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4)
- 2023(7070)
- 2022(5954)
- 2021(5895)
- 2020(4815)
- 2019(11100)
- 2018(10769)
- 2017(20956)
- 2016(11216)
- 2015(12865)
- 2014(12651)
- 2013(12650)
- 2012(12012)
- 2011(11142)
- 2010(11046)
- 2009(10397)
- 2008(10156)
- 2007(8765)
- 2006(7888)
- 2005(7316)
- 学科
- 济(50331)
- 经济(50284)
- 管理(30915)
- 业(28740)
- 方法(22506)
- 企(21995)
- 企业(21995)
- 数学(20948)
- 数学方法(20746)
- 中国(17446)
- 贸(14204)
- 贸易(14197)
- 易(14016)
- 农(13939)
- 财(12147)
- 制(10215)
- 策(9999)
- 银(9324)
- 银行(9322)
- 行(9088)
- 业经(8859)
- 融(8793)
- 金融(8793)
- 农业(8484)
- 及其(7803)
- 学(7530)
- 环境(7329)
- 地方(7258)
- 出(7233)
- 政策(7060)
- 机构
- 大学(162852)
- 学院(161312)
- 济(82517)
- 经济(81238)
- 研究(61944)
- 管理(61932)
- 理学(52709)
- 理学院(52176)
- 管理学(51557)
- 管理学院(51247)
- 中国(50701)
- 财(37444)
- 京(34707)
- 科学(32008)
- 所(30411)
- 财经(29420)
- 中心(27431)
- 研究所(27335)
- 经济学(27295)
- 经(27104)
- 经济学院(24589)
- 北京(22999)
- 江(22437)
- 院(22109)
- 财经大学(22005)
- 农(21916)
- 范(20218)
- 师范(20086)
- 业大(18462)
- 科学院(18182)
- 基金
- 项目(102254)
- 科学(82710)
- 基金(78313)
- 研究(77637)
- 家(67522)
- 国家(67036)
- 科学基金(57486)
- 社会(52572)
- 社会科(50123)
- 社会科学(50117)
- 基金项目(39224)
- 教育(35471)
- 自然(34829)
- 省(34715)
- 资助(34283)
- 自然科(34075)
- 自然科学(34068)
- 自然科学基金(33513)
- 划(30941)
- 编号(29720)
- 部(25442)
- 成果(25308)
- 中国(23348)
- 国家社会(23158)
- 重点(22847)
- 教育部(22445)
- 发(22290)
- 课题(21124)
- 人文(21031)
- 创(20796)
共检索到25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路继业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丹丹 刘铮
本文选取全球通货膨胀率、国际能源价格、国际食品价格作为3F外部冲击的三个影响因素,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实证分析1981年至2011年的外部冲击因素与我国通胀率的长期关系,然后使用VAR模型对这些外部因素所产生的冲击效果做进一步探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全球通货膨胀率是导致国内价格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能源价格与国际食品价格对于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且在中长期成为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通胀预期与产出缺口则是中长期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抵御外部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管理我国对于本国及全球通胀的预期、构建相应的价格缓冲机制、实施农产品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等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汪红驹
本文在充分考察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紧缩效应、国际利率的影响以及价格扭曲效应为外部冲击所放大等典型化事实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国内通胀进行了经验研究。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防止经济增长过快,调整要素价格抑制投资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丹丹 任保平
通过使用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需求因素对近期中国通货膨胀冲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需求冲击是中国本轮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重要原因。其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影响作用明显,而净出口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抑制总需求过快增长,将是控制物价上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源野 叶阿忠 李田田
为更好了解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分别以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为门槛变量,使用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和CPI的冲击。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PPI和CPI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所处的门槛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不同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总是大于下跌冲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少云
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的非线性视角,采用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就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我国通货膨胀溢出效应进行重新研究与审视。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对我国通货膨胀确实存在且只存在一次结构突变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这种效应发生时点并非传统文献认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时刻(2009年3月),而是滞后14个月的2010年5月;(2)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也随着非线性结构突变的发生而出现了逆转,由2010年5月结构突变前的价格型变量"利率"为主导,转变为以数量型变量"货币供给"为主导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3)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美元流动...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结构突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汪川
本文梳理了外部冲击及其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相关文献。本文指出,外部冲击和通货膨胀动态特征的研究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在日益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外部冲击的影响已经构成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也成为检验外部冲击理论是否符合实际的重要标准。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并没有将外部冲击和通胀动态特征有机结合,并且在建立理论或实证模型来分析外部冲击对我国国内通货膨胀影响时,没有充分揭示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外部冲击的通胀影响方面的作用机制。在此影响下,该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中对外部冲击的通胀效
关键词:
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动态 汇率传递效应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光友 邵锦萍 陈睿洁
以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为背景,深入分析汇率波动、外部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通货膨胀的决定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汇率波动和外部冲击是影响中国通货膨胀长期的、重要的因素;且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物价上升,但18个月后这种影响就会消失甚至相反;同时通过FDI途径进入中国的国外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不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而通过QFII间接投资以及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国内的资本将会助推通胀的形成;此外金融危机期间,外部冲击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明显大于国内因素。因此,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不能根据物价水平的短期回落来判断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应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华 惠晓峰 李敦亮 王玉霞
文章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和VAR模型对外部冲击影响我国通货膨胀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文章认为:调节国内需求结构,刺激消费需求、抑制投资需求,以及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是治理当前国内通胀的重要途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伍戈 李三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明 刘阳阳
首先通过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来估计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2000年之前影响不显著,之后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之前和之后我国CP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当季弹性分别大致稳定在0.01和0.019左右,即国际油价10%的变动会引起我国当季CPI同向变动0.1和0.19个百分点。进而通过一个两阶段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结构性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石油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个体性需求冲击对我国一般物价的影响更为持续。前者的影响仅在2个季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梽芳
合理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与正确识别其来源,对通胀预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TVP-GARCH模型,把我国通胀预期不确定性分解为结构型不确定性与冲击型不确定性两种,并探讨何种不确定性是我国通胀预期的主要来源,继而应用Geweke分解法检验它们与通胀水平的长期与即期因果关系。结果显示,1996年之前,结构型通胀预期不确定性是公众通胀预期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之后则是冲击型不确定性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不同时期的通胀水平与这两种类型的通胀预期不确定性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具有较大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明 刘阳阳
首先通过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来估计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2000年之前影响不显著,之后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之前和之后我国CP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当季弹性分别大致稳定在0.01和0.019左右,即国际油价10%的变动会引起我国当季CPI同向变动0.1和0.19个百分点。进而通过一个两阶段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结构性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石油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个体性需求冲击对我国一般物价的影响更为持续。前者的影响仅在2个季度内显著,而后两者的影响则持续到5-6个季度。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