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3)
- 2023(6028)
- 2022(5213)
- 2021(5181)
- 2020(4387)
- 2019(10087)
- 2018(9843)
- 2017(18575)
- 2016(10159)
- 2015(11778)
- 2014(11521)
- 2013(11618)
- 2012(11122)
- 2011(10065)
- 2010(10150)
- 2009(9704)
- 2008(9953)
- 2007(8642)
- 2006(7952)
- 2005(7626)
- 学科
- 济(45979)
- 经济(45927)
- 管理(33494)
- 业(28583)
- 企(23577)
- 企业(23577)
- 方法(18833)
- 数学(16759)
- 数学方法(16544)
- 中国(16084)
- 财(14749)
- 环境(11816)
- 农(11576)
- 贸(11470)
- 贸易(11462)
- 易(11186)
- 制(10932)
- 务(9663)
- 财务(9645)
- 财务管理(9621)
- 企业财务(9165)
- 银(9103)
- 银行(9101)
- 学(8910)
- 行(8688)
- 划(8666)
- 业经(8135)
- 融(7900)
- 金融(7900)
- 体(7320)
- 机构
- 大学(150908)
- 学院(147196)
- 济(71937)
- 经济(70733)
- 研究(57548)
- 管理(53536)
- 中国(48448)
- 理学(44889)
- 理学院(44367)
- 管理学(43770)
- 管理学院(43498)
- 财(34480)
- 京(33641)
- 科学(31065)
- 所(29388)
- 财经(26813)
- 研究所(26163)
- 中心(25807)
- 经(24550)
- 经济学(23887)
- 北京(22647)
- 经济学院(21424)
- 江(21032)
- 农(20950)
- 院(20260)
- 财经大学(19992)
- 范(19065)
- 师范(18935)
- 业大(17381)
- 科学院(17372)
- 基金
- 项目(90929)
- 科学(72868)
- 基金(69649)
- 研究(67697)
- 家(60894)
- 国家(60466)
- 科学基金(51329)
- 社会(46288)
- 社会科(43920)
- 社会科学(43909)
- 基金项目(35553)
- 自然(31386)
- 省(30791)
- 自然科(30658)
- 自然科学(30651)
- 教育(30379)
- 自然科学基金(30120)
- 资助(30111)
- 划(27268)
- 编号(24833)
- 部(22602)
- 成果(21909)
- 中国(21419)
- 重点(20944)
- 国家社会(20663)
- 教育部(19745)
- 发(19493)
- 人文(18313)
- 性(18115)
- 创(17999)
共检索到240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中国与全球主要铁矿石供应商谈判的破裂,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威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问题。最近的形势与2007年5月颇为相似——当时,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全球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园晨
怎样克服宏观调控中的两难问题戴园晨对于宏观调控指标,从占人口比例最大的职工和农民群众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零售物价上涨幅度的下降。1994年零售物价涨幅为21.7%,1995年下降为14.8%,比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尽管仍旧有着通货膨胀,物价仍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宏观调控的“两难”与公开市场的运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戴园晨我国的公开市场经过千呼万唤,多方筹备,于今年4月初投入运作。而此时此刻,宏观调控却出现了“两难”。1995年的状况是宏观形势看好,而在微观经济中则有相当多的企业叫紧,资金周转困难,债务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扩
从今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目前宏 观经济正在朝着政府调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经济 运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物价涨幅依然偏高,与 全年调控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困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正确把握今后宏观政策方向和力度,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帆
本文以访谈形式阐述当前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并建议在深层次上还应加大调控力度,防止和控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以及在适当时机调控人民币汇率等。此次宏观调控,还要达到打压强势利益集团与中央政府对弈的气焰,以保证政令畅通。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如何既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又预防经济过热、既保持适度物价水平上升又预防通货膨胀、既继续刺激消费增长又防范总需求膨胀、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又积极推进汇率制度改革等两难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关键词:
理论危机 宏观调控 引领新常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家培
中国宏观调控的历史与现实乌家培一、改革开放前的宏观调控调控是管理的一个要素或环节。在经济发展中,有宏观管理就有宏观调控。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宏观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不等于说,改革开放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苏剑
生产成本上升、技术进步方式变化、投资收益率下降、出口导向型增长不可持续,这几个因素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率下降、"滞胀"隐患出现、就业压力减小、消费占比提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换,以及对自主研发的需求增加。在"新常态"下,我国应该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实行供给和需求双扩张的政策组合,在需求管理方面,实行货币稳健或小量紧缩、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就目前而言,我们不建议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政策,而是建议采取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定向"微刺激"政策体系,既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又尽可能促进结构...
关键词:
新常态 宏观调控 供给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价格干预机制和储备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持了粮食市场稳定、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功能的作用不断弱化、调控政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出现下降的趋向,以及政策调整的步伐滞后于粮食形势、市场化形势、宏观调控形势的发展。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偏差、加快改革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提高宏观调控的综合效能。
关键词:
粮食 价格干预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