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3)
2023(10571)
2022(8699)
2021(8006)
2020(6526)
2019(14596)
2018(14171)
2017(26624)
2016(13761)
2015(14596)
2014(13982)
2013(13612)
2012(12036)
2011(10692)
2010(10425)
2009(9585)
2008(9246)
2007(8008)
2006(6580)
2005(5393)
作者
(38264)
(32104)
(31932)
(29980)
(20276)
(15496)
(14291)
(12512)
(12148)
(10996)
(10717)
(10531)
(10230)
(9879)
(9804)
(9790)
(9693)
(9569)
(9256)
(9136)
(7950)
(7628)
(7583)
(7292)
(7234)
(7084)
(6991)
(6869)
(6478)
(6373)
学科
(50052)
经济(49999)
(48579)
管理(47169)
(40675)
企业(40675)
方法(22946)
数学(19111)
数学方法(19000)
(17588)
技术(17371)
中国(14168)
业经(14164)
(13977)
贸易(13968)
(13686)
技术管理(13382)
(13368)
农业(10405)
(10192)
(9306)
(9273)
地方(8659)
理论(8614)
(8568)
(8547)
财务(8544)
财务管理(8535)
银行(8535)
产业(8442)
机构
学院(191225)
大学(189214)
(81572)
管理(80726)
经济(80300)
理学(71667)
理学院(70978)
管理学(70107)
管理学院(69757)
研究(59257)
中国(43723)
(37205)
科学(36713)
(34539)
(33594)
业大(31329)
中心(28153)
(28074)
财经(28038)
农业(27624)
(26604)
研究所(26071)
(25745)
经济学(25134)
经济学院(22953)
商学(22734)
商学院(22519)
经济管理(22397)
(22330)
师范(21985)
基金
项目(141141)
科学(113748)
基金(105098)
研究(100310)
(93375)
国家(92585)
科学基金(80785)
社会(67747)
社会科(64604)
社会科学(64593)
基金项目(56891)
(56162)
自然(52521)
自然科(51486)
自然科学(51471)
自然科学基金(50645)
(46977)
教育(44881)
资助(39492)
编号(38165)
(36504)
创新(33090)
重点(31423)
(30608)
(30333)
(29385)
国家社会(29139)
成果(28506)
(27173)
科研(27042)
期刊
(79479)
经济(79479)
研究(49192)
中国(33807)
学报(31339)
管理(30420)
(30306)
科学(29534)
(24851)
大学(23632)
学学(22665)
农业(20857)
教育(16717)
业经(15577)
技术(15262)
(14441)
金融(14441)
经济研究(13975)
财经(13365)
科技(12595)
(12381)
(11651)
问题(10947)
技术经济(10413)
商业(10253)
(9069)
(8980)
现代(8355)
(8146)
业大(8054)
共检索到25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婷  杨建君  
将知识观与组织学习理论、搜寻理论构建关联,着重回答外部知识流动如何影响新产品创造力这一问题。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ootstrapping多重中介分析方法,对264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巧交流除对新产品创造力存有直接促进作用外,还通过探索学习这一中介机制产生促进作用,而应用学习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技术转移主要通过探索学习的中介作用直接或间接积极影响新产品创造力;搜寻宽度在技巧交流对新产品创造力、探索和应用学习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搜寻深度则对技术转移与新产品创造力、探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耿紫珍  刘新梅  杨晨辉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转换迫切期待中国企业提升其组织创造力。本文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构建了战略导向通过外部知识获取影响组织创造力的理论模型。运用162个有效企业样本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具有倒U型影响;企业家导向对组织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获取与技术知识获取对组织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获取在两种战略导向与组织创造力的关系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技术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它在市场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正面中介效应随着市场导向增高而减弱,且当市场导向达到高程度时转变为负面中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   向希尧  
战略型组织奖励有助于企业持续校准创新战略与知识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异质知识的跨界耦合及创造力水平的提升。基于开放式创新、组织奖励以及知识耦合视角,将企业间跨界知识流耦合划分为知识流双向联合与知识流双向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略型组织奖励通过知识流耦合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以中国229家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型组织奖励对知识流双向联合的影响呈非线性“U”型特征,而正向促进知识流双向平衡;知识流双向联合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更显著;战略型组织奖励主要通过知识流双向联合的中介作用影响新产品创造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   向希尧  
战略型组织奖励有助于企业持续校准创新战略与知识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异质知识的跨界耦合及创造力水平的提升。基于开放式创新、组织奖励以及知识耦合视角,将企业间跨界知识流耦合划分为知识流双向联合与知识流双向平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略型组织奖励通过知识流耦合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以中国229家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型组织奖励对知识流双向联合的影响呈非线性“U”型特征,而正向促进知识流双向平衡;知识流双向联合对新产品创造力的影响更显著;战略型组织奖励主要通过知识流双向联合的中介作用影响新产品创造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旭  刘新梅  
基于竞争价值框架和战略理论,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文化特性与战略聚焦因素的有效适应或协同对新产品创造力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企业文化特性是指一组企业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规范、信仰和群体性认知,能够影响并塑造组织成员的认知、动机和能力,因而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对企业产生新想法和解决创造性问题的能力均有重要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已开始探讨员工所处的企业文化环境对其新颖而有用想法的产生能力(即创造力)的影响。但鲜有研究在企业层面分析企业文化特性与企业战略的交互对新产品创造力的作用机理。从竞争价值框架和战略聚焦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企业不同文化特性与新产品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基于战略聚焦视角的文化特性-创造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伟贤  孙姝羽  
