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68)
2023(18523)
2022(15466)
2021(14435)
2020(12529)
2019(28639)
2018(28302)
2017(53654)
2016(29107)
2015(32824)
2014(32630)
2013(32489)
2012(29962)
2011(27097)
2010(27074)
2009(25625)
2008(25592)
2007(23096)
2006(20130)
2005(18631)
作者
(85461)
(71616)
(71272)
(67923)
(45562)
(34040)
(32308)
(27858)
(27344)
(25651)
(24565)
(24200)
(23012)
(22785)
(22517)
(22069)
(21412)
(21368)
(20833)
(20667)
(17742)
(17698)
(17428)
(16469)
(16136)
(16114)
(16030)
(15763)
(14446)
(14256)
学科
(124240)
经济(124073)
(102509)
管理(97614)
(89740)
企业(89740)
方法(56802)
数学(47115)
数学方法(46518)
(39540)
(36894)
业经(33870)
中国(33314)
(28357)
(26453)
财务(26396)
财务管理(26341)
农业(25157)
企业财务(24930)
(23536)
贸易(23522)
(22995)
(22948)
技术(21435)
(21073)
理论(20125)
(20008)
地方(19950)
(19790)
银行(19740)
机构
大学(423577)
学院(422782)
(178963)
经济(175456)
管理(164586)
研究(143782)
理学(140877)
理学院(139365)
管理学(137045)
管理学院(136253)
中国(113666)
(90713)
科学(87020)
(85562)
(75488)
(73383)
财经(67106)
中心(66514)
研究所(66095)
(65018)
业大(63422)
(60952)
农业(59614)
北京(57275)
经济学(54858)
(51744)
(51179)
师范(50556)
(50368)
财经大学(49551)
基金
项目(277405)
科学(219345)
基金(204434)
研究(199477)
(179352)
国家(177875)
科学基金(152750)
社会(128063)
社会科(121471)
社会科学(121439)
基金项目(107083)
(106657)
自然(99915)
自然科(97658)
自然科学(97621)
自然科学基金(95917)
教育(91087)
(90331)
资助(84582)
编号(79241)
成果(64574)
重点(62581)
(62306)
(59336)
(58763)
创新(55064)
课题(54239)
国家社会(53934)
科研(53893)
教育部(53249)
期刊
(199909)
经济(199909)
研究(124538)
中国(85912)
(70857)
(69065)
学报(67499)
管理(65235)
科学(62718)
大学(51448)
学学(48461)
农业(46864)
(40124)
金融(40124)
教育(38928)
技术(37920)
财经(34266)
业经(32147)
经济研究(31872)
(29493)
(27753)
问题(26236)
(22700)
技术经济(22646)
统计(20936)
世界(20743)
(20605)
国际(19946)
财会(19317)
现代(19229)
共检索到642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品  李超超  杨君  
本文利用成本函数法测度了2001-2013年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然后使用GMM和LSDV方法分析了外部需求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外部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非过剩行业来说,外部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垄断因素并没有降低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产权、信息不对称和预算软约束对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起到消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当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的问题,利用环境规制政策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投资来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忽视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传导机制及异质性影响,难以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对策。文章主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具体传导机制,深入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环境规制更多是通过淘汰不满足环境标准的产能来提高产能利用率,而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来提升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有限;国有企业和小企业比重的增加将会减弱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和大中企业比重的提高则会促进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的积极影响。环境规制对偏重度污染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上述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污染强度下的作用程度也各异。研究结论对如何利用环保硬约束监督管理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和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等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飞龙  
成本函数法是测算产能利用率使用较多的方法,包括将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产出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产出作为潜在产出标准。运用1996—2015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分别得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标准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标准。结果表明,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之间具有可比性,根据两种潜在产出标准得到的产能利用率的相关系数达0.981;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的产能利用率相关系数达0.868;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尚有发挥空间;运用产能利用率动态标准判定产能过剩的结论与现实更符合,能够揭示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1996—2007年间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特征,而2008年后在政府刺激政策下表现出逆经济周期的特征。2008年的政府刺激政策起到了延缓产能过剩爆发的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王泽润  
基于2001—2015年分省分行业的3060个样本,运用DSBM模型考察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样本时间内为74. 17%,整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东、中、西部分别为76. 40%、63. 53%、66. 44%,东部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产能过剩严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东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降明显。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差距主要源于各子行业间的差异,其本质是地区过剩与行业过剩的交叉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蕾  李沐阳  
文章使用生产函数法测算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七大类行业2001—2014年的产能利用率,并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考察了影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2008年以来该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化解现阶段装备制造业内部过剩产能的相关措施与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叶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企业2007—2016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并从行业、地区、规模与所有制层面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最严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伟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经济波动会对产能利用率产生影响,两者总体上呈现出顺周期特征。运用1999—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经济波动和产能利用率在我国产业发展中具有耦合性或顺周期的作用特征,即经济波动和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发现,对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金融危机之前等的产业发展而言,经济波动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而对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金融危机之后的产业发展,这两者之间则存在着背离或逆周期关系。这意味着在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需要理性客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丽虹  金德环  
文章以中国的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量和托宾Q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受资金约束强的企业和受资金约束弱的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投资对现金流量的敏感度是否能反映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另外,文章还分析了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的作用,并考察了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是否能降低企业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从而促进企业的投资支出这一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投资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投资对现金流量的敏感度并不能说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另外,企业的部分现金流向了流动资产,而流动资产的增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机会成本,而是增加了企业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肖燕  
基于2005年7月21日~2008年12月17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周数据,利用Jorion(1990)改进模型来探讨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对制造业整体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滞后效应;而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基于2001-2014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严厉的正式环境规制与较强的公众环保意识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水平的系数不显著,而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分组层面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作用呈现明显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卫平  余奕杉  
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是我国"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基于2001-2014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全国层面上,严厉的正式环境规制与较强的公众环保意识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水平的系数不显著,而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才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分组层面上,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作用呈现明显的省际差异,在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在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的省份,环境规制反而抑制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最后,从建立差异化环境规制长效机制及其如何与创新驱动政策有效协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祖义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的省级行业动态面板数据,采用Sys-GMM方法,选取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利用STATA软件就三大地区FDI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东部地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FDI对两类行业产值与行业总产值的比值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该地区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FDI对两类行业产值与行业总产值的比值产生了正面影响,即FDI推动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正好相反;同时发现三大地区的国内投资和技术进步是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推动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但没有推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居民收入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也推动了东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一冬  
笔者采用2003年~2011年中国28个地区21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种动态外部性对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产业专业化(MAR外部性)和地区企业竞争程度(PoRteR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产业多样化(JAcobs外部性)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在分地区和分产业的回归分析中,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但企业竞争程度的影响效应基本不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邵光黎  鲁成军  
在能源供给不足和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能源替代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用劳动替代能源空间较大。通过能源价格上升实现节能降耗的空间较大,但会对制造业中各分部门的资本存量和就业需求产生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