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2)
- 2023(17203)
- 2022(14662)
- 2021(13615)
- 2020(11634)
- 2019(26418)
- 2018(25903)
- 2017(49927)
- 2016(27403)
- 2015(30488)
- 2014(30049)
- 2013(30229)
- 2012(27392)
- 2011(24344)
- 2010(24077)
- 2009(22618)
- 2008(22852)
- 2007(20479)
- 2006(18135)
- 2005(16256)
- 学科
- 济(113660)
- 经济(113534)
- 业(105388)
- 管理(98207)
- 企(94392)
- 企业(94392)
- 方法(54546)
- 数学(44417)
- 数学方法(44065)
- 财(36616)
- 农(34083)
- 业经(33763)
- 务(27033)
- 财务(26961)
- 财务管理(26920)
- 中国(26572)
- 企业财务(25604)
- 农业(23887)
- 制(23353)
- 技术(21225)
- 学(20904)
- 贸(20694)
- 贸易(20683)
- 理论(20083)
- 易(20034)
- 和(19616)
- 地方(19410)
- 划(19404)
- 策(18092)
- 银(17599)
- 机构
- 学院(393568)
- 大学(391994)
- 管理(163116)
- 济(159625)
- 经济(156304)
- 理学(139614)
- 理学院(138167)
- 管理学(136178)
- 管理学院(135434)
- 研究(124853)
- 中国(98767)
- 京(83454)
- 科学(77291)
- 财(76250)
- 农(70693)
- 所(62981)
- 业大(61685)
- 财经(60609)
- 江(59074)
- 中心(57666)
- 研究所(56953)
- 农业(55856)
- 经(55260)
- 北京(52279)
- 州(47444)
- 经济学(47311)
- 范(46085)
- 师范(45534)
- 财经大学(45057)
- 院(44759)
- 基金
- 项目(263780)
- 科学(207188)
- 基金(192718)
- 研究(188986)
- 家(168767)
- 国家(167320)
- 科学基金(144640)
- 社会(119827)
- 社会科(113706)
- 社会科学(113674)
- 省(103285)
- 基金项目(102861)
- 自然(96266)
- 自然科(94059)
- 自然科学(94033)
- 自然科学基金(92419)
- 划(86124)
- 教育(85584)
- 资助(79470)
- 编号(75781)
- 成果(59415)
- 重点(58320)
- 部(57725)
- 创(56810)
- 发(55071)
- 创新(52486)
- 课题(51017)
- 业(51012)
- 科研(50818)
- 教育部(49428)
- 期刊
- 济(177713)
- 经济(177713)
- 研究(112976)
- 中国(73388)
- 管理(65032)
- 学报(63942)
- 农(63821)
- 财(62912)
- 科学(57899)
- 大学(48181)
- 学学(45923)
- 农业(43411)
- 融(37890)
- 金融(37890)
- 教育(34785)
- 技术(34028)
- 财经(30861)
- 业经(30754)
- 经济研究(27156)
- 业(26551)
- 经(26418)
- 问题(23013)
- 技术经济(21325)
- 商业(19039)
- 科技(19031)
- 现代(19028)
- 理论(18961)
- 版(18702)
- 财会(18335)
- 图书(17364)
共检索到582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维明 葛晶 黄谦
研究目标:外部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双重影响作用,外部经理人市场一方面通过声誉机制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内部治理有效性对盈余管理产生间接影响作用。研究方法:运用多层次线性模型检验外部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外部经理人市场主要通过间接效应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我国当前市场中的声誉机制存在扭曲,导致其对盈余管理的直接效应无效;国有企业特殊的任命式经理人选拔制度,导致声誉机制和流动机制不完善,表现为外部经理人市场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影响不显著;经理人市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要大于应计盈余管理。研究创新:提出外部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双重影响效应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价值:建立健全的职业经理人信用制度、市场化的经理人选聘,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维明 葛晶 黄谦
利用2015年我国900家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和分位数分解分析了外部经理人市场和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替代或互补作用。研究发现:(1)东部企业的盈余管理的策略选择不仅依赖于外部治理环境,还会受到自身盈余管理目标的影响;(2)在声誉机制下,外部经理人市场催生了东部企业经理人通过降低盈余管理获取短期利润的动机;(3)外部经理人市场和公司内部治理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互补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兆亮
会计变更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而目前我国企业对会计变更的披露还不够完善,这为企业通过会计变更来操纵企业利润提供了方便。本文对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会计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着重大影响,会计变更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状亟待改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袁聪 张江凯 高雪菲
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理人在股票期权激励授权前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并采用深、沪证劵市场2008—2012年153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以及同等数量的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对照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授权前进行了负的盈余管理,并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授权前进行负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所有权性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冬华 祝娟 俞俊利
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制度影响的结果,还是同样深受个人内在品性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选择曾在两个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个人样本,通过检验两个公司之间操控性应计水平的相关性,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会受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这种个人特征阐释为道德品性,并将受其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致性称为盈余管理中的经理人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具有相同高管的公司之间盈余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并非仅仅因为高管先后任职的公司具有相似的财务状况和治理环境。实证结果支持盈余管理受到经理人惯性影响这一推论。该研究结果的启示在于,制度建设是制约盈余管理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在外部制度建设效应边际递减之际,应重视和甄别经理人内化的德行品性,避免过于强调制度,在治理的投入上出现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损害公司价值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情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冬华 祝娟 俞俊利
