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9)
- 2023(14810)
- 2022(13149)
- 2021(12405)
- 2020(10335)
- 2019(23552)
- 2018(23540)
- 2017(45578)
- 2016(24897)
- 2015(27585)
- 2014(27176)
- 2013(26625)
- 2012(24348)
- 2011(21774)
- 2010(21712)
- 2009(19823)
- 2008(18997)
- 2007(16697)
- 2006(14285)
- 2005(12249)
- 学科
- 济(94869)
- 经济(94767)
- 管理(70860)
- 业(66489)
- 企(55887)
- 企业(55887)
- 方法(41535)
- 数学(35340)
- 数学方法(34910)
- 农(26360)
- 财(24699)
- 中国(24136)
- 业经(22747)
- 地方(21877)
- 学(20701)
- 农业(17467)
- 制(17319)
- 贸(16674)
- 贸易(16665)
- 理论(16610)
- 易(16137)
- 技术(15912)
- 和(15404)
- 务(14812)
- 财务(14740)
- 财务管理(14713)
- 环境(14567)
- 划(13974)
- 企业财务(13879)
- 银(13733)
- 机构
- 学院(339203)
- 大学(337918)
- 管理(134589)
- 济(130285)
- 经济(127314)
- 理学(117175)
- 理学院(115852)
- 管理学(113883)
- 管理学院(113252)
- 研究(111725)
- 中国(80765)
- 京(71549)
- 科学(70665)
- 财(59969)
- 所(55341)
- 农(53970)
- 业大(50968)
- 研究所(50624)
- 中心(50528)
- 江(49122)
- 财经(48197)
- 范(45894)
- 师范(45478)
- 北京(44576)
- 经(43712)
- 农业(42366)
- 院(41178)
- 州(40435)
- 经济学(38187)
- 技术(36531)
- 基金
- 项目(236366)
- 科学(185441)
- 研究(174086)
- 基金(169813)
- 家(147555)
- 国家(146332)
- 科学基金(125809)
- 社会(108147)
- 社会科(102407)
- 社会科学(102383)
- 省(93499)
- 基金项目(90834)
- 自然(82056)
- 自然科(80138)
- 自然科学(80118)
- 教育(79736)
- 自然科学基金(78655)
- 划(78347)
- 编号(72291)
- 资助(69162)
- 成果(58197)
- 重点(52622)
- 部(51230)
- 发(50935)
- 课题(49560)
- 创(49552)
- 创新(46086)
- 科研(44957)
- 项目编号(44672)
- 教育部(43914)
- 期刊
- 济(143089)
- 经济(143089)
- 研究(97091)
- 中国(61757)
- 学报(53279)
- 科学(49519)
- 农(49258)
- 管理(48770)
- 财(45561)
- 大学(39961)
- 教育(39528)
- 学学(37533)
- 农业(34498)
- 技术(28832)
- 融(25942)
- 金融(25942)
- 业经(25421)
- 经济研究(22864)
- 财经(22490)
- 经(19263)
- 图书(19006)
- 问题(18754)
- 业(17780)
- 科技(16937)
- 理论(15816)
- 版(15721)
- 现代(15685)
- 技术经济(15547)
- 商业(15297)
- 资源(14707)
共检索到484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宇 罗悦
该文以外需引导和政府补贴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内在逻辑。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不确定需求以及古诺竞争的厂商进入模型发现,以国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且政府给予大量补贴的发展模式,会对竞争主体产生激励扭曲,厂商的过度进入最终导致相关产业的产能过剩。以光伏产业为例,选择2008-2015年沪深两市中主营业务属于光伏概念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企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且外需依赖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越多,产能过剩越严重,而研发投入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在"市场失灵论"和"体制扭曲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不当干预论",以解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并以光伏产业为例,将光伏产业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从政府行为、产业内部环节和供给视角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了光伏产业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程度和金融支持水平及其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不仅呈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还出现体制性产能过剩;近年来,政府偏好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不当干预,引致和加剧了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但对其内部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测算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为化解和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完善新产品市场配套设施,建立信息发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吕逸楠
本文从发展性、战略性、新兴性和导向性四个维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产能过剩预警体系。测算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指数,并利用"前端"指标对其产能过剩预警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光伏产业上游环节新兴性特征对产能利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战略性特征影响程度最小;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2.9%,预测效果较好。为化解和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鼓励产学研紧密合作,完善新产品市场配套设施,建立信息发布及产能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政府补贴使用效率,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辉 张月友
利用58家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2年季度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其产能利用情况,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成因和化解路径。研究发现:除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其余年份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0%,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中国光伏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偏低,产业发展陷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老路;2005~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并未脱离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文章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由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构成,供需结构失衡、过度投资和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熊勇清 李晓云 黄健柏
以光伏产业为例,从"供给端"与"需求端"比较视角分析了财政补贴适度偏向"需求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分析表明:现行"供给端"财政补贴方案对于促进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产能非理性扩张、过度依赖出口和国内市场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财政补贴适度偏向"需求端"有利于快速启动国内需求市场,并且能够激发中上游"供应端"的积极性;财政补贴是破解我国光伏产业等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所面临的"产能过剩"困境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艺明 马晴晴
