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8)
- 2023(12319)
- 2022(10698)
- 2021(9841)
- 2020(8231)
- 2019(19174)
- 2018(19004)
- 2017(36379)
- 2016(19899)
- 2015(22654)
- 2014(22674)
- 2013(22724)
- 2012(21791)
- 2011(19938)
- 2010(20308)
- 2009(18624)
- 2008(18582)
- 2007(16753)
- 2006(14886)
- 2005(13838)
- 学科
- 济(88122)
- 经济(88040)
- 管理(51960)
- 业(50325)
- 企(38041)
- 企业(38041)
- 方法(33153)
- 数学(28744)
- 数学方法(28470)
- 农(26425)
- 中国(25992)
- 地方(25852)
- 学(20159)
- 财(19609)
- 业经(19093)
- 农业(17884)
- 环境(17622)
- 贸(16443)
- 贸易(16430)
- 制(16171)
- 易(15742)
- 银(14539)
- 银行(14498)
- 融(14420)
- 金融(14417)
- 和(14053)
- 行(13995)
- 地方经济(13706)
- 发(13387)
- 技术(12305)
- 机构
- 学院(287368)
- 大学(286650)
- 济(116257)
- 经济(113530)
- 研究(107038)
- 管理(103556)
- 理学(87478)
- 理学院(86260)
- 管理学(84730)
- 管理学院(84160)
- 中国(82117)
- 科学(68248)
- 京(63738)
- 所(56857)
- 农(54952)
- 财(53206)
- 研究所(51606)
- 中心(49379)
- 江(46461)
- 业大(44317)
- 农业(43125)
- 范(41798)
- 师范(41386)
- 财经(41140)
- 北京(40854)
- 院(38649)
- 州(37172)
- 经(37048)
- 经济学(34949)
- 省(34180)
- 基金
- 项目(186065)
- 科学(144415)
- 研究(135431)
- 基金(131342)
- 家(115814)
- 国家(114782)
- 科学基金(95895)
- 社会(83382)
- 社会科(78738)
- 社会科学(78713)
- 省(74253)
- 基金项目(70291)
- 划(63084)
- 自然(61906)
- 教育(61048)
- 自然科(60308)
- 自然科学(60290)
- 自然科学基金(59176)
- 编号(56163)
- 资助(53191)
- 成果(46168)
- 发(45957)
- 重点(42908)
- 部(40302)
- 课题(39657)
- 创(37978)
- 发展(36383)
- 科研(35921)
- 展(35798)
- 创新(35587)
- 期刊
- 济(137978)
- 经济(137978)
- 研究(87651)
- 中国(63686)
- 农(50401)
- 学报(47525)
- 科学(43926)
- 财(41560)
- 管理(36203)
- 大学(34717)
- 农业(34274)
- 教育(33232)
- 学学(32272)
- 融(28749)
- 金融(28749)
- 技术(24610)
- 业经(23346)
- 经济研究(21350)
- 财经(19832)
- 业(19298)
- 问题(18696)
- 经(17096)
- 资源(16568)
- 图书(16364)
- 贸(14666)
- 版(14163)
- 技术经济(14077)
- 世界(13597)
- 科技(13215)
- 商业(13144)
共检索到451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征信机构是专门对债务人按时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的机构,其发展对证券、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等所有涉及债务偿还业务的行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从征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出发进行研究,尚欠缺外部环境的分析。该文从经济、法律、会计、科技等外部环境出发,对20世纪初期中、美两国征信机构的发展规模、信息准确性处理、信息加工以及搜集和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考察外部环境对征信机构发展的影响。这给当代征信机构以启示:事物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必定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征信机构不但要加强自身内部规则的设计,外部的经济、法律、会计、科技等各种建设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
征信机构 经济中介组织 中外经济史比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力
20世纪初期的中日煤炭贸易不仅表现在互相输出,更体现在煤炭贸易日益紧密,中日双方市场依存度不断加大。中日间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煤炭质量的差异、煤炭价格的互为竞争是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煤炭贸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列辉 叶斐 杨蕾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近代开埠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列强在中国航运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英日两国的航运网络:1.从航线的覆盖范围看,日本与上海以北的港口联系更为紧密,英国则与上海以南的港口更密切,在长江一线,英日两国虽都深入长江上游的重庆,但英国在长江挂靠的港口数量更多,日本集中在长三角发展内河航运,英国则在珠三角的内河航运上具有垄断地位。2.英国是以上海和香港为双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日本则形成了以上海为单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从三大航线看,两国的轮船公司都覆盖了最主要的港口,但在航线的内部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列辉 叶斐 杨蕾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近代开埠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列强在中国航运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英日两国的航运网络:1.从航线的覆盖范围看,日本与上海以北的港口联系更为紧密,英国则与上海以南的港口更密切,在长江一线,英日两国虽都深入长江上游的重庆,但英国在长江挂靠的港口数量更多,日本集中在长三角发展内河航运,英国则在珠三角的内河航运上具有垄断地位。2.英国是以上海和香港为双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日本则形成了以上海为单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从三大航线看,两国的轮船公司都覆盖了最主要的港口,但在航线的内部结构中存在错位竞争的现象,英国航运网络中排名前十的航线大部分集中在上海以南的南洋航线,日本则集中在上海以北的北洋航线和日本内部航线。3.英日两国在华航运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与地理因素、制度安排等有较大关系,两国的轮船公司都依托殖民地或势力范围拓展航路,日本通过"命令航线"对轮船公司的航线进行资助和统一安排,英国则通过轮船公司之间的协调进行分工和配合。从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日航运网络之间形成了既正面争夺又错位发展的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允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三大都市圈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大都市圈经济发展依然存在某些瓶颈问题。文章就我国大都市圈发展阶段、特点、瓶颈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和分析。关键词:
关键词:
大都市圈 特点 问题 趋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文
文章分析了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 ,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图书馆与封建藏书楼的本质区别 ,阐述了 2 0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景新 唐新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河 王为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捷
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掀起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洋务运动"全国掀起了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改良运动,所兴办起来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洋务学校,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得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改革框架。通过第二次戊戌变法运动改良了中国的政治面貌,兴办"经世致用"的新式学堂教育,提倡西学中的"崇尚科学,讲求实用"的教育思想。近代中国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那就是由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到政治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