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5)
2023(13033)
2022(11026)
2021(10493)
2020(9136)
2019(21292)
2018(20856)
2017(40237)
2016(21552)
2015(24779)
2014(24524)
2013(24478)
2012(22595)
2011(20244)
2010(19926)
2009(18681)
2008(18379)
2007(16014)
2006(13442)
2005(11922)
作者
(60320)
(50696)
(50486)
(48314)
(32249)
(24333)
(23150)
(19766)
(19253)
(17824)
(17141)
(17061)
(15979)
(15953)
(15700)
(15670)
(15151)
(15027)
(14637)
(14470)
(12304)
(12262)
(12260)
(11536)
(11467)
(11424)
(11120)
(10797)
(10129)
(10013)
学科
(97730)
经济(97638)
管理(62543)
(61212)
方法(51858)
(50064)
企业(50064)
数学(47360)
数学方法(46898)
(26248)
中国(25550)
(23514)
(20039)
贸易(20032)
(19560)
业经(17752)
(17388)
财务(17343)
财务管理(17305)
企业财务(16551)
(16295)
(16261)
农业(15431)
地方(15088)
(14442)
金融(14439)
(14084)
银行(14056)
(13353)
(13288)
机构
大学(315072)
学院(311228)
(140131)
经济(137791)
管理(125036)
理学(109266)
理学院(108203)
管理学(106510)
管理学院(105948)
研究(102126)
中国(79244)
(64361)
(62399)
科学(58723)
财经(51406)
(49767)
中心(47904)
(47066)
(46979)
研究所(45342)
经济学(44899)
业大(43699)
(42730)
经济学院(40792)
北京(40410)
财经大学(38679)
(37500)
农业(37190)
师范(37113)
(36578)
基金
项目(211646)
科学(169028)
基金(159355)
研究(152757)
(138064)
国家(137023)
科学基金(119147)
社会(100626)
社会科(95734)
社会科学(95707)
基金项目(83661)
(78629)
自然(77141)
自然科(75466)
自然科学(75443)
自然科学基金(74162)
教育(71117)
(67492)
资助(67054)
编号(59861)
(49419)
成果(47725)
重点(47183)
(44050)
(43822)
教育部(43242)
国家社会(43156)
科研(41399)
人文(41360)
创新(41115)
期刊
(139425)
经济(139425)
研究(87787)
中国(53291)
(49161)
学报(45035)
管理(43772)
科学(42960)
(40279)
大学(35012)
学学(33162)
(27952)
金融(27952)
农业(27586)
技术(27429)
财经(25860)
教育(25128)
经济研究(24270)
(22130)
业经(20498)
问题(19191)
(18280)
统计(17626)
技术经济(16517)
国际(15921)
(15854)
(15554)
世界(15324)
理论(14606)
决策(14304)
共检索到442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运达  刘鑫宏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程度的加深,外部需求冲击与本国经济波动的关联已非净出口所能涵盖,投资已成为净出口之外传导外部需求冲击的重要路径。从因应外部需求冲击的角度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资波动进行结构分析,运用OLS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识别外部需求冲击传导的投资路径。结果表明,总投资中的出口引致性投资对于外部需求冲击的反应是敏感的,外部需求与政府预算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自筹资金投资之间存在着"冲击—传导"关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海湾六国产出的同步波动性和遭受冲击的对称性联系起来。研究发现,1977-2006年间海湾六国遭受需求冲击的对称程度要高于供给冲击,对称性的需求冲击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既显著又重要,而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几乎没有作用;另外,本文没有发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对经济周期的同步波动有滞后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海湾六国未来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培辉  
本文以我国产出、消费者价格、货币和股票价格组成的一个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并通过一般化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探讨了货币冲击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该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调整过程,模型基本模拟了我国实际经济情况。货币——股票价格的非对称影响关系明显依赖于经济状态。在经济高增长与低增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高增长与低增长、股票价格高增长与低增长等不同经济状态、不同冲击方向、不同冲击规模下均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本文通过建立简单的代表性出口企业动态随机局部均衡模型来模拟中国2006~2010年的月度出口周期。研究发现,在引入外部需求冲击后,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的出口波动,成功地模拟出我国2006~2010年期间出口的周期变化,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外部需求冲击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增加内需,提高国内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迪  钟少军  李良  
文章分别采用产出、消费、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征宏观经济、消费、投资波动和技术冲击,并计算出1978~2011年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值。进一步运用动态波动图、线性回归、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中国和美国是构成全球经济的两个重要国家,研究其经济波动问题的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贝叶斯法重点实证研究了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冲击均是解释中美两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且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投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于技术冲击,而投资冲击对美国资本存量和实际投资波动的解释力度大于技术冲击;中美两国各经济变量受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的波动幅度各有不同,尤其消费和劳动波动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美国的劳动波动性较大,而中国的消费波动性较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宇  
