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6)
- 2023(7538)
- 2022(6021)
- 2021(5517)
- 2020(4786)
- 2019(10515)
- 2018(10407)
- 2017(20181)
- 2016(10744)
- 2015(11651)
- 2014(11369)
- 2013(11277)
- 2012(10144)
- 2011(8557)
- 2010(8791)
- 2009(8286)
- 2008(8563)
- 2007(7766)
- 2006(6810)
- 2005(6440)
- 学科
- 业(71003)
- 企(68279)
- 企业(68279)
- 管理(51925)
- 济(50448)
- 经济(50388)
- 业经(24738)
- 财(22043)
- 方法(21128)
- 农(18365)
- 务(18212)
- 财务(18209)
- 财务管理(18186)
- 企业财务(17224)
- 技术(14830)
- 农业(14323)
- 制(14108)
- 数学(13864)
- 数学方法(13806)
- 策(12468)
- 企业经济(11880)
- 划(11774)
- 体(11696)
- 经营(11092)
- 体制(10861)
- 中国(10678)
- 和(10550)
- 技术管理(10104)
- 理论(10001)
- 决策(8889)
- 机构
- 学院(152421)
- 大学(144765)
- 济(69159)
- 经济(68090)
- 管理(66599)
- 理学(56570)
- 理学院(56144)
- 管理学(55679)
- 管理学院(55394)
- 研究(43125)
- 中国(39309)
- 财(34356)
- 京(29586)
- 财经(26679)
- 江(24642)
- 农(24599)
- 经(24274)
- 科学(23289)
- 所(20861)
- 商学(20564)
- 中心(20527)
- 经济学(20502)
- 商学院(20394)
- 业大(19998)
- 财经大学(19493)
- 农业(19231)
- 州(18925)
- 经济学院(18619)
- 研究所(18298)
- 经济管理(18243)
- 基金
- 项目(95559)
- 科学(77928)
- 研究(72585)
- 基金(71335)
- 家(60251)
- 国家(59630)
- 科学基金(54268)
- 社会(48762)
- 社会科(46442)
- 社会科学(46430)
- 省(38817)
- 基金项目(38079)
- 自然(34188)
- 自然科(33490)
- 自然科学(33484)
- 自然科学基金(33005)
- 教育(31634)
- 划(30339)
- 业(28877)
- 编号(28447)
- 资助(27860)
- 创(24280)
- 创新(21644)
- 部(21334)
- 成果(21199)
- 制(20916)
- 发(20903)
- 重点(20746)
- 国家社会(20411)
- 人文(19279)
共检索到23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陶厚永 章娟 刘艺婷
外部监督会强化个体的自我申辩需要,可能会导致企业高管在决策过程中产生承诺升级。本文探讨了外部监督、面子需要与企业高管承诺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外部监督对企业高管承诺升级的主效应显著,即受到外部监督的企业高管比不受监督的企业高管表现出更强的承诺升级倾向;(2)面子需要在外部监督和企业高管承诺升级之间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与低面子需要相比,有高面子需要的企业高管在面对外部监督时会表现出更强的承诺升级倾向;(3)具体到面子需要的三个方面,能力性面子需要在外部监督和企业高管承诺升级间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而道德性和关系性面子需要未发挥出显著的调节作用。这充分表明能力性面子需要在面子需要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高管为了获得能力性面子,在面对外部监督时会表现出更强的承诺升级倾向。道德性面子需要、关系性面子需要与外部监督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企业在高管治理机制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高管不太重视道德性面子和关系性面子需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俊瑞 曹泽勇 宋沛欣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精准扶贫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然而,企业并购情境下的业绩承诺可能诱发甚至加剧管理层追求短期业绩达标。本文以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并购业绩承诺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签订并购业绩承诺会通过增加业绩压力和代理成本显著抑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机构投资者、媒体和分析师等外部监督主体对两者关系具有非对称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报道会缓解业绩承诺的负面影响,而分析师关注则会加剧这一负向关系。此外,“虚高”与“非虚高”业绩承诺均会抑制企业精准扶贫,企业产权性质、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对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本文对完善业绩承诺监管、改善企业精准扶贫以及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国柳 李小倩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发挥外部监督效应,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减少企业金融化,但同时也可能发挥机会主义效应,导致管理层自利成本降低,从而加剧企业金融化。为此,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加剧了企业金融化,且随着管理层自利动机的增强,二者的正向关系更显著,这支持了机会主义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金融化的正相关关系仅在国有企业和外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显著。当管理层自利动机较强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升金融化后,对企业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雨潇 王奕璇 叶勇
以我国2010~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外部监督对高管变更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显著促进了高管变更,媒体负面报道次数越多,高管越容易发生变更;不论是在国有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上市公司,媒体负面报道均可以显著影响高管变更,但对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较大。媒体已经成为了公司外部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费盛康 余佩琨
中国企业吸引外籍人士加入到管理团队中,是因为外籍高管在国内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避开很多人情干扰,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定,从而更好地监督企业的运营。本文以2003-2007年所有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引进外籍高管,可以减少企业股权冻结的事件,降低大股东占款比例,提高企业的审计质量。外籍高管发挥了人们期望的监督作用,外来的和尚可以念好中国的经。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外籍高管在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外籍高管 监督作用 治理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郑欣仪 张书敏
本文以中国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财务顾问对并购重组标的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选聘独立财务顾问不能显著提升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可靠性;(2)高声誉和“关系型”的独立财务顾问也同样不能显著提升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可靠性,但选聘来自目标企业所在地的独立财务顾问能够有效提升业绩承诺可靠性;(3)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选聘独立财务顾问不能显著降低并购溢价和大股东的减持,但增发股票和业绩承诺补偿制度能显著提升并购重组交易中的业绩承诺可靠性。然而,没有证据显示选聘独立财务顾问能促进并购双方签订业绩承诺补偿条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鑫 张书敏 窦炜
