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9)
2023(5607)
2022(4391)
2021(4148)
2020(3522)
2019(7928)
2018(7385)
2017(14927)
2016(7976)
2015(8757)
2014(8855)
2013(8751)
2012(7990)
2011(6822)
2010(6830)
2009(6363)
2008(7287)
2007(6342)
2006(5401)
2005(5222)
作者
(22892)
(19106)
(18856)
(18178)
(12410)
(9193)
(8683)
(7185)
(7153)
(7017)
(6481)
(6467)
(6252)
(6112)
(6033)
(5673)
(5659)
(5623)
(5603)
(5421)
(4907)
(4685)
(4647)
(4488)
(4337)
(4269)
(4205)
(4155)
(3920)
(3865)
学科
(34901)
(32754)
企业(32754)
管理(31851)
(29485)
经济(29434)
(19712)
(17273)
财务(17269)
财务管理(17243)
方法(16803)
企业财务(16534)
数学(14876)
数学方法(14774)
(9326)
业经(6816)
(6717)
(6635)
(6182)
银行(6176)
中国(6155)
体制(5999)
(5685)
金融(5685)
公司(5554)
(5522)
(5404)
技术(5203)
理论(4435)
(4155)
机构
学院(115026)
大学(114996)
(46420)
经济(45485)
管理(45277)
理学(39487)
理学院(39090)
管理学(38525)
管理学院(38306)
研究(34001)
(31198)
中国(28898)
财经(23808)
(22971)
(21750)
科学(19310)
财经大学(18041)
(17606)
(16715)
(16455)
中心(16045)
会计(15521)
商学(15295)
商学院(15174)
研究所(15010)
业大(14708)
经济学(14499)
北京(14284)
(13334)
经济学院(13217)
基金
项目(72769)
科学(58203)
基金(56210)
研究(50225)
(49200)
国家(48829)
科学基金(43142)
社会(33411)
社会科(31902)
社会科学(31896)
基金项目(29651)
自然(29624)
自然科(29062)
自然科学(29052)
自然科学基金(28615)
(26597)
资助(23844)
教育(23445)
(22852)
编号(18445)
(17216)
(16374)
重点(16306)
成果(15434)
(15276)
教育部(15152)
科研(14855)
人文(14744)
创新(14324)
国家社会(14309)
期刊
(46651)
经济(46651)
研究(33419)
(33106)
中国(21530)
学报(18875)
管理(17563)
科学(15654)
会计(15141)
(14849)
金融(14849)
大学(14479)
学学(14096)
(13525)
财经(13123)
财会(12815)
(10966)
农业(8761)
通讯(8600)
会通(8583)
经济研究(8027)
教育(7033)
技术(6964)
(6576)
(6126)
业经(5905)
问题(5694)
(5464)
理论(5288)
(5242)
共检索到17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琳  肖梦瑶  
基于2009—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并存会提高会计稳健性,且非控股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股东相对控股股东的持股力量越强,会计稳健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所在地区法律制度环境较差的企业,多个大股东的监督动机更强。影响机理检验证实,多个大股东共同监督会促使企业计提更多的资产减值损失和预计负债,进而提高了会计稳健性水平。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改变大股东界定标准、考虑多个大股东股权分散度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不仅为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监管部门出台更适宜的政策提供了参考,而且为约束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带来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经长  冯瑾  乔菲  朱冰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探讨了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减少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是多个大股东影响会计稳健性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的数量、持股比例均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在治理环境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通过分析多个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文为优化公司治理和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提供了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小萍  庄明明  
本文以2003~2015年的277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相比于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多个大股东并存的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违规倾向,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多个大股东与公司违规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在更好的外部治理环境下得到显著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显著地提高了高管超额薪酬,为多个大股东加剧公司代理冲突,降低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证据。本文的研究加强了对中国制度背景下非控制性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理解,为监管部门更有效地实施监管和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安排提供了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红星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就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引入股权结构变量,对Basu(1997)模型、Ball和Shivakumar(2005)模型进行修正后,通过构建一个检验体系,对大股东控制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大股东控制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而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对控制人性质敏感。这一结果表明,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具有显著影响,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中日益突出的代理问题,不管是在国有控股还是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大股东控制都具有显著的"壕沟防御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徐玉德  
一、引言会计稳健性(Conservatism),又称会计谨慎性(Prudence),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估计中包含的一定程度的审慎,比如资产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IASB,2008)。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闽  杨萍  岳文忠  
股东关系主要包括大小股东关系、多个大股东关系等,其中多个大股东关系是上市公司多维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多个大股东关系主要体现制衡或合谋关系,但随着治理环境的完善,大股东间更应构建和谐的共生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川  
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即相较于单一大股东,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概率与数字化转型程度均更高,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因素的影响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而公司治理与企业资源是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的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且在从单一大股东模式变为多个大股东模式以及多个大股东越分散的模式中,企业越可能进行数字化转型。本文研究提供了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经验证据,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来自股权结构安排的新视角,也为多个大股东并存的公司治理体系与效应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证据支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淼  孙光国  
本文以结构性去杠杆为政策背景,选取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多个大股东能否驱动企业降低过度负债水平。研究发现,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企业过度负债水平更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其他大股东通过监督和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过度负债水平。具体地,其他大股东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的作用路径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自利动机,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的制度环境降低了其他大股东的监督成本,有利于其治理效应的发挥;并且其他大股东有助于缓解过度负债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提升了企业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本文以2011~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促进了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且质押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的提升越明显;在财务风险较低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有更高的要求,在长期债权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较小。本文从债权人视角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对深入认识股权质押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彦锋  王桂祯  胡著伟  
近年来,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主业的负面影响引发对其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的高度关注。为弥补股权结构对金融化影响研究的不足,本文以多个大股东为切入点,考察其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具有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效应,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缓解第二类代理成本、降低两权分离度、改善企业外部信息环境是多个大股东抑制金融化的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非控股大股东的数量越多、相对能力越强以及企业所处地区法律环境越好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就经济后果来看,多个大股东对金融化的抑制能够促进实体投资。同时为企业优化股权结构、促进"脱虚向实"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新梅  
本文以2009到2014年我国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回归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通过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可以促进会计稳健性的提高。通过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促进会计稳健性的提高,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则不具有这种影响。相较于私有产权控股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在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通过股权制衡牵制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正面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叶勇  蓝辉旋  李明  
股权结构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不同股权结构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股改前后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股改后在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下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控股股东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转变对公司业绩影响不显著;与其他股权结构类型相比较,多个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业绩较高;控股股东为政府的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征征  蔡报纯  
本文选取2015年5月份以来发布增持公告的38家民营样本公司,以发布增持公告当天为事件日,以事件日前后5天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经过市场回报率对比,得出结论:民营企业大股东增持可明显提高市场信心,对市场影响显著,增持公告发布日市场反映最强烈,之后随时间递减。分析民营企业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和这一行为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自身发展以及监管部门规范市场行为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魏安盈  
股权质押以其融资比例高、成本低、办理简便等优势成为大股东面临资金压力时的融资新选择。但近期多家公司高比例股权质押面临爆仓,大股东为避免爆仓是否会操纵信息影响会计稳健性,内部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在其中又会发挥什么作用?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则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并缓和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文章拓展了现有的研究领域,同时对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进一步关注大股东股权质押和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会计稳健性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影  王满  马勇  于浩洋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高,大股东之间可能存在合谋掏空或监督制衡的关系,为此,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只有单一大股东的公司而言,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大股东之间股权偏离度越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外国投资者和国有法人大股东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多个大股东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及市场环境越好,多个大股东监督效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