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锋  
为了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文章在探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意义的基础上,从缺乏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缺位、学生群体尚未能深刻认识科技创业的价值等方面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科技创业教育的薄弱之处,从完善科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组建优秀教师队伍、提升高职院校对科技创业活动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具体优化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铁山  邱程  
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偏弱,个人成就感缺乏,学风较差。必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以"自主学习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连弟  赵永旺  张琨  徐艳玲  康丽敏  
本文阐述在现有办学基础上,通过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试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进一步在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与素质结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产学研合作以及"双证书"制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玉涛  刘聚祥  赵君彦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通过构建高效运作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国外相比,在校企合作的保障、内容、层次和方式等方面,中国农业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都相差甚远。借鉴国外农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未来校企合作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校企合作主体利益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实现全过程、深层次合作,并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栋科  吴婷婷  
在重庆市的"五大功能区"划分中,渝东南被定位为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而培养能够满足渝东南旅游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则成为渝东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产教结合视阈下,通过构建"政府旅游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相关企业、旅游职业院校"为参与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为运行机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为构成要素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创新渝东南旅游人才培养,并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桂芹  
中国实现"强国强军梦",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重要而关键的助推器。然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的效果与进程,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剖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突出困难,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金芮  肖希明  
对国外的34所iSchools成员院校的LIS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网络调查,主要从学科设置、入学条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要求及质量评估与认证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比较分析发现iSchools院校LIS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方面的特点以及共性,最后得到对我国LIS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某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令秋  秦琼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多元化、动态性、实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生源结构混乱、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定位,以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