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2)
- 2023(6003)
- 2022(5088)
- 2021(4742)
- 2020(3495)
- 2019(8328)
- 2018(7941)
- 2017(15083)
- 2016(8120)
- 2015(8983)
- 2014(8759)
- 2013(8692)
- 2012(8193)
- 2011(7337)
- 2010(7179)
- 2009(6380)
- 2008(5943)
- 2007(4970)
- 2006(4457)
- 2005(3801)
- 学科
- 济(40442)
- 经济(40413)
- 地方(19883)
- 管理(17943)
- 业(14006)
- 中国(12983)
- 方法(11347)
- 地方经济(10809)
- 农(10605)
- 数学(10337)
- 数学方法(10218)
- 企(8549)
- 企业(8549)
- 农业(7794)
- 环境(7546)
- 业经(7331)
- 城市(7168)
- 学(7053)
- 发(5517)
- 和(5286)
- 城市经济(5273)
- 资源(4691)
- 财(4637)
- 贸(4608)
- 贸易(4605)
- 融(4342)
- 金融(4338)
- 理论(4303)
- 划(4290)
- 易(4231)
- 机构
- 学院(110660)
- 大学(109420)
- 济(43093)
- 经济(41911)
- 研究(41316)
- 管理(41043)
- 理学(35531)
- 理学院(34889)
- 管理学(34269)
- 管理学院(34047)
- 中国(29249)
- 科学(27602)
- 京(25519)
- 所(20254)
- 中心(19230)
- 范(18925)
- 师范(18816)
- 研究所(18740)
- 江(17838)
- 农(17089)
- 财(16359)
- 业大(16277)
- 院(15814)
- 师范大学(15655)
- 北京(14893)
- 州(14170)
- 财经(13314)
- 农业(13290)
- 科学院(13207)
- 经济学(12890)
- 基金
- 项目(83352)
- 科学(66737)
- 研究(60786)
- 基金(60146)
- 家(52955)
- 国家(52541)
- 科学基金(45555)
- 社会(39710)
- 社会科(37576)
- 社会科学(37566)
- 基金项目(33778)
- 省(33428)
- 自然(29350)
- 自然科(28614)
- 自然科学(28610)
- 划(28402)
- 自然科学基金(28009)
- 教育(26374)
- 编号(24460)
- 资助(22130)
- 发(20600)
- 重点(19242)
- 成果(18515)
- 课题(17419)
- 部(17103)
- 创(17012)
- 发展(16655)
- 国家社会(16531)
- 展(16404)
- 创新(16058)
共检索到161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杨山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蔓延严重。多中心城市区域(PUR,Polycentric Urban Region)由于城市间相互影响、资源共享、共同竞争,城市蔓延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时空变化。文章以苏锡常地区为案例,利用1991—2013年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蔓延特征指标、空间关联模型,对苏锡常地区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蔓延热点分析,揭示PUR城市蔓延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PUR城市蔓延空间自相关性较强,次热区与热点区同步演化;冷热点切换频繁,热点区空间结构复杂,蔓延方式多样。具体表现为"圈层扩展"—"分散蔓延"—"多点连片"的格局转变过程,从1995年以前的向城市四周均衡扩展,转向1995—2008年期间蛙跃区与轴状扩展区双重作用下的分散—碎化蔓延,再到2008年以后蔓延热点向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之间填充连片。PUR城市冷热点格局变化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扩展的过程,可为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杨山 王玉娟 Runlin Yang
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引入体现区域多中心性的最小阻力模型对区域城市扩展进行模拟,并结合空间关联分析指数(Getis-Ord Gi*)定量揭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反映出区域环境约束下区域城市扩展的空间态势,为区域城市发展政策调控提供了方向;未来城市扩展"热点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跃迁特征,在内生推力与空间阻力相互角力下,"热点区"聚簇形态由圈层式结构向组团、散布式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表明,最小阻力情景下沪宁线、长江沿岸、沿沪地区、太湖沿岸轴线城市扩展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分异机理,未来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展,应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隔离带建设、构筑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空间组织的有序安排和纵向聚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向华 陈臻 丁晓东
研究目的:提出区域性中心城市蔓延趋势测度方法和蔓延控制策略。研究方法:维度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城市蔓延是多维度现象,要综合运用单一维度测度和综合维度测度两种方法,才能全面认识和测度城市的蔓延程度;(2)临沂市城市蔓延特征总体呈现加重趋势,城市去中心度加重,城市的土地利用混合度逐渐降低,城市通达度逐渐增强,城市开敞空间逐渐减少;(3)城市蔓延是多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根本改变城市蔓延趋势,需要从不同维度进行综合施策。研究结论:在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重点调控的大背景下,有效防控城市蔓延,需要科学编制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并依据相关指标的测度结果,系统实施相应的城市蔓延控制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燕红 宗跃光 柯丹 王波 王燕军
