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6)
- 2023(9933)
- 2022(8684)
- 2021(8046)
- 2020(7293)
- 2019(16805)
- 2018(16949)
- 2017(32081)
- 2016(18197)
- 2015(21082)
- 2014(21705)
- 2013(21536)
- 2012(20239)
- 2011(18086)
- 2010(18888)
- 2009(17811)
- 2008(18329)
- 2007(17078)
- 2006(15053)
- 2005(13898)
- 学科
- 济(69898)
- 经济(69810)
- 管理(62198)
- 业(55103)
- 企(47253)
- 企业(47253)
- 方法(33079)
- 数学(28120)
- 数学方法(27848)
- 财(25612)
- 制(20498)
- 农(19333)
- 中国(18744)
- 务(17341)
- 财务(17287)
- 财务管理(17235)
- 银(16445)
- 银行(16413)
- 企业财务(16367)
- 学(15654)
- 行(15520)
- 业经(14665)
- 融(14321)
- 金融(14313)
- 体(13589)
- 地方(13438)
- 理论(13251)
- 贸(12454)
- 贸易(12446)
- 农业(12407)
- 机构
- 大学(261605)
- 学院(259266)
- 济(101633)
- 管理(100391)
- 经济(98904)
- 研究(85823)
- 理学(82921)
- 理学院(82003)
- 管理学(80637)
- 管理学院(80113)
- 中国(72055)
- 京(56863)
- 财(54583)
- 科学(51981)
- 农(45907)
- 所(45057)
- 江(43973)
- 中心(42570)
- 财经(40973)
- 研究所(39967)
- 业大(38120)
- 经(36854)
- 北京(36242)
- 农业(36160)
- 州(34789)
- 范(33430)
- 师范(33046)
- 省(30638)
- 院(30441)
- 财经大学(30084)
- 基金
- 项目(158648)
- 科学(122529)
- 研究(116400)
- 基金(112515)
- 家(97526)
- 国家(96641)
- 科学基金(81763)
- 社会(70315)
- 社会科(66475)
- 社会科学(66452)
- 省(62389)
- 基金项目(59143)
- 教育(55232)
- 自然(53301)
- 划(52544)
- 自然科(52047)
- 自然科学(52029)
- 自然科学基金(51118)
- 编号(49399)
- 资助(47687)
- 成果(42382)
- 部(35547)
- 重点(35458)
- 课题(34592)
- 发(32551)
- 创(32004)
- 科研(30787)
- 项目编号(30358)
- 教育部(30195)
- 性(30108)
- 期刊
- 济(121247)
- 经济(121247)
- 研究(78403)
- 中国(61100)
- 财(47810)
- 学报(41921)
- 农(40861)
- 管理(39521)
- 科学(36450)
- 教育(31796)
- 融(31726)
- 金融(31726)
- 大学(31443)
- 学学(29179)
- 农业(26334)
- 技术(24208)
- 财经(21050)
- 业经(18913)
- 经(18051)
- 经济研究(18006)
- 业(15945)
- 问题(15732)
- 图书(15333)
- 会计(14579)
- 财会(13813)
- 版(13458)
- 理论(13421)
- 技术经济(13419)
- 贸(13036)
- 统计(12202)
共检索到418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忠泊 叶琼燕 田高良
从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媒体关注、机构投资者、分析师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操控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越多的新闻报道伴随着越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新闻媒体能够发现、揭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没有纠正功能;机构投资者交易越活跃,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的操控程度越小,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治理作用,但国有控股削弱了这种功能,使得机构投资者只能在民营企业通过交易、持有股份参与公司治理;分析师也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齐保垒 张皓
文章以2001~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分析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文中提出了两个竞争性的假设:有效监督假设和市场压力假设,实证结果支持市场压力假设,媒体关注通过资本市场发挥公司治理功能。大量的媒体关注给管理者带来了强大的市场压力,迫使其为了满足市场预期而进行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且这种压力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但是,管理者并不会因为市场压力而采取对公司长期业绩损害较大的基于实际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相反媒体关注会减少这种行为,并且在分析师数量较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减少得更加明显。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应千伟 陈晓娴
本文以2008~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并挖掘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媒体关注度的增加会显著提升分析师关注度,而且通过分析师关注度这一中间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媒体关注度对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分析师过度乐观倾向的纠偏上。本文不仅拓宽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对媒体在资本市场中作用的理解。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如何更好发挥媒体和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媒体关注度 分析师关注度 盈余预测准确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娄祝坤 张博慧
文章以管理层业绩预告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媒体的信息挖掘作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多,管理层业绩预告精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表明媒体报道为分析师盈余预测提供了额外的公司预期盈余信息,即媒体具有信息挖掘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业绩预告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关系的强化作用在信息透明度较差和业绩预告为"坏消息"的公司中更显著;政策导向媒体比市场导向媒体的信息挖掘作用更强,具体表现为政策导向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够强化业绩预告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但市场导向媒体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莫冬燕
媒体关注的有效监督假说得到国内外文献普遍认可,但对于媒体关注的市场压力假说则少有涉及。本文以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相对于政策导向媒体,市场导向媒体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更强;另外相对于负面媒体报道而言,正面媒体报道也给企业带来更强的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衡媒体带来的市场压力。最终结论表明,我国特殊资本市场环境下,媒体关注会带来市场压力,迫使企业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甚至是损害企业长期价值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故此,要进一步规范媒体关注这一非正式的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转轨经济国家的法制环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这造成部分地区法律层面的强制性纠偏机制无法有效发挥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此时市场会派生出替代性纠偏机制来弥补法律保护不足的缺陷。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6266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和法治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检验了媒体监督在薄弱的法治环境中发挥的替代效应,揭示了这种替代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情况下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法治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媒体监督是约束上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转轨经济国家的法制环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这造成部分地区法律层面的强制性纠偏机制无法有效发挥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此时市场会派生出替代性纠偏机制来弥补法律保护不足的缺陷。