为了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财政补贴是常见的政策工具。针对财政补贴是否能够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2006—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补贴对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财政补贴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光伏企业间的生产率离散度,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财政补贴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光伏企业间的资源错配程度平均下降约0.021个百分点。该结论在经过指标替换、考虑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影响、内生性分析以及政策外生冲击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在位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以及位于光照资源较缺乏地区的企业,财政补贴对资源配置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财政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企业规模均等化以及降低研发风险机制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财政补贴对光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丰富了新兴产业资源配置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精准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卫 王陈陈
企业成长性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企业成长性视角,以主营业务属于太阳能概念板块的23家上市企业2008—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光伏产业企业成长性表现普遍较差,国有企业成长性表现明显差于民营企业;政府补贴与光伏上市企业成长性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政府补贴对不同性质企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更大,负向效果更显著。政府干预不当、寻租活动以及政府补贴机制不完善是限制政府补贴发挥正向推动作用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颜晓畅 黄桂田
基于我国167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7年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政府财政补贴对企业经济绩效、创新绩效及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使用生产函数法测度企业产能利用率,之后通过三个面板模型分析政府财政补贴对企业经济绩效、创新绩效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政策效应在七大子行业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存在产能过剩,尤以节能环保行业最严重,生物及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率也在逐年上升。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看,政府财政补贴在显著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同时,也加剧了产能过剩,但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子行业看,政府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差异较大:有效提升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经济绩效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绩效;加剧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楠 耿殿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贴是促进共性技术研发的有效方式,同时给出确定政府补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性技术 政府补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笑楠
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与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政府核查策略选择与企业使用补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违规使用政府补贴的惩罚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政府补贴的成本和收益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过程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补贴资源、丰富政府补贴形式、完善补贴监管体系等方法,促使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可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国庆 王舟 张春宇
补贴是目前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我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金额巨大,但补贴的绩效如何,理论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首先选择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好代表性的证券市场作为研究样本来源,通过手工方式从上市公司非指定公开披露信息,如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日常信息披露资料以及公司网站等,搜集整理出满足创新建模需要的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创新投入产出系统数据;其次,构建了包含外溢效应的超越对数CDM模型、并应用迭代3阶段最小二乘法(IT3SLS),试图对我国政府自2010年以来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创新补贴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再次,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影响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韩庆潇 杨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晓丹 何文韬 肖兴志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但是由于该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不但风险高而且具有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可能缺乏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而政府补贴作为调节这一矛盾问题的有效政策工具,不但能弥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够产生额外行为,从而引起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改变。本文从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获得研发创新成果两个方面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发现,虽然政府补贴没有直接带来企业研发支出的增加,但是企业在政府补贴影响下获得更多专利的结果却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确实能够为企业指明技术攻关方向,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创新活动。另外,规模越大的企业研发积极性也越高。这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茴 段进
通过理论模型的推演,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以及不同市场补贴形式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当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存在时,政府补贴将会有效提高新兴产业的规模,并倒逼传统产业转型,但补贴的额度不能无限制扩张,否则将损害社会福利;从补贴方式来看,价格性补贴的作用是均衡的,但产量补贴能够强化产业中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