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制度影响的结果,还是同样深受个人内在品性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文选择曾在两个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个人样本,通过检验两个公司之间操控性应计水平的相关性,考察盈余管理是否会受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本文将这种个人特征阐释为道德品性,并将受其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致性称为盈余管理中的经理人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具有相同高管的公司之间盈余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并非仅仅因为高管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谦
本文以2002-2003年沪市A股为研究样本,得用截面的Jones模型来分析在中国上市公司与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关系成正相关,而经理人持股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性关系,说明我国目前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不合理,建议实现多元化股权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大股东和经理人持股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华伟
公司的经理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已被认为是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机制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管人员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以此来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股权激励的实施很可能会诱使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那么股权激励是如何影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呢?笔者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规模,并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规模,来探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规模的影响。同时笔者利用不同的模型来估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规模,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实施前的盈余管理规模要显著高于股权激励实施之后,存在股权激励事前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纪茂利 李鑫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分别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生产成本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在短期和长期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短期内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操控盈余水平明显有利于提高当前的企业价值。在长期内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说明长期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的企业,其企业价值逐年降低。相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和生产成本操控,酌量性费用操控的显著性略强,酌量性费用操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企业价值 酌量性费用操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琦 黄文锋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 ,对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 1 )影响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依次为 :职业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工资福利水平 ,雇主对经理人的诚信 ,收入与晋升的公平性 ,企业的规模与形象。 ( 2 )民营企业在经理人职业发展空间这一最重要因素上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国有和外资企业。这预示着民营企业的家族经营模式最终可能会被打破。只要相关的制度完善 ,中小企业对经理人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 3 )与国有和外资企业相比 ,民营企业对经理人的综合吸引力仍然最低 ,但已经接近国有企业。 ( 4)上述最重要因素对民营企业综合吸引力改善的边际贡献的大小顺序...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经理人 进入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冲
文章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Roychowdury模型"计算出各公司真实的盈余管理水平,用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减去预测的水平得到了各公司盈余管理的操纵值,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相关性,经分析得出结论为成长期企业与衰退期企业的盈余管理的程度比成熟期的企业要高,而且盈余管理操纵方式是有利于企业的。
关键词:
企业盈余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操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钱士茹 赵斌斌
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经理人更迭过程中聘用外部经理人对未来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经理人外部继任对企业未来绩效更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国有企业未来绩效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高管持股负向调节外聘经理人对企业未来绩效的正面影响。这些结果说明深化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国有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钱士茹 赵斌斌
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经理人更迭过程中聘用外部经理人对未来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经理人外部继任对企业未来绩效更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国有企业未来绩效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高管持股负向调节外聘经理人对企业未来绩效的正面影响。这些结果说明深化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国有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媛媛
以19942015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中确定至2015年底已经在境内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名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交叉上市公司与其配对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企业相比于配对公司而言,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低;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层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企业在交叉上市以后,其实施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对降低,这就引发了企业实施该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