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6266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和法治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检验了媒体监督在薄弱的法治环境中发挥的替代效应,揭示了这种替代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情况下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法治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媒体监督是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的法律外替代机制,较强的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法治薄弱而诱发的盈余管理;基于产权性质的探索性研究表明,相对于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在法治水平较低的地区媒体监督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约束力大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文静 孔藤藤 黄久芮
以沪深两市2016—2020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媒体监督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的提高,会激发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提升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业绩刚好达到行权条件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对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股权激励中媒体监督发挥了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区分应计盈余管理方向后,股权激励主要激发了公司实施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启示如下:股权激励考核指标的设置应多元化,避免依赖净利润为基础的财务业绩行权指标;应重点监管股权激励中行权业绩踏线达标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进一步加强媒体对股权激励行为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关注正向盈余管理的企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媒体监督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恬媛 韩洪灵 刘强 于连超
本文利用财经社交媒体的数据,构建个人投资者异常关注度指标,研究个人投资者关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个人投资者关注异常高的公司,分析师跟踪研究的意愿越大,盈余预测的乐观偏差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机构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关联是造成分析师乐观偏差的重要因素,但这一现象只存在于信息披露质量高、未收到监管问询函的公司中,这说明声誉机制对分析师起到了约束作用。本文研究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对分析师行为决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增量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钻 施先旺
利益冲突是导致分析师乐观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基金公司对券商的佣金分仓,是否会影响关联分析师对基金重仓股的盈余预测。研究发现,基金公司的佣金分仓与关联分析师对基金重仓股的乐观盈余预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重仓股的产权性质、上市时间,会对佣金分仓与关联分析师乐观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震 熊金武
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程度随着经理人承受的市场压力的提高而减少,但随着分析师群体对公司迎合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配合机制实现。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承销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少真 潘颖 李辉 李辽宁
网络媒体通过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的微观机制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本文利用2007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网络媒体关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对网络媒体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关注的提高降低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既能缓解投资不足,亦能抑制投资过度;随着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外部环境变差,网络媒体关注缓解投资不足的效应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抑制投资过度的效应却显著降低。文章丰富了网络媒体治理作用的内部微观机制和外部环境影响,为完善媒体治理与资本市场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方飞 姜永娴 李苏 赵一凡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操纵,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媒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进行预测,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文章使用2006—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结果在全样本回归、盈余管理"嫌疑"样本回归、分析师关注残差回归、券商关闭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回归以及沪深300指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中均稳定地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而分析师会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向下修正其盈利预测,这可能是分析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陈刚 刘猛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监督者和压力者两种角色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越少,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降反升,这说明分析师关注能有效监督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促使管理者转向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不同产权性质下公司管理者面临的压力不同,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琦 吴乃迁 苏愉越 喻天琦
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噪音加剧了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的扩散,基于网络数据挖掘来分析投资者心理偏差及其对资产价格和公司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新浪微博中盈余信息相关的发帖文本,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的情感分析算法构建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指标,并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对管理者迎合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与短期股票收益率正相关,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越高涨,短期内股票价格被高估的程度越大,这种效应在意外盈余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管理者为了维持或推高公司股价,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迎合投资者的高涨情绪,并且行业盈余同步性较低的公司实施盈余管理迎合的程度更大。进一步地,管理者实施迎合的手段还包括对公司财务文本信息进行语调管理,并且行业盈余同步性较高的公司实施迎合时更倾向于加强语调管理的程度。本文结合社交媒体信息环境深化了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相关研究,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理念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