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0)
- 2023(11007)
- 2022(9417)
- 2021(8960)
- 2020(7806)
- 2019(17849)
- 2018(17495)
- 2017(35635)
- 2016(18745)
- 2015(21099)
- 2014(20808)
- 2013(20326)
- 2012(18657)
- 2011(16296)
- 2010(16664)
- 2009(15696)
- 2008(15063)
- 2007(12880)
- 2006(11111)
- 2005(9794)
- 学科
- 济(78094)
- 经济(78009)
- 业(61122)
- 管理(59975)
- 企(50273)
- 企业(50273)
- 方法(44995)
- 数学(40826)
- 数学方法(40478)
- 财(26725)
- 中国(22894)
- 农(19393)
- 务(18569)
- 财务(18534)
- 财务管理(18461)
- 制(17929)
- 企业财务(17701)
- 业经(15500)
- 银(15303)
- 银行(15298)
- 贸(15100)
- 贸易(15085)
- 易(14777)
- 行(14416)
- 融(14085)
- 金融(14084)
- 农业(12332)
- 审计(12239)
- 技术(11948)
- 体(11537)
- 机构
- 大学(261302)
- 学院(260182)
- 济(115225)
- 经济(113195)
- 管理(111348)
- 理学(96929)
- 理学院(96169)
- 管理学(94982)
- 管理学院(94487)
- 研究(72659)
- 中国(63350)
- 财(59836)
- 京(52380)
- 财经(48431)
- 经(44271)
- 科学(37396)
- 经济学(36895)
- 财经大学(36671)
- 中心(36275)
- 江(35898)
- 经济学院(33818)
- 所(32628)
- 北京(32192)
- 业大(31699)
- 商学(31138)
- 商学院(30904)
- 农(30130)
- 经济管理(29336)
- 州(28690)
- 研究所(28468)
- 基金
- 项目(172396)
- 科学(139001)
- 基金(130622)
- 研究(129403)
- 家(110331)
- 国家(109457)
- 科学基金(97434)
- 社会(86572)
- 社会科(82334)
- 社会科学(82314)
- 基金项目(68870)
- 省(64393)
- 自然(61653)
- 教育(60542)
- 自然科(60234)
- 自然科学(60220)
- 自然科学基金(59187)
- 资助(54369)
- 划(54129)
- 编号(52032)
- 成果(41295)
- 部(41100)
- 重点(37730)
- 教育部(36940)
- 国家社会(36627)
- 创(36474)
- 人文(36181)
- 发(34916)
- 制(34377)
- 创新(34137)
- 期刊
- 济(113655)
- 经济(113655)
- 研究(77420)
- 财(48165)
- 中国(43955)
- 管理(39835)
- 融(31231)
- 金融(31231)
- 科学(29493)
- 学报(29207)
- 农(25418)
- 大学(24829)
- 财经(23941)
- 学学(23706)
- 技术(22177)
- 经(20252)
- 经济研究(19627)
- 教育(18345)
- 业经(18200)
- 农业(17233)
- 问题(15897)
- 财会(14629)
- 理论(14429)
- 贸(13956)
- 统计(13880)
- 实践(13011)
- 践(13011)
- 技术经济(12888)
- 会计(12809)
- 商业(12596)
共检索到37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冠军 杨兴龙 李志强
文章检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定价是否充分考虑了公司外部治理特征及其风险,并探讨了外部治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外部治理尽管在审计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治理效应不太明显,部分重要的外部治理风险因素并没有在审计定价中得到反映。
关键词:
外部治理 风险导向 审计定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意 徐建
本文以2005年至2007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对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中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对审计定价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对审计定价并不明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定价主要与公司的流动比率有关,而与资产负债率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上市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中,是否为ST公司是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因素,其他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审计收费越高。
关键词:
审计定价 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 监管风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克勤
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表在2004年《管理世界》第二期的论文中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以"100佳"中的55家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公司治理指数、审计风险、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审计定价越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提高,国际四大和本土五大明显降低了审计定价,而本土次五大的审计定价却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审计定价受到公司治理风险影响,国际四大及本土五大对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是大型事务所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争取到优质客户后,采取了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翟胜宝 张胜 谢露 郑洁
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银行关联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银行关联企业;区分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后发现,上述关系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我们进一步将银行关联区分为高管关联和持股关联两种形式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关联形式的企业风险均显著高于非银行关联企业。此外,我们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关联会加大企业风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银行关联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风险领域的文献,同时对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银行关联 关联方式 企业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琳
本文以我国2004-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上市方式、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上市方式会显著影响公司绩效。在上市当年,间接上市民企绩效要显著好于直接上市民企;而上市一年后,间接上市民企的绩效显著持续弱于直接上市民企。进一步研究发现,直接上市民企的公司治理效率逐步提升,绩效良好且稳定;而间接上市民企的公司治理效率较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上市方式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雒敏 麦海燕
本文以2005~200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意见、审计质量对于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与债务期限一般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审计质量对债务期限有负向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审计质量相对于审计意见对于债务期限的影响作用较弱,但审计质量却能够影响审计意见对债务期限的作用,高质量的审计意见,特别是"国内十大"的标准无保留意见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
