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
2023(1664)
2022(1541)
2021(1467)
2020(1249)
2019(2980)
2018(2909)
2017(6146)
2016(3300)
2015(3893)
2014(3759)
2013(3680)
2012(3313)
2011(2909)
2010(2915)
2009(2917)
2008(3052)
2007(2764)
2006(2570)
2005(2401)
作者
(8936)
(7664)
(7466)
(6941)
(4878)
(3598)
(3417)
(2785)
(2779)
(2610)
(2476)
(2400)
(2397)
(2282)
(2262)
(2256)
(2232)
(2227)
(2169)
(2152)
(1842)
(1824)
(1742)
(1689)
(1682)
(1677)
(1626)
(1524)
(1513)
(1480)
学科
管理(20741)
(20194)
企业(20194)
(19883)
(13618)
经济(13597)
(10572)
(9930)
财务(9930)
财务管理(9918)
企业财务(9691)
方法(8178)
环境(7830)
数学(6870)
数学方法(6846)
(5713)
公司(5071)
规划(3789)
环境规划(3689)
(3648)
(3396)
体制(3086)
业经(3077)
(2906)
技术(2660)
经营(2541)
(2463)
资源(2354)
(2299)
决策(2128)
机构
学院(49504)
大学(49489)
管理(22609)
(20348)
经济(20004)
理学(19963)
理学院(19833)
管理学(19705)
管理学院(19622)
研究(12131)
(11834)
中国(10858)
(9693)
财经(9591)
(8724)
商学(7497)
商学院(7463)
财经大学(7234)
(6744)
科学(6448)
北京(6049)
会计(5853)
中心(5823)
经济学(5779)
(5688)
经济管理(5657)
(5442)
经济学院(5267)
业大(5236)
工商(4956)
基金
项目(31136)
科学(25398)
基金(24322)
研究(22305)
(20361)
国家(20195)
科学基金(18702)
社会(15458)
社会科(14738)
社会科学(14734)
基金项目(13518)
自然(12729)
自然科(12389)
自然科学(12386)
自然科学基金(12185)
(11508)
教育(10153)
资助(10108)
(9450)
编号(8297)
(7566)
人文(6935)
教育部(6821)
重点(6767)
成果(6643)
(6544)
科研(6382)
国家社会(6318)
(6308)
(6151)
期刊
(21222)
经济(21222)
(12745)
研究(12379)
管理(9024)
中国(7178)
科学(5663)
学报(5657)
财会(5511)
财经(5219)
会计(4815)
大学(4632)
学学(4514)
(4416)
金融(4416)
(4286)
通讯(3832)
会通(3828)
经济研究(3160)
业经(3066)
技术(3015)
(2821)
资源(2651)
问题(2648)
(2424)
经济管理(2398)
现代(2284)
(2264)
技术经济(2227)
国际(2226)
共检索到69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斌  张伟华  
与西方理论或公司实践不同,中国的集团型上市公司总部除担纲管理控制中心角色外,还直接从事大量的业务经营活动,并从中取得经营收益。研究发现,总部自营程度与公司所处的环境不确定程度显著相关,同时,公司成长速度也会显著影响其总部自营程度,这种影响在基于产权的正式控制较弱的集团型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说明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总部自营在本质上既是公司对外部环境不确定的一种积极应对之策,也是顺应公司追求增长需要的一种资源集聚方式。进一步分析表明,总部自营程度的提高,提升了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定性,降低了公司整体的经营风险。本文补充了管理控制理论及企业集团总部职能领域的相关文献,并且为我国集团型上市公司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莉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5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10家,贷款余额9412亿元。在众多小额信贷机构中,小额贷款公司是目前我国信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力量,也是当前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一条重要途径和通道。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小额贷款需求的增加,加之我国也不断加大对小额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建宇  
一、保险公司的自然环境与风险保险公司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土地、水、能源、森林、各种动植物等等。保险公司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对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或对人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丁祥  王艳辉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同时考虑了企业家成长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一方面,外部环境决定了不同企业家类型的净收益,从而决定企业家对成长路径的选择;另一方面,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某一类企业家成长路径的信念增加时,通过正反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这种类型企业家比例的提高,相应地改变了净收益的差异,从而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桂荔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全国大学生村官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tataSE12.0统计软件,研究村落环境、政府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4个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村官成长各个要素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其中成长要素为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性格成熟、思想觉悟等4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两委支持、教育培训机会、薪酬制度和父母支持对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各个要素均呈显著地正相关影响;自然环境对工作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对人际沟通能力、性格成熟和思想觉悟3个因变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编制问题的解决和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元红  
文章通过分析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状况,指出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面临法律政策环境障碍、融资障碍、产业选择障碍等外部环境问题,并借助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激励模型,提出了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取向与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凤平  郑少锋  