本文利用2001—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以及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我国价格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几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物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消费者信心不足,而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下跌、出口需求下降和民间投资回落。为避免陷入通货紧缩,我国应继续加大投资计划,采取措施促进出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袁靖  
文章基于包含消费习惯与借贷约束的RBC模型,尝试将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纳入到该模型中,并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发现:(1)模型能够解释实际产出、消费、投资与资本波动的92.6%、77.8%、84.5%、87.6%。(2)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投资、就业和资本的影响均有明显的持续性,而对消费的影响均表现为短期性。(3)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较小,而对就业有较大影响;消费偏好冲击对两者的影响与收入冲击恰恰相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克贲  王晓芳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吉伟  
本文利用1994年1季度至2012年2季度产出和价格的数据,建立了基于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用分析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考察经济增长和价格对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的动态响应。实证研究表明,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标准差均较大,而且总需求冲击波动性要大于总供给冲击的波动性,说明我国经济在样本数据期内存在波动性。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总供给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长期趋势,而总需求冲击对于产出具有正向短期影响;对于价格而言,总供给冲击对价格产生负向长期影响,总需求冲击对价格产生正向长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主要在于供求冲击为负,供给负冲击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吉伟  
本文基于BSAVR模型研究了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中国经济波动可能对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外部冲击居于次要地位,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对于国际经济运行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中国经济增速的冲击影响要大干价格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和价格波动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都较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敏  李文溥  
基于AD-AS模型,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揭示1996—2005年期间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供需力量变化,并发现,近年来的"高增长、低通胀"是在有效供给能力改善的强有力推动下实现的。这意味着,全球化条件下实现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正在从需求转向供给。因此,现阶段的宏观调控应更加重视供给管理,把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放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首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延军  温娇秀  
甄别供给与需求冲击在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效制定宏观管理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借鉴修正后的两变量SVAR模型对我国各次产业波动中的供求冲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给冲击比需求冲击在我国各次产业产出波动的形成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在第二产业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供给冲击对价格水平波动的影响更大,而在第二、第三产业中,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具有更高的相对方差贡献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赵留彦  
本文研究两类基本宏观冲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并据此分析经济周期波动。我国的经验证据表明:第一,供给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负相关,而需求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正相关。第二,需求冲击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致,不过供给冲击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间关系并不明显。第三,供给冲击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力度相对更强,而需求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则更强。这解释了经验中经常观测到通货膨胀顺周期特征。这一结果意味着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容易调控通货膨胀,却难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谨防其通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靖  徐栋  宇文晶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较强的波动及联动性,为了合理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源泉,文章基于DSGE模型,构建三阶近似下GMM估计量和贝叶斯推断下SMM估计量,实证结果显示SMM估计量是连续和渐近正态的,并且计算时间比GMM计算时间短,因而更加有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指标,构建的模型采用SMM估计得到变量各阶矩特征值与真实数据变量各阶矩特征值非常相近,能够解释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经济波动特征,而造成中国经济较高波动的源泉为具有较大标准差的瞬时技术冲击,这对以后DSGE模型尤其解决时间序列偏短的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