关键词:
债务融资 审计意见 审计质量 债务期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志涛 王翔翔
基于风险交流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框架,笔者以我国2015年沪深及港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食品企业破产风险的致因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有效的风险交流有助于降低食品企业的破产风险,相对于资产专用性投资较低的企业,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建立积极有效的协调环境来保证食品安全。研究丰富了风险交流与破产风险领域的文献,对食品企业降低破产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交流 交易成本 破产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志涛 王翔翔
基于风险交流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框架,笔者以我国2015年沪深及港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食品企业破产风险的致因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有效的风险交流有助于降低食品企业的破产风险,相对于资产专用性投资较低的企业,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建立积极有效的协调环境来保证食品安全。研究丰富了风险交流与破产风险领域的文献,对食品企业降低破产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交流 交易成本 破产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新建 张会 饶茜
以2005—2008年在我国沪深两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政治关系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水平的审计师,而选择低质量外部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更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永海 刘慧玲
本文基于200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了所得税税率变动与公司风险承受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这一结论支持"收入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不同控股性质的公司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提高风险承受水平;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降低风险承受水平,这说明提高税率促使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愿意去承受风险,降低税率则促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回...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股权性质 风险承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昊旻 杨兴全 魏卉
国外诸多研究将近几十年来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上公司股票特质性风险或其回报波动的显著增加,以及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业绩与其股票市场绩效的关联性下滑,直接归咎于经济领域内日趋激烈的竞争。本文首次关注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上述现象:我国上市公司股票特质性风险的显著增加(若有)是否应该归咎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集中的行业结构和显著的市场势力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上市公司的特质性风险或其回报波动?本文基于"竞争结构—风险预期—回报波动"关联视角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票特质性风险——至少近十年来——亦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特质性风险与其市场风险水平的明显"背离"虽国内外皆然,但其背离的"性质"却显...
关键词:
行业结构 产品市场竞争 股票特质性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荣 徐一泽 刘怡君 戴稳胜
企业环境治理正在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课题。作为公司治理重要机制的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否有效监督企业环境治理迫切需要实证研究回答。本文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购买董责险对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购买董责险后,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表明董责险能够发挥积极环境治理作用,促进企业污染减排,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PSM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董责险通过强化外部监督提升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激励企业采取积极的环境治理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时,董责险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当企业面临较高的业绩压力时,董责险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污染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殿锋
本文以2008年至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国有公司、独立董事、董事会会议和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和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而没有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整体上公司治理的改善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这为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降低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敏 童丽静 许浩然
本文以我国2001~201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社会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同时,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越低,高管激励越充分,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越多,社会网络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总经理构建的社会网络,董事长构建的社会网络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社会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债务融资和研发水平的提升,即社会网络越丰富,企业负债越高,研发投入增长越快。本文丰富了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文献,对企业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定杰
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这一行为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增加企业风险;进一步引入企业产权性质和质押股份性质两个解释变量,检验产权性质不同和质押股份不同的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控股或国有背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限售股,当质押股份为流通股时,企业风险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