首先指出美国的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解释具有局限性,内部控制环境不仅包括内部环境还应包括外部环境;其次分析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内部控制中的外部环境,农业上市公司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相关,与WTO密切相关;最后提出优化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外部环境的总体思路,即:充分有效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实行战略风险控制,加强内部控制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阳  
文章选取2007~2011年连续5年新创型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验证外部环境变迁因素对于新创型上市公司高管更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变迁中的第一个因素政府干预指数与高管更换正相关,其次外部环境变迁中的第二个因素商品市场地方保护程度与高管更换正相关,最后市场竞争与高管更换显著负相关,但公司规模、高管年龄、公司业绩股权制衡度、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比率与高管更换影响不显著,与预期研究设想一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建忠  
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在完成政策性资产处置任务的基础上,陆续开始商业化转型。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尚不完善,直接影响商业化转型的前景。本文拟结合对国际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改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部环境的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善云  
社会环境对电大远程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优化电大远程教育的社会环境,是广播电视大学面向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电大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优化社会环境的工作取向和基本途径,适时有效地进行适应性调整。电大教育与整体社会保持的结构性平衡,是保持自身持续的发展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宏志  
要重视改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曾宏志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能对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强化信贷管理去改变其经营状况寄予太大的希望,因为这由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鄢翔  王储  
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命题。以往文献探讨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的原因,却未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其原因在于未能考虑总部职能的多重性。本文以放松卖空管制作为外生冲击考察了外部市场监督加强的经营环境下集团总部职能会发生何种变化,结果显示进入卖空名单后,总部发展自营单位直接从事业务的比重显著增加,且上述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地处制度环境相对较差地区的企业中表现更强;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进入卖空名单后总部自营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资本增长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自营程度增加,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程度明显下降。路径研究表明,进入卖空名单显著提升了企业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经营互补性,且集团内代理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出了解决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的一种可能形式,即由集团总部发展总部自营单位并使其加入与子公司之间的竞争,在外部监督机制的约束下,总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维持内部资本市场的“挑选胜者”机制和集团内部的信息通畅,进而提升集团的长期发展能力。本文研究成果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构成了重要补充,丰富了股票卖空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可以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卫宁  陈桂东  
在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促使企业加强绿色管理,提高环境绩效正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外部环境视角,揭示影响企业绿色管理与环境绩效的三个因素;通过对东莞家具产业127份企业样本的采集分析,提出并验证外部环境对绿色管理与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整合模型。研究发现,制度因素和技术相容性通过主动的行政管理这一部分中介对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客户因素则通过完全中介变量主动的行政管理对环境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环保法规的完善、绿色技术的兼容以及客户绿色消费意识的提高对企业进行绿色管理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今后构建并且不断完善具有约束力的外部环境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艳丽  杨帆  
文章利用2007—2017年沪深交易所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公司内部环境和外部制度环境两个角度,探讨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投融资期限错配和公司业绩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短期内投融资期限错配会对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但长期来看将会损害公司业绩,影响企业长远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性,不会随着企业产权性质和企业所处地区的不同而发生改变。(2)从外部制度环境角度出发,货币政策适度水平和地区市场化指数对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公司业绩之间的负面影响具有缓解作用。(3)从公司内部环境角度出发,企业内部环境的恶化将会进一步导致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政府应当更好地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学会自救,从内部治理做起,加强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从而缓解自身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鑫  黄仕佼  
环境对于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企业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的问题,从总体环境和即时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处理外部环境与企业组织结构关系的可行性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