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0)
- 2023(13004)
- 2022(10628)
- 2021(9741)
- 2020(8390)
- 2019(18894)
- 2018(18570)
- 2017(35877)
- 2016(19227)
- 2015(21742)
- 2014(21500)
- 2013(21616)
- 2012(19859)
- 2011(17898)
- 2010(18057)
- 2009(17351)
- 2008(17623)
- 2007(15822)
- 2006(13934)
- 2005(13044)
- 学科
- 济(94159)
- 经济(94019)
- 业(88721)
- 企(81198)
- 企业(81198)
- 管理(77858)
- 方法(43780)
- 数学(35535)
- 数学方法(35372)
- 财(33245)
- 业经(29632)
- 农(28151)
- 中国(24552)
- 务(23702)
- 财务(23680)
- 财务管理(23648)
- 制(23554)
- 企业财务(22515)
- 农业(19787)
- 技术(17983)
- 贸(17713)
- 贸易(17703)
- 易(17308)
- 体(17241)
- 划(16463)
- 策(16422)
- 和(15239)
- 银(15228)
- 银行(15221)
- 体制(15034)
- 机构
- 学院(287273)
- 大学(285357)
- 济(135875)
- 经济(133734)
- 管理(118014)
- 理学(101038)
- 理学院(100175)
- 管理学(99192)
- 管理学院(98644)
- 研究(91823)
- 中国(77285)
- 财(67267)
- 京(58774)
- 财经(52945)
- 经(48248)
- 科学(47537)
- 所(44133)
- 经济学(43238)
- 江(42661)
- 农(42541)
- 中心(41934)
- 财经大学(39232)
- 经济学院(39117)
- 研究所(38928)
- 北京(37311)
- 业大(36035)
- 商学(34580)
- 商学院(34272)
- 农业(33094)
- 州(33001)
- 基金
- 项目(180362)
- 科学(146561)
- 基金(137295)
- 研究(136605)
- 家(116466)
- 国家(115478)
- 科学基金(102251)
- 社会(93138)
- 社会科(88616)
- 社会科学(88597)
- 基金项目(71273)
- 省(67021)
- 自然(62864)
- 教育(61857)
- 自然科(61437)
- 自然科学(61422)
- 自然科学基金(60491)
- 资助(56602)
- 划(55537)
- 编号(52664)
- 部(42960)
- 成果(42875)
- 制(40659)
- 创(40580)
- 国家社会(40167)
- 重点(39683)
- 业(38452)
- 教育部(38310)
- 发(37801)
- 人文(37304)
- 期刊
- 济(151982)
- 经济(151982)
- 研究(90263)
- 财(56958)
- 中国(56345)
- 管理(49481)
- 农(40164)
- 科学(36642)
- 学报(34249)
- 融(32267)
- 金融(32267)
- 大学(28561)
- 财经(28205)
- 学学(27177)
- 农业(27159)
- 技术(25703)
- 经济研究(24899)
- 业经(24373)
- 经(24236)
- 教育(22069)
- 问题(20119)
- 贸(18053)
- 技术经济(17257)
- 业(16930)
- 世界(16697)
- 国际(15565)
- 财会(15217)
- 现代(14102)
- 会计(13827)
- 统计(13531)
共检索到43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巍 梁世杰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转化机制和资产再配置机制,是检验新时期中国制造业是否具备适应国内外市场冲击的韧性和市场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2004—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需求转化方程与资产配置方程,对国外需求冲击下的需求转化及资产再配置过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国外需求萎缩冲击下国外需求向国内需求的转化能力是有限的,而内需拉动并未能有效促进企业进行资产再配置。同时,国外需求的扩张冲击与萎缩冲击对资产再配置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研究成果表明,外需萎缩虽然有激发内需市场潜力的作用,但化解能力有限,应兼顾国内外市场,以内循环重塑外循环;依靠市场力量未能完全有效地促进资产再配置,因此应将产业政策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外需冲击 需求转化 资产再配置 双循环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陆旸
本文在状态依存模型框架内,估计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和异质性。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品的价格粘性具有非对称的特征,同时企业的"异质性"也影响了产品的价格粘性。根据价格粘性理论,存在价格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通过调整货币数量能够影响短期内的产出。然而,由于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在通货膨胀时期,央行为了抑制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为产出减少,而非价格水平下降;相反,为提高产出而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为价格水平上升,而非产出水平提高。只有通货紧缩时期,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出现反转,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才更有效。
关键词:
价格粘性 状态依存定价模型 成本冲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觅 徐建炜 施炳展
本文首次利用企业数据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本文构建了刻画企业层面外汇风险暴露程度的指标,然后利用2000~2006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通过出口收益渠道和进口成本渠道影响就业水平,但不同企业由于进出口强度以及进出口地分布不同,汇率变动对其就业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结果造成平均的就业效应非常小。此外,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生产率企业和私营企业受影响程度最为明显。与美国的情形不同,在中国汇率变动更多地通过改变企业聘用决策而不是解雇决策,影响就业量的变化。
关键词:
汇率 就业 制造业 企业外汇风险暴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太峰 董培轩
近些年,中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研究愈发成为热点。宏观层面,资金"脱实入虚""金融空转"的讨论亦此起彼伏。然而,针对微观层面的企业资金"脱实入虚"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本文选取2003—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数据,利用2009年宏观调控措施营造的"准自然实验"环境,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在资金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倾向性,并进一步研究企业绩效的后续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当制造业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同时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时,企业更倾向于配置金融资产,金融活动也会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主营业务却未得到发展,反而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均受到损害,且后者受到的影响更大,即进行过多金融投资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远期影响更为深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实体经济从业者、资金提供方以及监管层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慧波 