文章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地方国有并购重组企业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治理监督作用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审计改革能够显著提升政府审计的治理监督作用,提高地方国有企业并购交易中的业绩承诺可靠性;(2)基于地方审计改革力度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和经费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力度越大,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业绩承诺的监管效果越好;(3)在地方审计改革监督效果提升的作用渠道分析中,政府审计能够通过加强其对违规问题的揭示和处罚更好地治理并购业绩承诺可靠性问题,但相关建议和指导并未能发挥显著的强化作用;(4)就地方审计改革对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机制而言,政府审计能够从业绩“失诺”现象产生的动因及显性表征切入,通过对并购溢价和大股东减持问题的治理,促进业绩承诺可靠性的提高。文章为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军 吕晞雯 杨茗
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国企受到的外部监督越来越严格,这种外部监督所带来的外部治理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2年12月出台的"八项规定"政策,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国企高管权力大小视角实证检验了"八项规定"对国企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发挥了有效的干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国企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在政策实施初期,相对于拥有较高权力的高管,"八项规定"对低权力高管的过度在职消费抑制作用更强,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这种差异会逐渐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政策对在职消费的治理效应使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建波 文雯 王德宏 申伟
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管理层权力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风险规避的倾向越明显,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良好的内外部监督机制能弱化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渠道测试表明,管理层权力通过削弱企业的融资水平规避风险,而对企业投资无显著影响。本文拓展了管理层权力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对引导管理者积极承担风险、加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体系建设、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宝军 傅明华
本文利用2010-2014年中国沪深A股的并购样本数据,引入媒体监督这一社会治理变量,来研究媒体监督对并购后高管薪酬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行为发生之后高管薪酬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媒体监督由于其外部性,能够对并购后高管薪酬的上升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并购 高管薪酬 媒体监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胜宝 徐亚琴 杨德明
本文利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媒体能有效监督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问题;随着媒体之间市场竞争的加强,这种监督职能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且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媒体监督职能在东部地区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第二,传媒发展指数越高的地区,媒体监督职能越强。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利用媒体监督官员的腐败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首先,鼓励媒体监督官员与国企高管腐败问题,"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其次,有序地推进媒体行业的竞争,促使媒体在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的同时发挥监督职能。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在职消费 市场竞争 高管腐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宝军 傅明华
本文利用2010-2014年中国沪深A股的并购样本数据,引入媒体监督这一社会治理变量,来研究媒体监督对并购后高管薪酬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行为发生之后高管薪酬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增长;媒体监督由于其外部性,能够对并购后高管薪酬的上升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并购 高管薪酬 媒体监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利 曲涵毓
本文首先用企业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供应链企业可通过合作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其次,以关系承诺为切入点,分析合作中企业为满足不同的需要而做出的承诺,并从合作的紧密程度角度将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划分为交易型合作、协作型合作和战略型合作三种类型,归纳出不同合作类型中双方的关系承诺程度。最后,将关系承诺作为中介变量,对处于同需要层次(或不同需要层次)的企业进行合作类型的匹配。
关键词:
企业需要层次 关系承诺 合作类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康涛 臧文佼
本文从上市国有企业消费性现金支出费用化或资本化的角度,考察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效果。本文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的消费性现金支出计入当期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比例显著下降,而计入本期存货科目的比例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八项规定"之后,国企费用下降的持续性较低;同时,这种费用率下降并没有导致下一年度的公司业绩上升。这表明"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有可能通过改变消费性现金支出的会计科目归类,来部分规避"八项规定"的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磊 綦好东
本文主要探讨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的作用。国有企业产权的全民性决定了社会公众理应成为国有企业的治理参与者。作为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以公共利益代表者和弱势群体发言人的身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调查和报道,努力向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传递国有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以公平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国有企业治理提出建议。然而这两种方式在公司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媒体监督与公众参与需要得到政府的回应与参与才能形成治理效果。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媒体监督 国有企业外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