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8)
- 2023(20064)
- 2022(17143)
- 2021(15762)
- 2020(13508)
- 2019(30581)
- 2018(30086)
- 2017(58000)
- 2016(31399)
- 2015(35152)
- 2014(34303)
- 2013(33980)
- 2012(31164)
- 2011(27825)
- 2010(27841)
- 2009(25761)
- 2008(25556)
- 2007(22708)
- 2006(19944)
- 2005(17753)
- 学科
- 济(131254)
- 经济(131110)
- 业(110464)
- 管理(102683)
- 企(97741)
- 企业(97741)
- 方法(62217)
- 数学(51141)
- 数学方法(50516)
- 农(39278)
- 财(38848)
- 业经(36634)
- 中国(32763)
- 务(26552)
- 财务(26476)
- 贸(26470)
- 贸易(26456)
- 财务管理(26429)
- 农业(26206)
- 学(25931)
- 技术(25831)
- 易(25744)
- 理论(25087)
- 企业财务(25074)
- 制(24580)
- 地方(23536)
- 和(21946)
- 划(20382)
- 策(19608)
- 银(18859)
- 机构
- 学院(446360)
- 大学(444973)
- 济(182535)
- 管理(180379)
- 经济(178871)
- 理学(155833)
- 理学院(154236)
- 管理学(151592)
- 管理学院(150799)
- 研究(143984)
- 中国(110257)
- 京(94470)
- 科学(88359)
- 财(84471)
- 农(75321)
- 所(71649)
- 财经(67599)
- 业大(67090)
- 江(66482)
- 中心(65875)
- 研究所(64933)
- 经(61606)
- 农业(59291)
- 北京(59193)
- 范(55349)
- 经济学(55084)
- 师范(54723)
- 州(53323)
- 院(52657)
- 财经大学(50236)
- 基金
- 项目(301672)
- 科学(238293)
- 基金(220019)
- 研究(219538)
- 家(191763)
- 国家(190139)
- 科学基金(164877)
- 社会(139268)
- 社会科(132156)
- 社会科学(132121)
- 省(118079)
- 基金项目(115616)
- 自然(107894)
- 自然科(105474)
- 自然科学(105446)
- 自然科学基金(103612)
- 教育(101046)
- 划(98498)
- 资助(91462)
- 编号(88356)
- 成果(70295)
- 重点(67326)
- 部(66508)
- 创(65623)
- 发(63863)
- 创新(60760)
- 课题(60606)
- 科研(57807)
- 国家社会(57580)
- 教育部(57242)
- 期刊
- 济(198852)
- 经济(198852)
- 研究(129457)
- 中国(84939)
- 管理(71425)
- 学报(69425)
- 农(68103)
- 财(67794)
- 科学(64769)
- 大学(53581)
- 学学(50577)
- 教育(47940)
- 农业(47351)
- 技术(42755)
- 融(37909)
- 金融(37909)
- 业经(34051)
- 财经(33827)
- 经济研究(31756)
- 经(29130)
- 业(27753)
- 问题(25853)
- 技术经济(24421)
- 科技(22042)
- 贸(21206)
- 图书(20932)
- 版(20776)
- 现代(20702)
- 商业(20687)
- 统计(20646)
共检索到659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峰 谢娟娟 张陈宇
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研究多产品企业产品组合出口的新模式,首次基于全球产品向量与目的地产品向量构建了Bray-Curtis不相似性指数,精确地衡量了企业出口产品组合的竞争力水平。首先,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诠释了正向的外部需求冲击通过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出口产品组合的竞争力水平。其次,采用2000—2014年全球197个国家(地区)6292种HS6分位产品进口数据,匹配中国企业的出口信息,测算了企业-目的地层面的外部需求冲击指标。实证结果发现,正向的外部需求冲击有效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组合的竞争力水平。通过分类回归发现,同质产品、高管理效率和大规模企业对竞争效应的敏感度较高,低产品复杂度、低技术行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对创新效应的敏感度较高。最后,对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以及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证实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外部需求冲击 产品组合 技术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兆勇
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低端水平,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较弱。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够提高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技术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展开具体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王蕾 李建琴
本文拓展了Mayer等的多产品理论模型,在多产品异质性框架下纳入企业创新行为,从微观视角揭示了外部需求变动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生产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外部需求扩张对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生产率门槛,高生产率企业可以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低生产率企业则降低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外部需求扩张通过规模效应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企业创新,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分别随企业生产率提高而强化和弱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外部需求扩张对于多产品出口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具有普遍性,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在外部需求扩张中提高创新水平的生产率门槛较低。本文为多产品企业有效应对外部需求变动、制定合理创新决策和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李涛 袁亦宁
本文以Mayer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因子加入到模型中,首次分析了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使用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关税水平的下降加剧了企业产品组合的"倾斜效应",使得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更多地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组合 贸易自由化 多产品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亢梅玲 李涛 袁亦宁
本文以Mayer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多产品企业的因子加入到模型中,首次分析了双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组合的影响。使用2000年到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配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和国外关税水平的下降加剧了企业产品组合的"倾斜效应",使得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更多地出口其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关键词:
产品组合 贸易自由化 多产品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娟娟 王青峰 杨易擎