通过解析知识流动和组织信息化环境的内部构成,探究知识溢出/知识扩散、高管支持/ICT应用对组织创造力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不同组织信息化环境对知识流动与组织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创造力受知识流动的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对其的正向影响更强;组织信息化正向影响组织创造力,相比ICT应用,高管支持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更强;高管支持在知识溢出/知识扩散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ICT应用对知识扩散与组织创造力的强化作用显著强于对知识溢出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子  罗瑾琏  李倩  
本文以126位研发团队领导为调研对象,探究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团队跨界行为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团队领导外部网络中心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网络密度对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跨界行为在外部网络中心性与创造力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跨界行为在外部网络密度与创造力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面子"在团队领导外部网络中心性与团队创造力关系间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小洲  熊娟  
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引入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过程变量,提出了市场导向、创造力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和4个研究假设,并以高新科技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顾客导向与协作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效用性),竞争导向正向影响创造力(新奇性);创造力(效用性)较创造力(新奇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更显著;将产品创造力与营销创造力作为中介影响变量所产生的效应远大于市场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直接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旭  刘新梅  
从组织制度安排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23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都有正向作用;而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古继宝  王茜  吴剑琳  
导师在研究生创造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低支持高控制、低支持低控制四种指导模式下研究生创造力的高低,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支持高控制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最高,低支持低控制指导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显著低于高支持高控制、高支持低控制,但与低支持高控制没有显著差别。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军   王薇  
从知识基础观出发,研究外部搜寻宽度和深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引入关系强度和吸收能力作为情境变量。通过281家中国企业样本问卷调查,发现搜寻宽度有利于新产品创新性的提升,而搜寻深度有利于新产品开发速度的提升。关系强度负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新产品创新性的关系,而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开发速度的关系。另外,关系强度和吸收能力有协同调节作用,二者的协同作用负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新产品创新性的关系,而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开发速度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子  张莉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于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创造力的单向静态作用,很少考虑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以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进关系。文章从资源获取视角出发,探究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发现,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的弱关系通过非冗余资源的获取提高团队创造力水平,团队创造力水平的提升使得外部网络成员与团队领导的关系强度提升,关系强度增强至一定水平时,由于团队领导的精力有限和网络维护成本的增加阻碍团队创造力提升;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中心性通过对外部网络中的信息、方法和思维视角的获取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子  张莉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于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创造力的单向静态作用,很少考虑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以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进关系。文章从资源获取视角出发,探究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发现,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的弱关系通过非冗余资源的获取提高团队创造力水平,团队创造力水平的提升使得外部网络成员与团队领导的关系强度提升,关系强度增强至一定水平时,由于团队领导的精力有限和网络维护成本的增加阻碍团队创造力提升;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中心性通过对外部网络中的信息、方法和思维视角的获取提升团队创造力,团队创造力的提升使得外部网络成员与团队领导建立更多的直接联系,提高网络中心性,但过度的网络中心性导致信息过载与矛盾视角过多,阻碍团队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子  张莉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于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创造力的单向静态作用,很少考虑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以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进关系。文章从资源获取视角出发,探究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发现,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的弱关系通过非冗余资源的获取提高团队创造力水平,团队创造力水平的提升使得外部网络成员与团队领导的关系强度提升,关系强度增强至一定水平时,由于团队领导的精力有限和网络维护成本的增加阻碍团队创造力提升;团队领导外部社会网络中心性通过对外部网络中的信息、方法和思维视角的获取提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谷传华  韩梅  薛雨康  沐小琳  
数字创造力是在数字化背景下,个体、团队或组织利用或通过数字技术表现出来的新颖而适用的能力。数字创造力研究的主题包括设计环境、创造性艺术和学习、人—技术—环境的关系、支持和政策等。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创造力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创造性的社交活动、创造力训练工具的开发以及提高创造力的辅助工具的应用等方面。数字技术的个体使用者和团体使用者的特征、工作环境的特征均会影响人们的数字创造力。未来应注意加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改善研究设计,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对数字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以及数字技术对创造力的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