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9)
- 2023(3684)
- 2022(3120)
- 2021(2637)
- 2020(1982)
- 2019(4191)
- 2018(3673)
- 2017(6636)
- 2016(3830)
- 2015(4020)
- 2014(3808)
- 2013(3423)
- 2012(3186)
- 2011(2741)
- 2010(2758)
- 2009(2569)
- 2008(2615)
- 2007(2271)
- 2006(2049)
- 2005(1912)
- 学科
- 管理(19174)
- 业(14778)
- 企(13392)
- 企业(13392)
- 济(13285)
- 经济(13275)
- 环境(8473)
- 财(7320)
- 务(6255)
- 财务(6251)
- 财务管理(6243)
- 企业财务(6111)
- 划(5619)
- 方法(5618)
- 数学(4480)
- 数学方法(4447)
- 农(4212)
- 规划(4154)
- 环境规划(4040)
- 业经(3788)
- 中国(3727)
- 制(3327)
- 学(2984)
- 体(2958)
- 资源(2906)
- 地方(2781)
- 和(2754)
- 农业(2692)
- 工作(2691)
- 发(2509)
- 机构
- 学院(53437)
- 大学(53258)
- 管理(22354)
- 济(20893)
- 经济(20470)
- 理学(19728)
- 理学院(19583)
- 管理学(19385)
- 管理学院(19301)
- 研究(16390)
- 中国(12229)
- 财(10990)
- 京(10697)
- 科学(8991)
- 财经(8952)
- 经(8138)
- 中心(7873)
- 江(7594)
- 所(7085)
- 范(6727)
- 师范(6680)
- 财经大学(6678)
- 业大(6672)
- 院(6632)
- 农(6589)
- 商学(6504)
- 北京(6474)
- 商学院(6460)
- 研究所(6354)
- 经济学(6245)
- 基金
- 项目(38158)
- 科学(30982)
- 研究(28877)
- 基金(28396)
- 家(24659)
- 国家(24474)
- 科学基金(21757)
- 社会(20102)
- 社会科(19119)
- 社会科学(19111)
- 基金项目(14874)
- 省(14680)
- 自然(13250)
- 教育(13133)
- 自然科(12877)
- 自然科学(12875)
- 自然科学基金(12640)
- 划(12098)
- 编号(11231)
- 资助(10766)
- 成果(9004)
- 国家社会(8831)
- 重点(8802)
- 部(8660)
- 制(8395)
- 发(8107)
- 创(7821)
- 课题(7758)
- 教育部(7621)
- 人文(7486)
共检索到75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小华 陆正飞
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研究外部治理环境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外部治理环境越差,来源于公司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内在应计项质量就越差,表明完善的外部治理环境能够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从而有助于内在应计项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外部治理环境越差,来源于管理层选择导致的操纵性应计项质量却没有变差,表明外部治理环境不完善地区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以补偿外部治理环境及其执行对利益相关者保护较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外部治理环境 盈余质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延喜 陈克兢 姚宏 刘伶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外部治理环境视角,研究盈余管理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规律,采用2003-2009年沪深两市836家上市公司数据,运用OLS回归方法检验了不同地区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了公司治理在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中发挥的替代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我国各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的局域空间集群现象,分布特征有规律可循,即东部地区外部治理环境最好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最低,中部地区外部治理环境一般,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居中,西部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最差且企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冯展斌 杨兴全 李庆德
本文在分析企业借款影响盈余质量的双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外部治理环境和货币政策对企业借贷与盈余质量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借款、短期借款与盈余质量呈倒"U"形关系,长期借款与盈余质量负相关;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验证了投资者保护的惩罚假说,恶化了企业借款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货币紧缩增强了银行的监督治理效果,改善了企业借款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货币紧缩时期,银行能够识别企业的盈余质量表明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法律执行机制不健全导致外部治理环境仅起到威慑效果,意味着要深化改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孟岩 周航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中的嵌入位置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网络位置越趋于中心或者拥有的结构洞越丰富,信息和资源优势越明显,盈余管理行为越容易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法制化水平或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高,网络位置对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越显著,表明连锁董事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是一种补充和强化的关系。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应同时完善和优化治理环境和社会网络,以发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综合治理优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正英 吴昊
本文以发生非货币性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其会计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而终极控制权比例和公司所处治理环境则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变量。同时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是基于配股动机、扭亏动机和被特别处理动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许汝俊
本文以战略要素市场理论及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结合应计盈余管理指标及修正的真实盈余管理总指标,引入微盈余状态探讨了分析师跟进治理效应及其与外部审计质量治理互动效应。研究发现:(1)分析师跟进对应计盈余管理抑制作用存在方向性,即正向应计盈余管理较负向应计盈余管理会有明显的分析师跟进治理效应,且存在分析师跟进及高跟进量对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更大,但并未发现微盈余状态对以上关系的影响;(2)分析师跟进决策与强度对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非微盈余状态下分析师跟进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更明显;(3)高审计质量公司对真实盈余管理与分析师跟进决策、强度间关系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低审计质量公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沈玉清 戚务君 曾勇
