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0)
- 2023(5631)
- 2022(4522)
- 2021(4264)
- 2020(3460)
- 2019(7715)
- 2018(7531)
- 2017(14789)
- 2016(7964)
- 2015(8189)
- 2014(8500)
- 2013(8023)
- 2012(7561)
- 2011(6883)
- 2010(6961)
- 2009(6300)
- 2008(6606)
- 2007(5972)
- 2006(5207)
- 2005(4765)
- 学科
- 济(35396)
- 经济(35264)
- 管理(24948)
- 业(21675)
- 企(18966)
- 企业(18966)
- 方法(14322)
- 数学(11628)
- 数学方法(11455)
- 财(9397)
- 中国(8365)
- 学(8298)
- 农(8029)
- 制(7613)
- 理论(6972)
- 业经(6928)
- 务(6070)
- 财务(6023)
- 财务管理(6007)
- 企业财务(5874)
- 融(5707)
- 金融(5706)
- 体(5553)
- 银(5433)
- 银行(5426)
- 房(5335)
- 地产(5334)
- 房地(5334)
- 房地产(5334)
- 行(5206)
- 机构
- 大学(115901)
- 学院(113278)
- 济(45647)
- 经济(44643)
- 管理(42785)
- 研究(38709)
- 理学(37195)
- 理学院(36767)
- 管理学(36105)
- 管理学院(35897)
- 中国(28452)
- 财(24194)
- 京(23732)
- 科学(23010)
- 财经(19411)
- 所(18881)
- 经(17782)
- 农(17572)
- 中心(17510)
- 研究所(17198)
- 江(15961)
- 业大(15799)
- 经济学(15273)
- 范(15152)
- 师范(14997)
- 财经大学(14895)
- 北京(14568)
- 院(13970)
- 农业(13725)
- 经济学院(13679)
- 基金
- 项目(76175)
- 科学(60859)
- 基金(57261)
- 研究(54731)
- 家(50604)
- 国家(50183)
- 科学基金(42985)
- 社会(36787)
- 社会科(34713)
- 社会科学(34702)
- 基金项目(29516)
- 省(28262)
- 自然(27302)
- 自然科(26707)
- 自然科学(26696)
- 自然科学基金(26248)
- 教育(25555)
- 划(24432)
- 资助(23141)
- 编号(20586)
- 成果(17902)
- 重点(17612)
- 部(17564)
- 性(16155)
- 国家社会(15930)
- 创(15610)
- 教育部(15354)
- 发(15196)
- 课题(14845)
- 制(14651)
共检索到164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禹
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研究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体制提供了新思路。归纳了公共产品供给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到"多中心治理"的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供供给模式的单中心治理特征及缺陷。探讨了多中心治理改革中政府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多中心治理 政府角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德智 朱丽菲 杜静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从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多中心协同供应四方面,总结国内外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宏观性政策研究较多,应加强各供应主体的职责边界、角色定位研究;保障性住房多中心协同供应方面的研究较少,建议采用系统方法加强多中心协同供应的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悦 彭明成
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多方共赢,与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重构思路相契合。在我国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相关主体权力划分不清、职责不明、主体作用缺位错位虚位的现象仍比较突出,构建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立文 张涛 刘广平
基于等维递补模型和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我国城镇人口及其人均建筑面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2013至2017年间我国保障房的供给量进行预测,就促进保障房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房 供给 熵值法 组合预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翠凤 张雅静
校企双元育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需要政行校企等多元主体为其提供内外部保障。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多主体间的协同共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与高职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的保障机制构建有高度切合性。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解决双元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权责界限不清、信息资源不对称、共同利益诉求难以实现等现实困境提供理论基础,为有效政府、有能行业、有为院校、有责企业的构建和校企双元育人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实践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佟明亮
分析现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住房市场高房价的机制和房产税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路径两方面,阐述房产税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系,最后基于房产税视角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以期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房产税 保障性住房 有效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不可能也不必是住房保障的惟一供给主体,而应当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保障体制。从保障性住房的组织形态看,其参与者实际可分为组织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三类。从保障性住房的产品形态看,实际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准商品、商品等多种。不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效率,其实会因不同参与主体的能力不同而不同。建立健全政府对于住房保障的主导职能及其机制,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供给体制的主要内容。但根据供给效率优化原则,还应重视和发展企业组织、居民、农村集体及第三部门的供给主体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杰
长期以来我国的住房保障投入存在较大的欠缺,但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对社会民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住房保障的范围与实施情况做历史总结与评述,并分析了投融资来源的主要渠道与规模。本文指出,保障性住房因其福利性特点,依托市场化融资困难,目前我国对其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政府财政压力较大,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展望未来,我国保障性住房需要积极探索融资新路,获得多元化途径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
住房保障 公共住房 公共住房融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航 樊学瑞 周哲
化解房地产库存需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来实现,其中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住房理性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通过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分析了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和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居民消费水平整体得到显著提高。基于对1999—2010年、2010—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保障性住房供给对居民消费扩张有着显著正向影响,政府通过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俊华 刘娜
在"保基本、惠民生"背景下,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现实意义凸显。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财政分权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的内在逻辑,然后基于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财政分权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降低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而对规模效率并无显著影响;相对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程度的提升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其次,财政分权对纯技术效率的负面效应随着效率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升保障性住房供给效率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利
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尤其是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让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在对经合组织成员国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完善保障性住房事权划分,创新供给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全新提法将成为我国住房市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指导思想。本文在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房制度建设方面重要政策的基础上,对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住房制度进行解读,并针对如何贯彻落实住房制度建设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飏
多中心治理理论已成为有关政府改革的一个全球性话题。全球化推动社会政治过程的模式正从统治走向治理,多中心治理成为理解和解释当代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诸多现象的重要工具,但其也有内在缺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战略任务,治理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只有在中国化的基础上,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才能对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和谐 多中心 政府治理 政府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苟兴朝 罗富民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种种乱象的成因之一是相关利益主体寻租行为所致。从理论上分析各利益主体寻租行为及其相互影响,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之策。
关键词:
公共保障性住房 分配 寻租行为 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祖山 张志军
居住福利既包括居住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公共资源,又涉及与居住活动相关的经济因素、安全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目前,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应当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首选项目,但其建设和分配面临居住空间分异、保障效率低下、居住福利缺失和不利于城市功能提升的困局。政府在加大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功能,调动社会资源,增加非产权的、具有保障功能的房源供给,通过供给与分配的多元化选择,摆脱单一化所面临的困局,达到改善居住福利的目的。
关键词:
居住福利 非产权房 保障性住房 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