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8)
2023(4083)
2022(3413)
2021(3234)
2020(2537)
2019(5589)
2018(5483)
2017(10344)
2016(5483)
2015(6141)
2014(6190)
2013(5747)
2012(5419)
2011(4906)
2010(5147)
2009(4828)
2008(5067)
2007(4845)
2006(4339)
2005(3692)
作者
(14711)
(12318)
(12206)
(11676)
(7903)
(5837)
(5604)
(4735)
(4726)
(4415)
(4123)
(4112)
(3924)
(3808)
(3786)
(3674)
(3570)
(3552)
(3548)
(3355)
(3060)
(2966)
(2929)
(2874)
(2794)
(2728)
(2689)
(2661)
(2577)
(2388)
学科
(22517)
经济(22375)
管理(17779)
(15696)
企业(15696)
(15304)
方法(10108)
理论(8754)
业经(7773)
中国(7122)
(6782)
(6633)
(6389)
(6011)
数学(5574)
(5500)
数学方法(5472)
经济理论(4665)
企业经济(4546)
(4252)
教育(4164)
(4114)
财务(4104)
社会(4095)
财务管理(4095)
企业财务(3962)
地方(3847)
(3831)
工作(3802)
(3651)
机构
大学(81568)
学院(80709)
管理(31611)
(30491)
经济(29752)
理学(27288)
理学院(27002)
管理学(26559)
管理学院(26411)
研究(25677)
中国(18833)
(16845)
(16826)
科学(14306)
财经(13081)
(11940)
师范(11881)
中心(11826)
(11809)
(11734)
(11632)
北京(10504)
研究所(10359)
财经大学(9717)
(9714)
师范大学(9585)
经济学(9468)
(9277)
业大(9244)
(9192)
基金
项目(51828)
科学(41686)
研究(41239)
基金(37596)
(31687)
国家(31343)
社会(28695)
科学基金(27592)
社会科(25858)
社会科学(25844)
(20009)
教育(19846)
基金项目(19385)
编号(17616)
(16712)
成果(15952)
自然(15693)
自然科(15323)
自然科学(15321)
自然科学基金(15057)
资助(14302)
课题(12325)
重点(11846)
(11805)
国家社会(11372)
项目编号(11342)
教育部(10716)
(10699)
(10698)
(10695)
期刊
(37330)
经济(37330)
研究(25103)
中国(17802)
(14382)
教育(13320)
管理(12220)
学报(11421)
科学(10889)
(9363)
大学(9362)
学学(8627)
财经(7155)
技术(6714)
(6236)
农业(6102)
(5790)
金融(5790)
经济研究(5607)
业经(5463)
图书(4653)
(4591)
问题(4569)
社会(4328)
财会(3731)
职业(3712)
现代(3634)
(3506)
(3496)
论坛(3496)
共检索到121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飏  
多中心治理理论已成为有关政府改革的一个全球性话题。全球化推动社会政治过程的模式正从统治走向治理,多中心治理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诸多现象的重要工具,但其也有内在缺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任务,治理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只有在中国化的基础上,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才能对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佛关  郭思智  
自企业产生以来,其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追求的不一致性影响了企业运转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通过企业治理实现企业和谐,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企业内外部的恶性冲突,达成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与效益。本文通过对和谐理论的分析及笔者对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些思考,提出了企业和谐治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探讨在新企业理论的指导下和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深层把握上实现企业和谐的治理途径。文章指出企业和谐治理理论的构建可以通过产权分析、间接定价、团队道德风险防范和企业文化培育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秋林  
中国证券市场近年呈现不和谐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股市发展与经济相背离,严重阻碍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需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建议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治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证券监管体系;二是切实加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三是稳步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四是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林荣  刘爱东  饶火英  
为实现"自然—社会—人"这一全生态系统和谐社会,促进政府改进管理公共资源的能力,需要加强公共资源审计监督。本文从公共资源及公共资源审计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公共资源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资源审计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改进我国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和实现公共资源审计制度创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付丽娜  龚志民  
本文从循环消费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入手,讨论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循环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为综合基础,是一个终极目标,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要求。其基本点,以公平即公正与平等为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铺垫全民就业(在当前即零家庭失业)和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三条底线。要处理好官与民、贫与富、城与乡、劳与资四方面的人际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玲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从法律视角分析要以分配正义为基础构建其秩序体系,要畅通立法等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起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整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经济发展,正确协调各类利益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看作是对过去单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经济、与社会、与环境全面和谐的一个深刻概括。在西部开发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要实现西部的和谐发展,在西部开发中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实行思路创新:彻底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思路、采取“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志荣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祥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广祥  赵灶娇  崔芸  
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雯  王臣  林雪峰  陈爱祖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所表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才能确保社会运行的健康、稳定与协调,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