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2)
2023(5554)
2022(4458)
2021(4124)
2020(3519)
2019(7916)
2018(7335)
2017(15074)
2016(7907)
2015(8837)
2014(8614)
2013(8707)
2012(7989)
2011(6606)
2010(6912)
2009(6896)
2008(6510)
2007(5912)
2006(5239)
2005(5008)
作者
(20010)
(16393)
(16241)
(15477)
(10682)
(7994)
(7621)
(6400)
(6042)
(5998)
(5571)
(5490)
(5320)
(5290)
(5109)
(5045)
(4962)
(4732)
(4687)
(4524)
(4074)
(3981)
(3821)
(3748)
(3700)
(3676)
(3591)
(3587)
(3263)
(3244)
学科
(38896)
(37645)
企业(37645)
管理(36540)
(29198)
经济(29157)
(25525)
金融(25525)
(24777)
(22415)
财务(22403)
(22401)
银行(22401)
财务管理(22366)
(21513)
企业财务(21340)
方法(15329)
中国(14437)
数学(13919)
数学方法(13886)
(12372)
中国金融(10961)
(8355)
体制(7752)
业经(7659)
地方(6400)
公司(5529)
(5414)
环境(4638)
理论(4577)
机构
学院(105109)
大学(103161)
(47104)
经济(46158)
管理(42306)
理学(35882)
理学院(35670)
管理学(35342)
管理学院(35164)
中国(33557)
(31393)
研究(28316)
财经(23792)
(21568)
(20153)
(19769)
金融(19753)
(18385)
财经大学(18104)
银行(17723)
(16569)
中心(16353)
经济学(15452)
(14938)
人民(14568)
商学(14564)
商学院(14470)
经济学院(14111)
(13320)
国人(13221)
基金
项目(60825)
科学(48482)
基金(46303)
研究(45577)
(38055)
国家(37736)
科学基金(34472)
社会(30595)
社会科(29404)
社会科学(29394)
基金项目(24475)
(22896)
自然(22016)
自然科(21540)
自然科学(21538)
自然科学基金(21193)
教育(20374)
资助(20060)
(18445)
编号(18024)
成果(14815)
(14246)
(13986)
重点(13414)
(13389)
人文(13170)
教育部(13166)
(12720)
项目编号(12693)
(12663)
期刊
(48770)
经济(48770)
(33805)
研究(33386)
(32923)
金融(32923)
中国(18274)
管理(16193)
财会(13247)
财经(13236)
会计(11567)
学报(11170)
(10960)
科学(9803)
大学(9431)
学学(9344)
会通(8986)
通讯(8986)
(8766)
经济研究(8098)
技术(6555)
理论(6513)
业经(6228)
(6057)
(5825)
实践(5795)
(5795)
国际(5622)
中国金融(5609)
问题(5535)
共检索到169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运通  姜付秀  
本文以2003-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更低。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我们发现与监督假说一致,当公司内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越多、大股东间持股分散度越低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此外,当公司信息环境更好、公司所处地区法律环境更好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多个大股东与债务融资成本间的负向关系也更加明显。本文从债务融资成本视角,为股权结构安排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运通  姜付秀  
本文以2003-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多个大股东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多个大股东的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更低。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我们发现与监督假说一致,当公司内大股东数量越多、非控股大股东持股越多、大股东间持股分散度越低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此外,当公司信息环境更好、公司所处地区法律环境更好时,大股东更容易发挥监督作用,多个大股东与债务融资成本间的负向关系也更加明显。本文从债务融资成本视角,为股权结构安排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莉苹  
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上市A股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多个大股东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在替换债务融资成本度量指标、多个大股东度量指标后结论依然成立。对其中的影响机理检验,发现多个大股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质量,最终抑制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同时本文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多个大股东的监督机制存在替代效应,即内部控制质量削弱了多个大股东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雪松  李闻  廖望  郑宇新  
政府官员具备何种特质能够促进政府在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发挥有为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本文研究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工作经历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2008—2020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利用机器学习与文本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地方官员的企业工作经历能够提高官员对企业债务融资问题的认知与应对能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会更加强调企业债务融资问题,并且积极提出更多实际举措。接着,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官员企业经历显著降低了官员主政辖区内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并且当官员企业经历类型为管理层经历时更为显著。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经历使得官员能够准确识别规模较小、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缺乏银企联系的企业所处债务融资困境,并通过增加地区信贷投放量、优化地区商业信用环境与加强地区金融数字化建设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本文从工作经历角度探究官员对辖区内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展了此前探讨官员经历特征的经济影响相关文献,也为精准选拔与培养各类政府官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淼  孙光国  
本文以结构性去杠杆为政策背景,选取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多个大股东能否驱动企业降低过度负债水平。研究发现,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企业过度负债水平更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其他大股东通过监督和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过度负债水平。具体地,其他大股东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的作用路径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自利动机,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的制度环境降低了其他大股东的监督成本,有利于其治理效应的发挥;并且其他大股东有助于缓解过度负债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提升了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李润琪  