城市化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的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更加显著。如何控制城市蔓延成为城市规划者的主要任务。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中国城市形态,但是目前不合理的城市蔓延,尤其是中心市区的快速建设,导致城市景观退化,并且导致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城市蔓延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结合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和GIS技术评价西安中心市区的水域、林地、草地和农田的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损益,通过网格划分的方式比较1988年和2008年经济价值的变化,选出不合理的城市蔓延区域。最后,根据空间生态价值评价制订星形绿地概念规划,维持西安市中心市区合理的城市蔓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虞孝感 陈雯
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锡常为例虞孝感,陈雯城市,作为高度集约的地域类型,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又是现代经济的主要载体。因此,城市更新对经济进步而言,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城市经济合理运作的结构性保证;另一方面,它又植根于经济发展过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陈扬科 陆思桦
水平的蔓延和立体的多中心集聚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两种形态,它们如何影响城市生产率,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化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现有文献仅停留在分析城市蔓延对生产率的影响,并认为蔓延不利于生产率提高。本文认为,现代城市扩张不是过去那种单一住宅部门围绕市中心向外水平蔓延的模式,而是呈多中心集聚的模式,如服务业集聚于市中心而制造业集聚于外围次中心,并通过空间结构优化,在不显著增加通勤成本的同时,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有利于生产率提高。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286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蔓延对城市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不一定是负面影响;多中心集聚显著提高城市生产率,主要源自制造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卡
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转变,许多发达都市区都在朝着多中心格局演进。文章对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深入分析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历史辩证特征,重点探讨城市区域发展中多中心和一体化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多中心体系和新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集聚力不足、功能依赖和空间浪费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多中心区域 新城 城市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关键词:
区域服务功能 服务产品输出 区域经济联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莹 俞路 韩贵峰
在区域范围的城市旅游体系中,引入"中心地的中心性"概念,可以在这种旅游性的空间网络中考察城市地位的相对重要性,划分出城市的等级层次,判断出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更可以进一步得到区域空间的城市旅游构成关系。Voronoi图在地理学中是一种利用中心地的中心性广泛用于空间分割、空间邻域查找的空间剖分方法。引入这种方法,以苏浙沪地区为例,在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利用Voronoi图的空间分割原理,找出不仅具有规模性,而且具有空间组织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景奇 陈小冬 修春亮
研究目的:基于POI地图大数据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蔓延测算方法,并以沈阳市为例探讨城市蔓延的治理途径。研究方法:借鉴LOPEZ的居住(人口)密度测算法,从公共服务和设施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取沈阳市POI(Points of Interest)和建筑单元地理大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法、CRITIC赋权法和自然断点分类法构建基于POI的城市蔓延指数。研究结果:沈阳市二三环间是城市蔓延的重灾区,重度蔓延面积最大,而三四环间重度蔓延比例最高;方向上,形成以NE-N方位为主要蔓延翼,NE-E和SW-S为次要蔓延翼的分布格局;行政区划上,蔓延程度最高的是浑南区和于洪区。研究结论:基于POI数据的城市蔓延测算方法,数据收集难度低且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城市蔓延城中与城郊地区的差异,可为地方政府进行城市蔓延的分区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周华东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郑小平
日本在二战后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出现了城市蔓延现象。在日本,城市蔓延一般是指缺少公共服务地、向邻近非城市区域弥漫式扩展,这种开发模式是地方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对发展的企业、土地持有者和中央政府等做出让步的结果,并产生了高额社会成本、财政成本和土地成本。虽然日本城市规划者将土地重整视为城市规划之母和抑制城市蔓延的有效手段,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最近日本政府提出建设紧凑城市的政策,旨在降低小汽车依赖性和重新繁荣市中心以应对不断减少的人口和快速老龄化。
关键词:
城市蔓延 日本 土地重整 紧凑城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娟 王宪明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由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承德、张家口和沧州7个地级市组成。这些地区与北京、天津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本文根据环京津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和对外开放环境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威尔逊模型等方法对该地区的各城市进行了综合排名,最终确定了唐山和保定为环京津地区的次级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了该地区"1+2"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