文章从需求侧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追赶问题。首先,文章构建了理论模型,诠释正向外部需求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追赶,并识别倾斜效应和创新效应是实现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2008~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工业企业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构建了尽量外生的企业外部需求指标;通过计算技术距离指标度量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市场需求规模每增加10%,我国企业与世界前沿的技术距离会缩小0.150%;通过交互回归发现,面对正向外部需求,网络化程度、管理效率、外部市场暴露越高的企业和外资企业,越容易实现技术追赶。最后,对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以及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证实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蕾 刘建利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延续性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文章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在产品层面和按技术分类贸易产品大类层面度量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结构转型,试图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变迁进行动态评价,从而为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出口企业 竞争力 RCA指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亚军 王宁
基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特性,其比较优势只有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本文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因素,分析了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竞争力 技术创新 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申君歌 彭书舟
本文将出口质量指数纳入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利用熵权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多样化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区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后发现,行业技术创新产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显著。另外,动态模型的估计是最有效率的。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后发现,重型制造业、同质性制造业以及中等技术类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显著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欧阳健欢
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进口竞争与多产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关系。研究发现:(1)进口竞争显著提高了多产品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且对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强;(2)区分贸易类型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一般贸易,进口竞争对加工贸易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加显著;(3)分行业回归的结果表明,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进口竞争对出口边际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使用系统GMM模型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发现进口竞争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健。
关键词:
竞争效应 核心产品 二元边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李荣林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数据,研究了出口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供给潜力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弱化"选择效应"但强化"倾斜效应";而厂商供给潜力提升引致的竞争加剧,会强化"选择效应"和"倾斜效应"。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处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模型估计仍保持稳健。进一步,结合市场多元化策略研究表明,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加剧造成的出口产品集中化,但出口市场数量存在最优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外贸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出口企业应不断培育核心优势产品,提高自身优势;另一方面,适度开发新市场,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关键词:
市场规模 供给潜力 竞争 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兰亭 杨蓉
以2015—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6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探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三者间关系。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提升作用不显著,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研发资源,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原 王宗军 王山慧
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出发,以2002-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竞争会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而过度的垄断使得企业容易产生自满自足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企业特征变量及公司治理变量均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技术创新 中国上市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腾龙
基于企业内产品间出口价格和出口金额之间的关系识别多产品出口企业竞争策略。结果发现,质量竞争策略和成本竞争策略均存在于我国多产品出口企业中,但是采取质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在企业数量和企业绩效上都明显优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的企业。行业层面识别结果表明,近60%的行业显著采取质量竞争策略,只有7.33%的行业显著采取成本竞争策略;结合行业属性发现,产业链上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低的行业倾向于采取成本竞争策略,产业链中下游行业、质量差异化程度高的行业倾向于采取质量竞争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嘉琦 董雪艳 葛颜祥
[目的]为认清当前中国小宗农产品国际贸易形势,探明国内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现象对其出口的影响程度。[方法]首先,在梳理中国大蒜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7年中国、阿根廷、西班牙、墨西哥等16个国家的大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别对大蒜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出口价格比等指标作出估算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中国大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其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其次,利用VAR模型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中国大蒜市场价格与出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中国大蒜产品国际竞争整体水平较强,但比较优势和潜在贸易竞争水平较低,大蒜出口质量和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2)大蒜国内市场价格对国际市场价格和出口量具有显著影响,即国内大蒜价格下降促使大蒜贸易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并带来出口贸易总量的上升和国际市场价格的逐渐降低。[结论]应从加强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促进深加工技术推广、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及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等方面,提升小宗农产品出口对市场价格风险的防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