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城市银行业多样性和降低企业的投融资错配程度对债务融资成本形成显著的中介因子效应。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这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活力,降低企业融资负担提供了政策制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现有文献大多探讨ESG的益处,但这难以解释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低披露率现象。本文基于融资结构中占比最高、依赖性最强的债务融资视角,探索微观企业ESG信息披露能否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ESG信息披露数量越多,债务融资成本越高,并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较为主观且难以验证的环境(E)和社会责任(S)维度。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凸显了非财务信息的“类保险”作用,体现为削弱了ESG信息披露数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区分债务期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上述结论主要体现在短期债主导的企业。从时间维度上看,ESG信息披露的消极影响随着企业披露年限增加逐渐减弱,并且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出现反转。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会计稳健性提升、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水平提升和媒体报道增加均有助于缓解ESG信息披露的不利影响。机制分析发现ESG信息披露数量通过传递短期经营压力信号和提升信息漂绿风险两条路径提高了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文章阐述了新兴经济体ESG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挑战,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伟华  毛新述  刘凯璇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逐渐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没有内部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会下降更快。本文的发现为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并为研究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够对大股东掏空产生影响。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剔除了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样本总体、区分借款期限以及企业所有制类型三重维度,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究竟是抑制了大股东掏空还是便利了大股东掏空。从样本总体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控制企业通过增加借款进而导致了大股东掏空的增加。从区分借款期限实证检验发现:缘于还款期限以及对大股东的约束程度不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呈现不同效应。具体而言,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短期借款越少,大股东掏空相应减少;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长期借款越多,对大股东掏空的限制也越多。从区分企业异质性实证检验发现:由于经营机制以及受监管程度的不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国有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而民营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不显著。本研究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大股东控制下的债务融资对大股东掏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代理理论以及债务融资理论,能够为规范中国的债务融资市场和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平  张志  
在公司财务实践中,债务资本成本不仅仅取决于投资风险的大小,还会受到大股东性质以及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公司中,由于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国有控股及其控股比例会对公司风险、公司治理等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债务资本成本的高低及其波动。数据显示,国有控股有助于中国公司债务资本成本水平的下降,且国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债务资本成本之间呈现U型变化。数据没有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债务资本成本"高企"现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薇  
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探讨大股东持股水平对并购溢价的影响,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发现:收购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溢价越低;调节效应显示,债务融资水平会显著抑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溢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其支持效应并影响并购溢价水平,在收购公司债务融资水平较高时,大股东的支持或侵占动机都会抬高并购溢价水平。从收购公司大股东持股视角对并购溢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创新,研究结论为企业高溢价并购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毅  王飙  
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大股东持股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流动性风险阈值的影响。当公司流动性风险低于该阈值时,公司债务期限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当公司流动性风险高于这一阈值时,公司债务期限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流动性风险这一门槛变量的存在,使得两者之间呈现不同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利用门槛回归能够更好地解释大股东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越  董怀丽  彭可人  郭天枭  
"营改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0—2014年为观察期,运用PSM和DID方法分别检验了"营改增"先行试点地区(上海市和其他8个省市)以及全国性试点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对试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降低效应,其中现代服务业显著降低,而交通运输业并无显著变化。区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对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中存在。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营改增"也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等原增值税行业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表明"营改增"对原增值税行业公司具有溢出效应。此外,全面"营改增"也显著降低了试点行业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楷唐  麻志明  吴联生  
本文研究了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学术经历能够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约6.4%。从作用机制上看,高管学术经历降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会计稳健性水平;同时,高管学术经历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在小事务所审计的、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公司中更为突出。这表明高管学术经历通过降低企业信息风险和债务代理风险两个途径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此外,研究还发现,高管学术经历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在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高管学术经历也有助于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