姜余轲 李鹏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深入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标准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标准有助于缓解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改善资源错配,提升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且出口强度会正向强化技术标准的资源配置效应;技术标准的资源配置效应在地区层面和行业层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应优于一般制造业;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在企业层面的倒逼效应,以及在行业层面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和企业退出效应,是技术标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觅 茅锐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是否、并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向国内市场?本文利用最新的工业企业数据,以金融危机为自然实验,对此进行详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内销在金融危机后显著增长;以外需冲击为工具变量的因果性检验表明,内销增长源自出口受阻。金融危机促使企业"出口转内销",但出口降幅与内销增幅并不匹配,出口下降1%仅带动内销增长约0.3%。而不同企业在出口转内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当面临外需冲击时,东部地区、规模较小和以中低收入地区为主要目的地市场的企业出现较大幅度的内销增幅,而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大和以高收入地区为主要目的地市场的企业则增幅较小或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颖
基于企业异质特征与市场扭曲程度的累积循环关系,研究了企业异质性特征对区域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效率和结构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选择企业所有制特征,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市场扭曲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效率损失表现为国有企业从市场扭曲中受益,私有和外资企业相对受损;区域内异质性企业结构配置效率损失的根源表现为国有企业规模配置效率小于私有企业、私有企业小于外资企业;企业异质性特征通过扭曲市场产生了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效率损失和结构配置效率损失,这两种效率损失的综合作用是制造业增长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采用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nitLaborCost,ULC)测算的一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经常被用来衡量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测算了1980 ̄200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然后采用该指数测算了同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实际有效汇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彦明 汪戎 纳鹏杰
通过构建体制扭曲与资产专用性交互作用的资产锁定概念模型,采集2008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和多元回归方法对资产锁定理论及其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体制扭曲和资产专用性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消极影响;体制扭曲与资产专用性增强型交互作用的资产锁定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消极影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存在着更为强烈的资产锁定效应,资产锁定是企业产能过剩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体制扭曲 资产专用性 资产锁定 产能过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恕立 刘军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半参数的LP方法测算了中国服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进一步考察了服务业TFP的资源再配置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企业TFP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不同类型企业和行业的TFP水平及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TFP分解后发现,中国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是靠外部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进步同时拉动的;但劳动力资源产生了误置,且国有化程度越高的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越差。与制造业企业的比较显示:中国服务企业的规模、TFP水平和增长率普遍偏低;总体上服务企业间的再配置效应优于制造业企业,但再配置效应在各服务行业上表现出更强的异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宇鹏 和昂达 陈永伟
企业存续时间是产业组织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但从产权保护角度对我国企业存续时间进行的严格实证分析目前还非常缺乏。本文使用2008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的研究发现:(1)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的存续时间确实有很大影响,产权保护程度越高,该地区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越长;(2)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别。特别地,加强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延长私营企业的存续时间,但却减少了国有企业的存续时间。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存续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熊瑞祥 李辉文 郑世怡
技术在中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具有重要的效率和福利含义。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结合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干中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收敛的影响。在运用Olley-Pakes(1996)和Levinsoh-Petrin(2003)半参数方法纠正了传统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中常见的联立性与选择性偏差的基础上,本文发现(1)干中学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企业异质性:企业同技术前沿的技术差距越大,干中学效应越大。这样,本文就在干中学的统一视角下同时解释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上述发现对不同的计...
关键词:
干中学 全要素生产率 追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