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6)
- 2023(17708)
- 2022(14958)
- 2021(14015)
- 2020(12099)
- 2019(27835)
- 2018(27226)
- 2017(52405)
- 2016(28219)
- 2015(32032)
- 2014(31752)
- 2013(31817)
- 2012(29295)
- 2011(26222)
- 2010(26132)
- 2009(24668)
- 2008(24881)
- 2007(22270)
- 2006(19489)
- 2005(17499)
- 学科
- 济(128322)
- 经济(128105)
- 业(105528)
- 管理(94749)
- 企(92060)
- 企业(92060)
- 方法(60899)
- 数学(51157)
- 数学方法(50618)
- 农(39858)
- 财(38931)
- 业经(34185)
- 中国(32797)
- 务(26783)
- 财务(26732)
- 财务管理(26684)
- 农业(26353)
- 企业财务(25371)
- 贸(24838)
- 贸易(24827)
- 制(24396)
- 易(24153)
- 地方(22876)
- 技术(21553)
- 和(21226)
- 学(20958)
- 理论(20358)
- 策(19753)
- 划(19581)
- 银(17923)
- 机构
- 学院(413157)
- 大学(410130)
- 济(179520)
- 经济(176269)
- 管理(166111)
- 理学(143549)
- 理学院(142098)
- 管理学(139886)
- 管理学院(139140)
- 研究(133735)
- 中国(105749)
- 京(85223)
- 财(84340)
- 科学(78741)
- 农(67644)
- 财经(67350)
- 所(66902)
- 中心(62012)
- 经(61194)
- 江(61060)
- 研究所(60295)
- 业大(58164)
- 经济学(55298)
- 北京(53533)
- 农业(53087)
- 经济学院(50061)
- 范(49902)
- 财经大学(49818)
- 师范(49415)
- 州(48301)
- 基金
- 项目(271089)
- 科学(216499)
- 基金(201193)
- 研究(198234)
- 家(173965)
- 国家(172510)
- 科学基金(150242)
- 社会(130062)
- 社会科(122863)
- 社会科学(122827)
- 基金项目(105927)
- 省(104135)
- 自然(96694)
- 自然科(94570)
- 自然科学(94546)
- 自然科学基金(92960)
- 教育(91273)
- 划(87374)
- 资助(82917)
- 编号(79044)
- 成果(63144)
- 部(61672)
- 重点(60420)
- 创(58421)
- 发(57518)
- 国家社会(54373)
- 创新(54070)
- 课题(53682)
- 教育部(53583)
- 科研(52243)
- 期刊
- 济(196235)
- 经济(196235)
- 研究(120472)
- 中国(76585)
- 财(68831)
- 管理(64171)
- 农(62084)
- 学报(58768)
- 科学(57621)
- 大学(45556)
- 学学(43276)
- 农业(42485)
- 技术(37663)
- 融(37383)
- 金融(37383)
- 教育(36356)
- 财经(34135)
- 业经(32575)
- 经济研究(31803)
- 经(29380)
- 问题(26110)
- 业(25479)
- 技术经济(22977)
- 贸(22306)
- 统计(21608)
- 世界(20673)
- 策(19968)
- 商业(19287)
- 国际(19201)
- 财会(19027)
共检索到611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 王圣君
从全球化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截面数据,探索了外部社会资本对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的不同影响,研究了两种吸收能力对新产品绩效的不同影响,进而揭示外部资本影响新产品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社会资本是吸收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不同维度的外部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即外部结构资本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外部关系资本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而外部关系资本的影响未获验证;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导致不同的新产品绩效,其中实现吸收能力直接改善新产品绩效
关键词:
外部社会资本 吸收能力 新产品绩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荣喜 陈力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文章首先分析了跨期知识整合的内涵和机制,并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设计了"跨期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调研问卷",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选择了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地的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回收了245份问卷,根据分析结果发现跨期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有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磊 王前锋
本文以2007年长三角地区中小板块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纵向、横向社会资本与企业特有的关系资本方面,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中的政府关系资本、企业横向社会资本中与客户的关系资本和企业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多体现在企业短期贷款水平上;企业的横向资本社会中,与关联方面的关系网络对企业债务融资没有显著影响;而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中,与银行的关系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有一定负面影响。
关键词:
企业社会资本 债务融资 长三角 中小板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勇 朱桂龙
在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三者的整合分析框架,以此作为本研究经验分析的理论支持。通过对94家广东企业的问卷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则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调节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钱叶粲 李爱军
本文利用中国长三角地区2003-2007年26428个企业的(4046个外资企业和22382个内资企业)面板数据,从行业(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和区域(长三角地区18个城市)层面就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溢出和潜在的技术溢出两种渠道产生:从行业层面看,同一区域的外资企业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冲击和工资溢出效应对同一行业内资企业的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且前者对内资企业工资的提升作用大于后者;从区域层面看,不同城市内资企业的工资受到本地和相近区域外资企业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长三角 外资企业 内资企业 工资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少峰 赵奕钧 汪禹同
社会资本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及其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资源获视角对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影响其创业绩效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的规模、密度和关系强度这3个维度对创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关系强度的影响最大;资源获取的效率和效果不仅对创业绩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在社会资本的规模、密度和关系强度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秀丽 陈伟 蒋春燕
尽管已有很多理论指出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应该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以成立时间较长的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都没有证实这一积极作用。考虑到成立时间较长公司的组织复杂性是导致理论和实践不匹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548家新兴企业为样本,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新兴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该关系在不同组织环境下(企业规模、首席执行官的身份以及首席执行官的任期时间)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会对新兴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兴企业的组织环境对变革型领导行为对绩效的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东杰
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企业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笔者利用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知识溢出对本土供应商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溢出对供应商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供应商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有正向调节作用,即供应商的吸收能力不仅有利于其技术创新,而且强化知识溢出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隐性知识溢出在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下,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更明显。此外,笔者对国内市场导向和出口导向型供应商进行了分组检验。
关键词:
吸收能力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本土供应商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孙本芝 代文娟 张冠华
本研究将FDI的技术溢出渠道划分为六类。以此作为理论依据,选择长三角地区的七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这一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溢出渠道的不同技术溢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渠道 问卷调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文聪 祁慧博
笔者对2002年~2008年长三角地区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表明,江、浙、沪三地的排污强度特征各异。绝对β收敛模型结果得出,长三角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污强度均呈现显著的β收敛。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显示,除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助于三类排污强度的空间收敛外,其余因素对排污强度收敛与否的作用不同,这体现出各城市产业、贸易和人口等因素的分化对各类污染物排污强度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排污强度 空间差异 收敛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占孙福 李中斌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培育一定程度的吸收能力,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组织知识与技术转移绩效的提升。本文以珠三角地区102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对技术转移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企业若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将外部技术转化为企业组织自身的知识(技术),将能更好地提升技术转移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航英 强永昌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我国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会显著提升城市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进口中间品质量,推动出口产品结构高端化,进而提升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非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数字经济对特大及以上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