通过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出的异常应计的绝对值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用选取的九个公司治理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的公司治理指数来度量公司治理总体水平,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任期对盈余质量的联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盈余质量的提高,在好的治理环境下审计任期的延长会提高盈余质量,在差的治理环境下审计任期的延长对盈余质量没有影响。
关键词:
盈余质量 审计质量 审计任期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展斌 张兆慧 李庆德
本文选取2004年至201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过度投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投资金额越大,盈余质量越差。债务融资比例的增加能够削弱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增强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两职分离能够削弱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自由现金流的增加能够增强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相关性,债务融资比例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与盈余质量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霞
本文选取2009~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较好的内部控制确实为高质量的盈余提供了保证。引入公司治理相关变量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升高时,盈余质量呈下降趋势;独立董事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督作用,并未降低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忠 陈登彪 张红艳
本文在考虑代理冲突程度、业绩表现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内生关系基础上,分析并检验了代理冲突程度和业绩表现两个表征治理效率的公司特征因素对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代理冲突程度较高和业绩表现较差时,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显著改善了盈余质量;相对于代理冲突程度的影响而言,业绩水平在影响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相关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期刊] 改革
[作者]
伊闽南 陈国辉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以2012~2016年发布盈余预测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CEO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盈余预测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CEO过度自信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偏离程度越大,相应的预测质量就越低;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盈余预测质量会越高,但由于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以及股权集中度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公司治理在抑制CEO过度自信对于盈余预测质量负面影响方面并不显著;国有产权性质会对盈余预测的质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强化了CEO过度自信对于盈余预测质量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春慧
有效的公司治理通过更好的财务报告质量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这可以上市公司作为减少信息风险的工具。为了进行检验,本文使用了2011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1214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并使用SUR随机效应估计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公司治理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质量和价值,证实了企业治理的积极作用。而且,盈余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结果表明更好的收益质量部分地中介了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联系。公司治理不仅直接提高了公司的价值,而且通过盈利质量渠道间接地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
盈余质量 治理结构 企业价值 计量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王新艳 赵银德
盈余管理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对盈余进行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盈余管理作为普遍存在的真实现象,制约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要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发现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需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但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样很大,且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本文实证检验盈余管理、社会责任、外部治理与银行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对银行创新能力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社会责任会对银行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而外部治理对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明确;考虑内外部治理的中介性,本文发现内部治理效果会削弱盈余管理对银行创新能力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最强,其次为城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最差的为农村商业银行;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社会责任履行在削弱盈余管理对银行创新的破坏性中起到的恢复作用最强,但社会责任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却未能产生良性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旭东
文章通过阐述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辨析盈余质量、会计质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质量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给出盈余质量评价的层次框架。文中提出的盈余质量评价和测度,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盈余操纵 盈余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